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
?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NormanBethuneHealthScienceCenterofJilinUniversity)1948年與北方大學醫學院合編為華北醫科大學,1949年與天津陸軍總醫院合組為天津軍醫大學,1951年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1954年第一、第三軍醫大學合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1958年更名為長春醫學院,1959年更名為吉林醫科大學,1978年更名為白求恩醫科大學,2000年與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并成為新的吉林大學。?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前身是創建于1939年的晉察冀軍區白求恩衛生學校和第十八集團軍衛生學校。
據2015年11月學部官網信息顯示,白求恩醫學部占地面積182公頃,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下設5個學院和4所附屬醫院,以及1個再生醫學科學研究所和1個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有9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共有在讀學生8646人,其中五年制學生3088人,七年制學生1226人,醫學實驗班學生213人,研究生4119人。有在編職工8254人,其中教師1742人,教授535人,副教授640人;專業技術人員4878人。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的前身是創建于1939年的晉察冀軍區白求恩衛生學校和第十八集團軍衛生學校。
1948年,與北方大學醫學院合編為華北醫科大學。
1949年,與天津陸軍總醫院合組為天津軍醫大學,
1951年,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
1954年,第一、第三軍醫大學合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
1958年,更名為為長春醫學院。
1959年,更名為吉林醫科大學。
1960年,組建了中國第一個放射醫學專業。
1978年,更名為白求恩醫科大學。
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0年,與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并成為新的吉林大學。
2003年,成立了白求恩醫學部。
2007年,成立了白求恩醫學院,增加了其對三個附屬醫院教學、學生管理等工作的統籌和協調職能。
2012年,學校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教育部直屬高校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教直〔2012〕1號)的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賦予了白求恩醫學部實質性的管理職能,由具有醫學背景的副校長兼任白求恩醫學部學部長,分管醫學教育工作。學校黨委在醫學部設立了黨工委和紀工委,黨工委書記由學校黨委副書記兼任。
辦學條件 編輯本段
院系概況
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有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5+3一體化、5+3一體化兒科學)、口腔醫學專業(五年制、5+3一體化)、預防醫學專業、放射醫學專業、藥學專業、臨床藥學專業、護理專業、康復治療學專業。
專業設置 | |
院系名稱 | 專業設置 |
基礎醫學院 | 醫學試驗班(七年制)、臨床醫學(七年制、五年制) |
公共衛生學院 | 預防醫學(含營養與食品衛生、衛生檢驗、醫事法學專業方向)、放射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藥信息管理專業方向) |
藥學院 | 藥學、臨床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臨床醫學院 | - |
醫療機構
現有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于一體的附屬醫院4所,其中綜合醫院3所、口腔專科醫院1所,均為三級甲等醫院,綜合醫院還設有分部5個。附屬醫院總占地面積61834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53316平方米;床位數11517張;固定資產凈值總計65億元。設有194個臨床科室、47個醫技科室。2019年附屬醫院門診就診8181551人次,總出院病人數555237人次;手術量209618例。共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7個,吉林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7個。三所綜合醫院建成互聯網醫院,惠及更多百姓。
師資隊伍
現有在編職工7801人,其中教師1989人,教授583人,副教授799人;專業技術人員6299人(含附屬醫院醫療教師1635人);聘用制人員11034人。博士生導師309人,碩士生導師1393人。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1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萬人計劃”入選者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吉林省“長白山學者”入選13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8人,吉林大學唐敖慶特聘教授6人。
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 | |||
郭孔輝 | 李元元 | ||
國家教學名師 | |||
李玉林 | |||
省級教學名師 | |||
遲寶榮 | 李玉林 | ||
國家優秀教學團隊 | |||
病理學教學團隊(李玉林) | |||
國家“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 |||
于曉方 |
長江學者計劃創新團隊 | ||||
獲評年份 | 領域 | 帶頭人 | ||
2007 | 人獸共患病 | 陳啟軍 | ||
2009 | FGFs藥物與糖尿病并發癥的藥理作用機制和病理生物學研究 | 李校堃 | ||
2010 | 艾滋病及傳染病的研究 | 于曉方 |
據2015年11月學部官網信息顯示,白求恩醫學部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58個,碩士授權點6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個,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7個,其他省部級重點學科21個。
國家級重點學科:預防獸醫學、神經病學
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獸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獸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獸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獸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
教學建設 編輯本段
?質量工程
據2015年11月學部官網信息顯示,白求恩醫學部擁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獲國家級精品課2門,省級精品課7門;省部級教學成果獎68項。其中《臨床醫學課程整體優化研究》和《病理學系列教材建設的理論和實踐》分別獲2001年和2009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放射醫學、動物醫學
國家級精品課:病理學、病原生物學
省級精品課: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神經病學、婦產科學
實驗教學中心 | ||
實驗教學中心名稱 | 中心級別 | 獲評年度 |
吉林大學動物科技實驗教學中心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2008年 |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2008年 |
藥學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2009年 |
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2009年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臨床實踐技能培訓教學中心 |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2011年 |
?學生成績
據2015年11月學部官網信息顯示,白求恩醫學部基礎醫學院有5篇博士學位論文獲省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人獲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
科學研究 編輯本段
科研平臺
現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1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7個,省級科研機構143個,科研流動站16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病理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艾滋病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
衛生部重點實驗室: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放射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分子生物學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化學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代動力學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生物工程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劑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免疫與分子生物學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腫瘤細胞生物學三級實驗室
科研成就
據2015年11月學部官網信息顯示,白求恩醫學部獲得國家級科學成果獎共計4項,2008年以來,醫學部先后承擔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國家支撐計劃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50余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高等學校科技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5項,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上)63項。以第一署名單位發表SCI收錄論文900余篇,其中2011年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T-celldifferentiationfactorCBF-βregulatesHIV-1Vif-mediatedevasionofhostrestriction》的文章。“十二五”期間,醫學部擁有“985工程”創新平臺2個,“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2項。
期刊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報道醫學科學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設有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臨床醫學、影像學、調查研究、技術交流及綜述等欄目,被荷蘭《醫學文摘》和《CA》等20余種中國國內外數據庫收錄。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國家級醫學類核心期刊。創刊于1984年3月,內容以刊載腦血管病為主,兼報道其他神經內外科的疾病以及臨床各學科的神經系統并發癥等。主要欄目有:論著與經驗總結、治療通訊、短篇與個案報告、綜述、教學園地、論著摘要、學會建議、學術動態、專題講座、臨床病理討論、護理經驗等。
《臨床肝膽病雜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中國知網優先數字出版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和《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數據庫》等中國國內數據庫收錄。并且還被俄羅斯《文摘雜志》(AJ)、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波蘭《哥白尼索引》(IC)、英國《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文摘》(CABA)、英國《公共健康研究數據庫》(GH)、美國《史蒂芬斯全文數據庫》(EBSCOhost)、瑞典《期刊開放獲取指南》(DOAJ)來源期刊,被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絡版)》(Ulrichsweb)、瑞士《世界衛生組織HINARI數據庫》收錄。
合作交流
據2015年11月學部官網信息顯示,白求恩醫學部已先后同日本、加拿大、美國、英國、瑞典、香港等26個國家和地區的院校和學術團體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關系。在腫瘤學、婦幼衛生與計劃生育、放射醫學、地方病學等方面,醫學部與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基金會、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國際組織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并有來自22個國家的本、碩、博各層次學歷留學生431名,是吉林大學留學生規模最大的專業教育學部,初步建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外國醫學留學生培養格局。
文化傳統 編輯本段
精神文化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校訓
團結求實敬業創新
?學部校慶日
學部校慶日定于每年的七月十三日
校園環境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