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文君
2008年首屆智運會國象團體快棋女團冠軍。2018年12月28日在2018國際象棋快棋與超快棋世界錦標賽中,以10分的積分繼上屆比賽后再度奪得快棋賽冠軍。2020年1月2020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對抗賽中加冕棋后桂冠。2020年5月中國象棋隊在國際棋聯Chess.com線上國家杯決賽中榮獲冠軍。2021年3月入選國際棋聯運動員委員會名單,擔任委員;2月16日獲得2021年深圳迎新賀歲杯國際象棋新老明星雙人賽冠軍。12月28日,居文君領銜的中國移動上海隊,奪得超玥杯國象甲級聯賽冠軍。
職業生涯 編輯本段
2004年進入了上海隊,繼而入選國家隊。
2011年7月23日弈和前世界冠軍諸宸,以不敗戰績奪得了2011年中國杭州國際象棋女子特級大師賽冠軍,同時也順利地拿到了第一個男子特級大師序分。兩人在格林菲爾德防御中激戰33回合,最終長將白王結束。以9輪比賽積6.5分的表現奪冠。這同時還是獲得的第一個國際邀請賽冠軍。
2016年10月05日,在“藍箭培訓杯”·2016中國國際象棋大師混雙賽上,居文君、葉江川獲得亞軍。
2018年5月18日晚為期半個多月的2018年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對抗賽迎來了最后的決戰時刻。最終在第十盤的爭奪中,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戰斗與衛冕冠軍譚中怡弈和,最終以5.5比4.5取得對抗賽優勝,榮登世界棋后寶座。在上海的上半場結束后,以3.5比1.5領先棋后譚中怡。最終,戰斗進行至4小時10分鐘,在優勢局面下接受了譚中怡的提和。至此,中國國際象棋屆誕生了第六位棋后,而上海也從此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位棋后。
2019年11月參加第四屆全國智運會并獲得國際象棋賽場女子團體快棋亞軍。
2020年1月24日,2020年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對抗賽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結束,通過快棋加賽8.5比7.5戰勝挑戰者俄羅斯棋手戈爾亞奇金娜,兩年內第3次榮登世界棋后寶座。
2020年5月中國象棋隊在國際棋聯Chess.com線上國家杯決賽中榮獲冠軍,是隊員之一。
2021年2月16日2021年深圳迎新賀歲杯國際象棋新老明星雙人賽在深圳龍崗區國際象棋訓練基地落幕,經過兩天四輪的角逐,獲得冠軍。
2021年12月28日,居文君領銜的中國移動上海隊,奪得超玥杯國象甲級聯賽冠軍。
2022年1月2日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消息,經過兩天爭奪,2021“鄞州杯”中國國際象棋電視快棋賽2日落幕,居文君獲得亞軍。
獲得榮譽 編輯本段
2004年亞洲女子錦標賽第3名。 |
2008年首屆智運會國象團體快棋女團冠軍、國象超快棋團體賽女團亞軍、女子個人超快棋賽第13名。 |
2011年4月25日獲得“華方建設杯”中國(錫山)首屆國際象棋女子名人賽季軍。 |
2011年7月7日“皖北煤電杯”第一屆全國國際象棋快棋冠軍賽,獲得女子組亞軍。 |
2011年7月23日獲得2011中國杭州國際象棋女子特級大師賽冠軍。 |
2011年8月25日獲得2011年“陳亞瑟杯”國際象棋公開賽第6名。 |
2011年9月19日獲得“雪花杯·深圳特區報”國際棋聯女子大獎賽季軍。 |
2015-2016年國際象棋女子大獎賽第二站在伊朗德黑蘭收枰。經過11輪較量,以4勝7和積7.5分的戰績奪得冠軍。 |
2018年11月23日2018國際象棋女子世錦賽在俄羅斯漢特曼西斯克結束。最終憑借加賽10分鐘加10秒的比賽,戰勝俄羅斯棋手拉戈諾奪得冠軍。 |
2018年12月28日在2018國際象棋快棋與超快棋世界錦標賽中,再度奪得快棋賽冠軍。 |
2019年11月參加第四屆全國智運會并獲得國際象棋賽場女子團體快棋亞軍。 |
2021年12月超玥杯國象甲級聯賽冠軍。 |
個人榮譽 編輯本段
2011年2月17日,第十屆俄航杯公開賽,獲得A組最佳女棋手獎。 |
國際棋聯女子最新等級分排名:第12(截止2011年5月1日)。 |
國際棋聯女子國際象棋最新等級分排名:第13名(截止2011年7月1日)。 2011年7月23日,居文君獲得2011中國杭州國際象棋女子特級大師賽冠軍。 |
2018年12月26日,居文君被新華社評為2018年中國十佳運動員如。 |
2020年12月26日,榮獲2020年度體育運動獎章。 |
2020年12月29日,入選2020年中國體育十大人物。 |
2021年3月5日,國際棋聯公布了新組建的運動員委員會名單,來自中國的國際象棋三屆世界棋后居文君入選。 |
2021年9月24日,榮獲“全國體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
社會活動 編輯本段
2020年6月23日參加中國奧委會發起的“保持強大”中國奧運選手在線加油會。
社會任職 編輯本段
國際棋聯方面表示,根據國際棋聯理事會的決定,包括居文君在內,12月21日截止日前提交的9名候選棋手直接進入該委員會。按照規定,委員任期為四年,不過第一屆除外,任期兩年,至2022年國際棋聯大會結束。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