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繼續“挖呀挖”,關閉直播間打賞功能,大方回應各種傳聞
?幼師是不同于中小學的教師,他們接觸的是幾歲的孩子,所以人們對幼師的要求就不僅局限于日常教學,多才多藝是他們身上的標簽,帶學生做游戲、唱兒歌、學知識也是他們再普通不過的日常。

黃老師就是憑借日常拍攝的一首“挖呀挖”兒歌一夜躥紅,本身被關注是一件好事,但是人紅是非多,她走紅以后也免不了會有各種風言風語,大有一種要“高高捧起,狠狠摔下”的架勢。
走紅后收入近千萬?黃老師繼續“挖呀挖”,本人直播回應各種傳聞
古語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絡能夠帶來很多機遇,也能帶來很多的挑戰,一首“挖呀挖”兒歌就將黃老師從幼師打造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
雖說黃老師并非真正的幼兒園帶班老師,屬于教育機構的音樂老師,但接觸的也是學前的幼兒,上課需要非常活躍,并且還得有親和力,而這首兒歌十分魔性而有趣,所以才能夠吸引孩子和網友的注意。
不過自從走紅之后就有各種傳言出現,其一說的就是黃老師開直播光打賞就收了近千萬,還參加了電視節目錄制,很多網友調侃這是“挖”出了一座金山,對此黃老師表示直播過程中確實收到過打賞,但是沒有那么多,自己也沒接商務合作。
但是對于這樣的回應網友好像并不認可,為了避免過多爭論和麻煩,黃老師就關閉了直播間打賞功能,單純與網友互動,并且還說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其二就是說黃老師背后有團隊推動,是在利用學生和幼師的身份進行炒作,甚至還有人說她走紅后已經從學校離職了,而黃老師則說自己的背后并沒有團隊,自己在教育機構工作已經有7年的時間了,給學生上課也很快樂,并且并沒有離職的打算。
其三黃老師的素顏照流出后,就引來了很多網友的吐槽,覺得差距太大了,但是她本人卻看得很開,覺得內在比外表更重要,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完全接受別人說自己不好看。
最后黃老師還表示學習兒歌是工作的需求,并沒有想過會因此走紅,突然爆火打亂了她的生活,因此帶來的壓力和焦慮讓她有些受不了,但是會慢慢平靜下來,也會不忘初心。
黃老師的回應引來更多質疑,評論區觀點兩極分化,著實讓人意外
在看到黃老師的回應之后,評論區的風向發生了一些變化,之前一邊倒地批評她借學生去炒作,現在卻有很多人開始理解她的處境。
雖說依然有網友覺得她這是在為以后轉行當網紅鋪路,覺得她心思不純,要是真的想要回歸教育事業,就像桃子老師一樣,別總是出來說這說那的。
但是也有很多網友覺得她開直播掙錢也很正常,能掙到錢也是人家的本事,畢竟這屬于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質疑的人無非就是眼紅罷了。
在筆者看來,從幼師起步一下成為網紅,這個跨度確實很大,因為這首兒歌走紅的幼師也不少,她們都會面臨一些質疑和否定的,但是只要考慮清楚了,繼續當老師和當網紅都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要守住原則和底線,別拿身份和學生去做噱頭就可以了。
幼師有了新選擇后,究竟是否應該轉行?其實答案并不復雜
雖說教師需要情懷,但有時候也需要面對現實,尤其是很多幼師都是沒有編制的,這也就意味著安穩性和保障性不足,但是相對來說選擇性和流動性就更強了。
而且很多師范生進入幼師的行業之后,才發現和想象的不一樣,有些能夠繼續堅持,但有些就會左右搖擺,當有了新的選擇后就會考慮轉行的問題。
那么究竟是否要轉行,最主要的還是看幼師的心態和內心的真實想法,畢竟教育行業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如果新的方向只是“曇花一現”的話,還是要考慮清楚,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尤其是要看新方向的利弊,綜合考考量之后再做選擇。
當然并不是說幼師就要一干到底,只不過不要輕易被利益和誘惑迷失了雙眼,將眼光放長遠一些,選擇對未來有好處且自己能夠堅持下去的工作崗位才是明智之舉。
【筆者寄語】黃老師自從“挖呀挖”走紅以后,就有不少的傳聞,其中有真有假,但是筆者覺得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不管黃老師是繼續教育事業還是當網紅都是沒問題的,他人也沒必要太酸。
不過對于教師團隊來說,是走是留要考慮清楚,尤其是有編制的教師更要思慮周全,畢竟編制崗位難求,至于非編制的老師也不能三分鐘熱度,選擇踏上三尺講臺就拿出些教育熱情來,否則還是別輕易選擇當老師。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