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百科詞條   

盧旺達

盧旺達共和國(Republika y'u Rwanda),簡稱盧旺達。是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的內陸國家。東鄰坦桑尼亞,南連布隆迪,西和西北與剛果(金)交界,北與烏干達接壤,國土面積26338平方公里。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的稱謂。主要民族有胡圖族、圖西族和特瓦族。官方語言為盧旺達語、英語、法語和斯瓦西里語。

盧旺達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落后的農牧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92%。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和戰爭的影響,糧食自給不足,年缺糧30%左右。1994年的內戰和大屠殺使盧經濟崩潰,財政枯竭。新政府成立后,采取了發行新幣、使盧朗貶值70%,并實行匯率自由浮動、改革稅收制度、私有化等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措施,經濟逐年增長,國家重建初見成效,經濟已超過戰前(1990年)水平。

2016年10月28日,盧旺達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從2017年至2019年。

盧旺達盧旺達

目錄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氏族從15世紀開始聚結成王國,1700年時,盧旺達境內一共有8個王國。其中由圖西族“Nyiginya”氏族統治的盧旺達王國從18世紀中期開始逐漸壯大,到19世紀時已在國王基加利四世的統治下達到巔峰。

公元前700年到公元1500年間,一些班圖人群體遷入盧旺達,毀林開荒種植農作物。

16世紀,圖西人建立封建王國。

1884年,柏林西非會議將這片領地作為德屬東非的一部分劃歸德意志帝國,標志著盧旺達殖民時代的開始。

1890年,淪為“德屬東非保護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由比利時委任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改由比利時"托管"。

盧旺達盧旺達1935年,比利時引入了新的身份證制度,其上會標明證主是圖西族、胡圖族、特瓦族或是入籍人士。

1962年7月1日,宣告獨立,成立共和國。

1973年7月5日,成立第二共和國。

1990年10月,僑居烏干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簡稱“愛陣”)與胡圖族政府軍爆發內戰。

1991年6月,實行多黨制。

1993年8月4日,盧政府和愛陣在坦桑尼亞阿魯沙簽署和平協定,決定結束內戰。

1994年4月6日,胡圖族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因飛機失事遇難身亡后,內戰再度爆發,并導致近百萬人遇害的大屠殺。

1994年7月19日,愛陣取得軍事勝利,奪取政權。

2000年4月,愛陣領導人保羅·卡加梅在議會和內閣聯席會議上被推舉為總統。

2009年底,盧旺達正式成為英聯邦新成員,它是繼莫桑比克之后第二個非英國殖民地國加入英聯邦,是英聯邦第54個成員。

2016年10月28日,盧旺達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從2017年至2019年。

2017年8月,盧再次舉行總統大選,卡加梅以98.79%的得票率勝選連任。

盧旺達在過去二十年中在經濟繁榮和人類發展方面取得了讓人矚目的進步。盧旺達是中非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實現所有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之一。政治穩定、政府治理有方、財政和行政權力下放以及對腐敗的零容忍,是支撐這個國家包容性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區劃

盧旺達的行政區域

盧旺達共和國分為省、區、縣和鄉鎮。區是國家的基本政治行政單位。

盧旺達的省份:東部省,北部省,南部省,西部省,基加利市。

盧旺達全國劃分為4個省(盧旺達語:intara)東部省(Province de l'Est)、北部省(Province du Nord)、西部省(Province de l'Ouest)、南部省(Province du Sud),基加利市(Ville de Kigali)。

首都

基加利是盧旺達的首都。該市的地理坐標是1°57'S,30°04'E,比格林尼治時間早2小時。基加利位于盧旺達中部,面積730平方公里,人口113萬人(2015年)。基加利被認為是非洲最安全的首都,并以其宜人的氣候、干凈的城市、良好的交通和安全,成為2008年第一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非洲城市。

自然環境 編輯本段

區域位置

盧旺達盧旺達

盧旺達是東非的一個內陸國家,擁有“千山之國”的美譽,青山連綿,風景如畫。

盧旺達是東非的一個內陸小國,面積26338平方公里。它西面與剛果民主共和國(DRC)交界,東鄰坦桑尼亞,北與烏干達接壤,南連布隆迪。盧旺達山巒重疊,土地肥沃,人口1190萬(2016年)。

地形地貌

盧旺達的最高點在卡里辛比火山(Karisimbi Volcano),海拔4519米,最低點在魯西茲河(Rusizi River),海拔950米。

盧旺達是非洲最安全的國家,風景秀麗,人文環境友好。盧旺達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國家之一,非凡多樣的生物物種,令人稱奇的野生動物遍布在盧旺達的火山、山地雨林和廣闊的平原上。

盧旺達有5座火山,23個湖泊和許多河流,其中一些形成了尼羅河的源頭。該國位于赤道以南75英里處的南回歸線上,西距印度洋880英里,東距大西洋1250英里。實際上位于非洲的中心。

氣候特征

盧旺達屬溫帶和熱帶高原氣候,平均氣氣溫24.6~27.6℃,最熱的是8月、9月。

海拔1000~4500米,其氣溫比典型的赤道國家要低。位于該國中部的基加利日常溫度一般在12至27℃之間,全年波動幅度較小。全國范圍內也有一些地方溫差較大,多山的西部和北部比東部低洼地區的氣溫要低。盧旺達每年有兩個雨季,第一個從2月持續到6月,第二個從9月到10月;同時也有兩個旱季,其中6到9月這個持續時間較長,經常完全沒有降水,另一個則是從12月持續到次年2月,相對來說情況不及前一個那么嚴重。降雨量因地域而不同,每年西部和西北部降水較東部和東南部為多。不過,雨季模式已因氣候變化而出現變動。戰略前瞻組織的一份報告中稱,每年陰雨天數有時會變少,但短時間內的降雨量更大。還有些情況下單一天內就會頻繁出現傾盆大雨,降雨量超過以往一個月的總和。此外還存在雨季姍姍來遲或是提早結束的情況。

盧旺達位于赤道以南僅2度,盧旺達的高海拔使氣候溫和。基伍湖附近海拔4800英尺(1463米)的平均日氣溫為73℉(22.8℃)。在兩個雨季(2月—5月和9月—12月),暴雨和晴空幾乎每天都在交替出現。年平均降雨量為800毫米(31.5英寸),西部和西北部山區的降雨量通常比東部熱帶稀樹草原要多。

水系分布

包括:基伍湖(Lake Kivu)、Muhazi湖、Ihema湖、Burera湖、Ruhondo湖、Mugesera湖。

剛果盆地和尼羅河流域之間的分水嶺從北向南穿過盧旺達,國內約80%的區域從尼羅河引流,另外約20%則從魯濟濟河和坦干依喀湖取水。該國最長的河是源于西南部的尼亞巴隆哥河(Nyabarongo River),分別朝北、東和東南方向轉向后流入魯武武河并形成卡蓋拉河,卡蓋拉河將沿坦桑尼亞東部邊境流向正北方。尼亞巴隆哥河與卡蓋拉河最終都將流入維多利亞湖。盧旺達湖泊眾多,其中以基伏湖最大。該湖位于艾伯丁裂谷底部,沿盧旺達西部邊境延伸,最深處有48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20個湖之一。其它幾個面積較大的湖泊包括布雷拉湖(Lake Burera)、儒洪多湖(Lake Ruhondo)、木哈子湖(Lake Muhazi)、魯韋魯湖(Lake Rweru)和艾希瑪湖(Lake Ihema),其中艾希瑪湖是阿卡蓋拉國家公園東部平原一系列湖泊中最大的一個。

雨水分布

雨季:三月至五月以及十月至十一月(平均每月110至20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為800毫米(31.5英寸),西部和西北部山區的降雨量通常比東部熱帶稀樹草原要多。

時區

盧旺達全年都遵循中非時間(比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早2個小時)。不實行夏令時。

自然資源 編輯本段

礦產資源

盧旺達礦藏有錫、鎢、鈮、鉭、綠柱石、黃金等。錫儲藏量約10萬噸。泥炭蘊藏量估計為3000萬噸。據盧地質和礦業局數據,2013年,盧出口礦石8100萬噸,創匯2.28億美元

植物資源

植被從該國西北部茂密的赤道森林到東部的熱帶稀樹草原。

森林面積約62萬公頃,占全國面積的29%,是盧旺達的重要自然資源之一。

盧旺達境內在史前時期有三分之一屬于山地生態。天然存在的植物已基本局限在該國的三個國家公園內,全國其它地區則以梯田農業占主導地位。紐格威森林是現存最大的樹林,內有200種樹種,還擁有蘭花和海棠。盧旺達火山國家公園的植物以竹為主,剩下的大部分是高沼地,還有小面積的樹木。阿卡蓋拉國家公園則屬熱帶草原生態系統,所有植物中以金合歡最多。

阿卡蓋拉國家公園(Akagera National Park)創建于1934年。面積:1080平方公里。海拔:1250米~1825米。降雨量:750~850毫米/年。

紐恩威森林(Nyungwe Forest)于2004年成為國家公園。它的總面積為1019平方公里。

魯蓋濟濕地(Rugezi)總面積6735公頃。

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創建于1925年10月1日。總面積是160平方公里。

動物資源

盧旺達是非洲大陸40%哺乳動物的家園,不同哺乳動物物種達402種。

盧旺達鳥類種類繁多,共有1061種。爬行動物和兩棲動293種。高等植物5793種。

主要國家公園/動物保護區:阿卡蓋拉國家公園、維龍加火山國家公園和紐恩威國家公園。

盧旺達國家公園也有一些稀有或瀕危的植物物種,如貓尾樹和幾內亞雞冠蘭等。三個國家公園中所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種類也是最多的,公園也均屬于指定保護區。阿卡蓋拉國家公園擁有包括長頸鹿和大象在內的典型稀樹草原動物,而火山國家公園則是世界上約三分之一山地大猩猩的棲息地。紐格威森林公園擁有包括黑猩猩和魯文佐里樹棲疣猴在內的13種靈長類動物,其中魯文佐里樹棲疣猴會有多達400只進行群體活動,數量上超過非洲的其他任何靈長類動物。

盧旺達境內生活有670種鳥類,從東到西分布的種類有所不同。西邊的紐格威森林發現過280種,其中包括魯文佐里蕉鵑和艷鷓鴣在內的26種為艾伯丁裂谷特有。盧旺達東部則擁有如烏頭黑伯勞之類的稀樹草原鳥類,以及習慣生活在沼澤和湖泊地區的物種,如鸛和鶴等。

國家象征 編輯本段

國旗

國旗國旗盧旺達國旗啟用于2001年10月25日,由一位工程師也是藝術家設計。國旗長寬比例為3:2。國旗為藍黃綠三色旗。藍色代表人民必須為和平而戰方能使經濟持續成長并帶來快樂生活;黃色代表人民必須安居樂業以促進永久的經濟發展;綠色象征藉由人民合理的開發達到繁榮的希望,也象征國家的資源。右上方有一二十四道光芒的太陽標志,二十四道光芒指引著全國人民,表示團結一致、純真透明,與對抗無知的奮斗。

國徽

國徽國徽盧旺達國徽啟用于2001年,國徽圖案由高粱穗、咖啡枝、草編籃子,盾牌、齒輪和打結的飄帶等組成,寓意繁榮、愛國、科技和團結等。國徽上標有用盧旺達語寫的格言:“團結、勞動、愛國”。最外圍為綠色的平結,象征團結。

國歌

“盧旺達Nziza‘’《美麗的盧旺達》

歌詞大意:

美麗的盧旺達

1、美麗的盧旺達,我們的國家

山地,湖泊和火山之國

祝福祖國

讓我們贊美您,稱揚您的偉大

您帶領我們前進,把我們連在一起

是啊,您長存于此,值得稱揚

2、上帝與您同在,我們寶貴的遺產

虧欠您的無法衡量

共同文化是我們的身份

語言使我們團結

讓我們的心智,情感與活力豐富您

使得您可以永遠向前

3、我們勇敢的祖先

用最好的東西

使您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

您與外國統治斗爭

降臨至非洲的

獨立是您的獎賞

我們都會守護它

4、堅持到底,親愛的盧旺達

我們準備為您做出犧牲

和平在人民中間盛行

您可生活在無限自由中

愿您以熱情聞名

愿您鍛造優勢

愿您與所有國家和平相處

愿尊嚴成為您的力量。

人口民族 編輯本段

人口

1290萬(2020年),年增長率2.7%(2014年),是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9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80%人口居住在農村。

官方語言為盧旺達語、英語和法語。國語為盧旺達語,部分居民講斯瓦希里語居民56.5%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新教,4.6%信奉伊斯蘭教。男女性別比例93:100,平均壽命64.5歲,貧困人口比重37%。

盧旺達約39.1%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均預期壽命64.2歲,新生兒死亡率3.2‰。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2012年)10515973人。女性人口占比顯著;女性5451105人,占總人口的51.8%。

民族

盧旺達民族:盧旺達人。

盧旺達主要由三個民族構成:胡圖族、圖西族和特瓦族,其中胡圖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85%,圖西族約占14%,特瓦族占1%左右。1994年后,為增強國家凝聚力,政府倡導民族和解,不再區分民族,統一稱為盧旺達人。

政治政體 編輯本段

盧旺達的政治制度:共和國;總統,多黨制。

盧旺達實行半總統制,自1994年盧新政權成立后,宣布實行5年過渡期,實行愛陣主導、多黨參政和禁止黨派活動的政治管理模式。盧政府奉行民族和解和團結政策,接待并安置回國難民,審判1994年大屠殺罪犯,政局逐漸穩定。1999年6月,盧政黨論壇討論決定延長過渡期4年。2000年4月,愛陣領導人保羅·卡加梅在議會和內閣聯席會議上被推舉為總統。

保羅·卡加梅對內開展良政建設,抓國家重建和恢復經濟,同時大力倡導民族和解,召開“第一屆全國團結與和解大會”,對外逐步調整與西方國家關系,努力爭取外援,執政地位逐步鞏固。2003年5月,盧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8月25日,盧舉行1994年以來首次多黨總統大選,卡加梅正式當選總統,任期7年。9月舉行議會參眾兩院選舉,愛陣及其聯盟獲半數議席。10月份組成多黨聯合政府,獨立人士貝爾納·馬庫扎(Bernard Makuza)出任總理。盧平穩結束過渡期。2008年9月,盧舉行議會選舉,愛陣及其競選聯盟以78.7%的高票獲勝。這些年來,盧政府積極開展良政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緩和社會矛盾,盧政局保持穩定。2010年8月,盧舉行總統大選,卡加梅以93%的得票率蟬聯。近年來,盧政府繼續推行良政,促進經濟發展,緩和社會矛盾,盧政局保持穩定。2017年8月,盧再次舉行總統大選,卡加梅以98.79%的得票率勝選連任。

憲法

第一部憲法于1962年11月24日頒布,1973年7月廢止。第二部憲法于1978年12月17日公民投票通過。1991年5月30日,國民發展議會審議通過了第三部憲法。2003年5月26日,盧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其主要內容有:實行半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無記名投票直接普選產生,任期7年,可連任一次;總理由總統任命,政府成員根據各黨在議會的比例確定;實行多黨制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制度。2015年12月,盧以全民公決方式通過憲法修正案。憲法修正案維持總統只能連任1次的規定,將每屆任期由7年縮短為5年,同時在新憲法條款生效前設置一個7年過渡期,包括卡加梅在內的任何合法候選人均可參選過渡期總統。

議會

議會實行兩院制,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眾議院由80名議員組成,任期5年,本屆眾議院于2018年9月選舉產生,80個席位中盧旺達愛國陣線及其聯盟共獲40席,社會民主黨獲5席,自由黨獲4席,社會真理黨獲2席,民主綠黨獲2席,婦女、青年和殘疾人代表占其余27席,現任眾議長多娜泰爾·穆卡巴利薩(Donatille Mukabalisa,女)。參議院由26名參議員組成,任期5年。本屆參議院于2019年產生,任期至2024年,現任參議長奧古斯丁·伊亞穆雷米耶(Augustin Iyamuremye)。

司法

由最高司法會議、最高法院(包括法院法庭局、終審法院、行政法院、憲法法院、審計法院)、上訴法院、初審法院、縣法院組成。最高司法會議由最高法院正副院長及2名法官、各上訴法院1名法官、各上訴法院轄區內的初審法院和縣法院法官各1名組成,負責除最高法院正副院長外所有法官的任免、升遷等事宜。初審法院以上各級法院均設檢察院,分為初審法院共和國檢察院、上訴法院總檢察院和終審法院總檢察院三級。1994年內戰使盧司法體系遭受嚴重破壞,直至1996年4月2日最高司法會議成立,司法系統全面恢復,法官由政府任命,但名義上獨立。為加速審判1994年大屠殺在押犯(已關12.5萬人),盧于2002年6月啟動“民間傳統法庭”。2012年6月,卡加梅宣布法庭使命結束。該法庭10年間共審理大屠殺案件近200萬起。最高法院院長山姆·魯吉吉(Sam Rugege),總檢察長弗朗索瓦·魯昆達庫伍加(Fran?ois Rukundakuvuga)。

政黨

1991年實行多黨制,當時有17個政黨,1994年后僅剩8個。1994年下半年,除愛陣外的其他各黨基本停止活動。1998年5月,盧政府同意部分開放黨禁,要求各黨修正在大屠殺期間所犯錯誤,改革黨的領導機構。2003年6月23日,盧國民議會通過政黨法,強調團結和平等的原則,反對民族、地區、宗教分裂。規定成立政黨須有全國120名創始成員的簽名,法官、檢察官、軍人、警察及治安人員不得加入政黨。目前,重新登記獲政府承認的合法政黨共有11個。

(1)盧旺達愛國陣線(Rwandan Patriotic Front):執政黨,其前身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烏干達成立的盧旺達全國統一聯盟,1987年12月改為現名。黨員約60萬人。1994年成為執政黨。2002年12月,愛陣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制訂了未來行動計劃。選舉弗朗索瓦·恩加蘭貝(Fran?ois Ngarambe)為愛陣總書記。2005年12月,愛陣召開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重點討論了未來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國家行政制度改革、促進民主和發展等問題。會議重新選舉了黨的領導機構,卡加梅和恩加蘭貝分別再次當選黨主席和總書記。該黨在眾議院中占36席。2013年12月17日,卡加梅第四次當選黨主席,得票率99.5%。2017年12月16日,愛陣舉行成立30周年全國代表大會,卡加梅主席和恩加蘭貝總書記分別以99.9%和97.3%的得票率再次連任。

(2)社會民主黨(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參政黨。1991年7月1日成立,南方知識分子居多。主席文森特·比魯塔。

(3)自由黨(Liberal Party):參政黨。1991年7月14日成立,以圖西人為主。2003年6月8日,該黨召開會議選舉了新的執行委員會,普羅斯珀·希吉羅任主席。

此外,還有中間民主黨(Centrist Democratic Party)、理想民主黨(Democratic Ideal Party)、盧旺達社會黨(Rwandan Socialist Party)、盧旺達人民民主同盟(Democratic Popular Union of Rwanda)、團結進步黨(Party for Solidarity and Progress)、進步共識黨(Party for Progress and Concord)、社會真理黨(Social Party Imberakuri)、民主綠黨(Democratic Green Party)。

政府

本屆政府于2018年10月成立,2020年2月改組,共有32人:總理愛德華·恩吉倫特(Edouard Ngirente),地方政府部長阿納斯塔斯·夏卡(Anastase Shyaka),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樊尚·比魯塔(Vincent Biruta),貿易和工業部長索拉婭·哈基祖穆蘭伊(Soraya Hakuziyaremye,女),信息通訊技術和創新部長波拉·因加比雷(Paula Ingabire,女),國防部長阿爾貝·穆拉西拉(Albert Murasira),國內安全部長帕特里克·尼亞姆文巴(General Patrick Nyamvumba),性別和家庭促進部長讓內特·巴伊森蓋(Jeannette Bayisenge,女),體育部長奧羅拉·米莫薩·蒙揚加朱(Aurore Mimosa Munyangaju,女),應急管理部長瑪麗·索朗熱·卡伊西雷(Marie Solange Kayisire女),總統府部長朱迪絲·烏維澤耶(Judith Uwizeye,女),總理府內閣事務部長伊尼斯·曼帕巴拉(Ines Mpambara,女),財政和經濟計劃部長于齊耶爾·恩達吉吉馬納(Uzziel Ndangijimana),基礎設施部長克拉韋爾·加泰特(Claver Gatete),環境部長讓娜·達爾克·穆賈瓦馬里亞(Dr. Jeanne d’Arc Mujawamariya,女),農業和動物資源部長熱拉爾迪娜·穆克希馬納(Geraldine Mukeshimana,女),教育部長瓦倫丁·烏瓦馬里亞(Valentine Uwamariya,女),青年和文化部長羅斯瑪麗·姆巴巴齊(Rosemary Mbabazi,女),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約翰斯頓·布辛杰(Johnston Busingye,女),公共服務和勞動部長方凡·爾萬因多·卡伊蘭瓜(Fanfan Rwanyindo Kayirangwa,女),衛生部長達尼埃爾·恩加米杰(Daniel Ngamije),社會事務國務部長伊格娜蒂安·尼拉魯昆多(Ignatienne Nyirarukundo,女),經濟計劃國務部長克勞迪娜·烏韋拉(Claudine Uwera,女),國庫國務部長里夏爾·圖沙貝(Richard Tushabe,女),憲法和法律事務國務部長索利娜·尼拉哈比馬納(Solina Nyirahabimana,女),中小學教育國務部長加斯帕爾·恩瓦吉拉耶祖(Gaspard Twagirayezu),職業教育培訓國務部長克勞黛特·伊雷雷(Claudette Irere,女),基層醫療保障國務部長恩潘加·塔爾西塞(Mpunga Tharcisse),外交部負責東共體事務的國務部長馬納西·恩舒蒂(Manasseh Nshuti),負責文化事務的國務部長愛德華·班波里基(Edouard BAMPORIKI),盧旺達發展署長克萊爾·阿卡曼齊(Clare Akamanzi,女),盧旺達礦業油氣署長弗朗西斯·加塔雷(Francis Gatare)。

政要

總統保羅·卡加梅。圖西族。1957年10月23日生于吉塔拉馬省卡蒙伊(今南方省)。1959年11月隨父母流亡烏干達。1980年參加現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領導的烏反政府武裝。1987年在烏參加盧旺達“愛國陣線”,1990年10月任愛陣軍事領導人。1994年7月愛陣執政后,卡出任盧副總統兼國防部長。1998年2月當選愛陣主席。2000年4月在議會和內閣聯席會議上被推舉為總統。2003年8月正式當選總統。2010年8月勝選連任。

總理皮埃爾·達米安·哈布姆蘭伊。出生于1961年2月21日,畢業于巴黎第二大學教育學專業。2005年至2008年擔任盧旺達國家選舉委員會主任。2008年至2011年,哈布姆蘭伊擔任東非共同體立法機構——東非立法大會議員,2011年5月被總統保羅·卡加梅任命為教育部長。2011年10月7日,盧旺達總統卡加梅任命時任教育部長皮埃爾·達米安·哈布姆蘭伊為總理。

經濟概況 編輯本段

盧旺達
盧旺達
盧旺達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通過全面的政府政策實現了快速工業化。自21世紀初以來,盧旺達見證了許多盧旺達人生活水平在經濟上的增長。政府進步的愿景一直是經濟快速轉型的催化劑。

經濟指標

貨幣:盧旺達法郎(Frw)。

會計年度:每年6月至次年7月。

貿易組織:東非共同體(EAC)、世界貿易組織(WTO)、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ECCAS)、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

統計

國內生產總值:110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46美元

經濟增長率:-3.4%

(資料來源:2021年第二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盧旺達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第29位,在非洲國家中僅次于毛里求斯。從分項排名看,盧旺達在“注冊資產”(主要指財產移轉的便利度、土地管理系統質量)和“獲取信貸”方面分別高于全球第二和第三。特別是在“注冊資產”方面,盧旺達與位居榜首的新西蘭一樣,辦理財產移轉僅需7天、成本僅為財產價值的0.1%。

2018年7月23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盧旺達貿工部長樊尚·蒙耶夏卡在基加利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盧旺達共和國貿工部關于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近年來,中盧經貿合作發展勢頭良好,中國是盧旺達第三大進口來源地,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合作的前景廣闊。

當前,電子商務在雙邊經貿關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該備忘錄,中盧雙方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共同為電子商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強政策溝通和協調,鼓勵兩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合作,促進公私對話,開展聯合研究、人員培訓等工作,利用電子商務開拓中盧經貿合作新途徑和新領域,深化互利合作,推動雙邊貿易持續穩定發展。

貨幣

貨幣名稱:盧旺達法郎(簡稱盧郎)

匯率:1美元=943.3盧郎

工業

2017年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9%。有各類工業企業200余家,除咖啡、茶葉等農畜產品加工廠外,還有卷煙、飲料、火柴、造紙、肥皂、電池、水泥廠等。絕大部分工業品依賴進口。盧工業在1994年內戰中遭受巨大損失。近年來,盧政府實行新工業政策,加速私有化進程,促進投資,拓展礦業,工業產值恢復較快。卡呂呂馬錫冶煉廠已成為非洲最大錫廠之一。2017年礦產出口額3.73億美元。

農牧業

2017年農牧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2%。從業人口約占勞動力總人口的84%,其中女性為52%。全國可耕地面積約217.3萬公頃,已耕地面積120萬公頃。天然牧場占全國總面積1/3。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茶葉、棉花、除蟲菊、金雞納等,大部分供出口。50%以上的農民自己擁有小于1公頃的土地,其余農民尤其是戰后歸來的難民耕種國有土地,向國家納稅。1994年內戰使農牧業生產遭到破壞。近年來盧政府采取新農業政策,增加農業投入,提高糧食產量,促進畜牧業發展,農牧業總產值已超過戰前水平。2011年,盧漁業年捕撈量15526噸。4%的農民養蜂,年蜂蜜產量3500噸,南方省占41%。2018年6月,盧啟動第四期農業轉型戰略,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2.7萬億盧郎,以大幅提升農業產量,增加產品附加值。

服務業

2017年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9.8%。從業人員占勞動力總人口的6%。通信業發展迅速。目前盧無線通信市場共有MTN,TIGO和AIRTEL三家運營商,其中MTN為盧旺達無線通信市場第一大運營商,市場份額超過59%。目前盧手機普及率為42%。盧是東非地區手機普及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盧目前有互聯網服務商11家、電信公司3家、手機用戶660萬戶、網絡用戶70萬戶,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年均收入約1.67億美元。旅游業恢復較快,2011年被世界經濟論壇、世界銀行、非洲發展銀行評為最具旅游潛力國家之一。2014年接待游客122萬人次。自2018年1月1日起,各國公民均可免簽赴盧,辦理落地簽后進行為期不超過30天的旅行。

財政金融

稅收是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之一。2020年6月,盧公布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總額為32457億盧郎(約34.41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286億盧郎,經濟轉型支出占55.5%。盧旺達主要商業銀行有:盧旺達商業銀行,基加利銀行,盧旺達非洲大陸銀行,貿易、發展和工業銀行以及人民銀行。

截至2020年,外匯儲備為18.06億美元,外債總額69億美元。

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茶葉、咖啡、鈮鉭礦、錫石,進口石油等燃料及機械設備。2019年主要出口對象國是剛果(金)、阿聯酋、烏干達、瑞士等;主要進口來源國有中國、印度、肯尼亞、坦桑尼亞等。(資料來源:2021年第二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盧積極鼓勵吸引外資,成立投資促進機構,推行一系列引進外資的政策。據2006年盧第三屆投資大會宣布,盧幾年來共吸引內外投資總額約4.5億美元。

外國援助

盧外援主要來源為世界銀行、英國、歐盟、非洲開發銀行、德國、荷蘭、比利時等。盧政府希逐步減少對國外援助的依賴,目前政府財政對外國依賴程度已經由2000年的85%,降至2015年度的34%。

文化傳統 編輯本段

語言

盧旺達官方語言為盧旺達語、英語、法語和斯瓦希里語。國語為盧旺達語,部分居民講斯瓦希里語。

宗教

根據盧旺達政府2006年12月報告,盧旺達全部人口的民56.5%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新教,4.6%信奉伊斯蘭教。

節日

新年:1月1日

英雄日:2月1日

大屠殺紀念日:4月7日

勞動節:5月1日

國慶日(獨立日):7月1日(1962年)

解放日:7月4日

圣誕節:12月25日

習俗

盧旺達人忌諱談論大屠殺事件,忌諱談論民族區分,在與盧旺達人交往過程中,不要詢問其民族,避免談論大屠殺事件。

盧旺達每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為義務勞動日。這天上午7點到11點全體成年人都參加包括衛生清掃,除草,社會活動在內的各種義務勞動,店鋪全部關閉,路上禁止車輛通行。

盧旺達人在一些慶典活動等重要場合,會為客人提供一些簡單的食物和酒水,但不提供正餐。

客人登門拜訪時,主人應提供食物和酒水,否則被認為對客人的嚴重侮辱,并且主人在遞給客人食物或飲料前要先自己嘗一口,證明食物是安全的。

軍事武裝 編輯本段

盧旺達國防軍
盧旺達國防軍
盧武裝力量原稱盧旺達國民軍(Rwanda National Amy),系1995年在原愛陣武裝部隊的基礎上組建。

為實現軍隊國家化,2002年2月,改稱盧旺達國防軍(Rwanda Defence Force)。

最高軍事機構是國防部,下設軍隊參謀部,總參謀長讓?博斯克?卡祖拉(Jean Bosco KAZURA)上將。

目前總兵力約3.3萬人。

此外還有由內政部管轄的警察約2000人。2016年國防預算約857億盧郎,占政府總預算9.2%。

交通概況 編輯本段

在盧旺達,汽車右行。

盧旺達交通系統以公路網絡為主,通過鋪面道路把基加利和全國其他大部分主要城市及城鎮連接起來。盧旺達通過公路連通了包括烏干達、坦桑尼亞、布隆迪和肯尼亞在內的多個東非國家,還連接到了剛果東部城市戈馬和布卡武,該國最重要的貿易路線就是途經坎帕拉和內羅畢到達蒙巴薩的道路。盧旺達的公共交通以分享出租車為主。主要城市間有快速公路連接,還會向主要道路的沿途大多數村莊提供地方服務。旅客可乘長途汽車前往多個鄰近國家的目的地。基加利國際機場是全國唯一的國際機場,提供一條國內航線和多條國際航線服務。

陸路交通

盧旺達沒有鐵路。陸路更為發達,首都基加利連接東南和西北四省,并有多條公交線路。

在盧旺達開車,一些國家的國際駕照可以使用。自駕需要擁有當地駕駛證。

盧旺達沒有地鐵。

首都基加利的公共交通十分便利。該市的交通費大概200~300盧旺達法郎(約合0.4美元)。出城后,交通費因標準價格而異。

水運

盧旺達市場盧旺達市場盧旺達屬于內陸國,沒有海港,也無船隊,只是在位于盧旺達與剛果(金)便捷的KIVU湖上偶爾會看到水路運輸和打漁船,且這種運輸無固定時間表,通常是包船服務。

盧旺達進出口貨物主要通過3個出海口,一是從基加利經烏干達至肯尼亞的蒙巴薩港,全程1721公里;二是從基加利到布隆迪的布瓊布拉,然后由水路經坦桑尼亞的基戈馬轉鐵路抵達累斯薩拉姆港,全程1762公里;三是從基加利到魯蘇莫經坦桑尼亞的伊薩卡轉鐵路抵達累斯薩拉姆港,長1638公里。

公路

截至2021年8月公路總長13100公里,其中柏油路1100公里。商業運輸主要由私人控制。1991年公路貨運量為216676噸。1992年有機動車27441輛,其中貨車1633輛,小汽車8088輛,公共汽車184輛。1994年內戰期間,上述車輛多數遭毀或被開往鄰國。如今的商業運輸主要由私人控制。

航空運輸

基加利國際機場是盧旺達國際機場,通常稱為卡諾姆貝國際機場(Kanombe),是服務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主要機場。

基加利國際機場為許多國際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包括: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卡塔爾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肯尼亞航空公司。

2017年,基加利國際機場被評為非洲第二、東非最佳機場。

盧旺達航空公司是盧旺達政府下屬的國家航空公司。基加利國際機場位于非洲心臟地帶,盧旺達航空公司以其卓越的準時率、客戶服務和安全而聞名,并且是非洲大陸最年輕的機隊之一。盧旺達航空公司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成員,IOSA、ISAGO和EASA認證的運營商。

盧旺達航空公司還以其卓越的準時服務而聞名,航線覆蓋非洲西部、中部、東部和南部,中東、亞洲和歐洲的26個城市。盧旺達航空公司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成員,EASA、IOSA和ISAGO認證的運營商。

盧旺達航空公司將于2019年6月18日開通直飛中國廣東省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航班。航線的開通將會促進貿易和推動旅游業的投資。盧旺達至廣州的航線將使盧中之間的貿易和交流更為便利,同時也將促進中國與其他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和交流。

1998年,盧旺達國家航空公司更名盧旺達聯合航空公司,并實行部分私有化。1月,成立了一個擁有一架78座的波音噴氣式飛機的私營航空公司——盧旺達航空公司。2002年,盧宣布成立盧旺達特快航空公司,該公司擁有一架波音737-600型飛機。2009年3月更名為Rwandair,比利時、南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布隆迪、剛果(布)有通盧航班。2012年,南非航空公司、卡塔爾航空公司和土耳其航空公司進入盧旺達航空市場。2015年被國際民航組織評為全球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目前擁有包括5架波音737在內的飛機17架,運營20條航線(包括承運和代碼共享),通往比利時、南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布隆迪、剛果(布)、貝寧、加納、加蓬、尼日利亞、科特迪瓦、贊比亞、津巴布韋、南蘇丹、阿聯酋、印度等國。2015年10月,盧政府批準設立航空旅行物流有限公司(ATL Ltd)。

社會民生 編輯本段

教育

盧旺達兒童盧旺達兒童

盧教育體系及教育設施因內戰嚴重受損。在國際社會的援助下,教育得到較快恢復。2004年,全國有小學2262所,入學率約92%;中學504所,入學率約73%。自2005年底起,盧政府開始實行小學和初中免費教育,教育經費占政府總支出的16%左右。根據盧教育部2014年數據,盧有小學生239.9萬名,小學2711所,入學率96.8%;中學生56.5萬名,中學1521所,入學率36.4%。2010年起,盧實行9年義務教育。2014年盧15歲以上民眾識字率為70%,其中15歲至24歲人群識字率為83.1%。

盧現有高等院校45所,其中公立院校28所。公立大學有盧旺達國立大學、高等農業和畜牧業學院、基加利衛生學院、基加利科學技術學院、基加利教育學院和公共法語高等學院,其中盧旺達國立大學是盧最大的綜合性高等學校。私立大學有基特瓦教育學院、中非基督復臨大學、基加利自由大學、尼亞基邦達大神學院、布塔雷神學新教學院、基加利基督復臨非教會大學。有研究所2個,分別為農業和科技研究所。2014年有大學生8.7萬人。

科技

盧旺達科技水平不高,但政府十分重視發展科技,將科技發展列為盧旺達2020年遠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政府注重培養盧旺達各領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尤其重視ICT產業發展,力圖稱為東非共同體地區的ICT技術服務中心。

醫療

整體水平不高,醫療設施和條件有待提高。全國共有200名醫生和3000名護士。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盧旺達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11.0%,按照購買力平價水平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138美元。2006—2013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1人,護理和助產人員7人,牙醫1人,藥師1人。

媒體

目前有41家媒體,包括19家電臺和22家報紙,均為戰后創設。主要有:《新時代報》(盧唯一日報)、《新接班人報》《大湖地區周刊》《黎明報》等。

盧旺達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1975年成立。曾發行《每日新聞》《法文日刊》。1994年后該社成為自負盈虧的獨立通訊社。

盧旺達廣播電臺系國家廣播電臺,1961年由西德援建,在尚古古、基布耶、魯亨蓋里和比溫巴四省設有轉播站,現用盧旺達語、法語、斯瓦希里語和英語廣播,共有2套節目,每天播音14小時。布隆迪電臺的節目在盧旺達被廣泛收聽。

盧旺達電視臺系國營電視臺,1993年開播,全國覆蓋率為70%。

1994年,戰亂期間因物資被盜停播。在德國的援助下,從1997年11月起復播,每晚用盧旺達語、法語、英語播出5個小時的新聞等節目。

1998年2月22日,盧成立國家國內外公眾新聞委員會,負責協調向國內外公眾提供新聞。

1998年3月27日,英國BBC電臺正式在盧開播。2015年2月因在節目中有詆毀盧政府、否認大屠殺之嫌停播。

飲食

盧旺達的飲食主要由當地自給農業生產的主食制作,如香蕉、大蕉(當地稱“Ibitoke”)、番薯、豆類、木薯等。大部分盧旺達人一個月只會吃為數不多的幾次肉食。羅非魚很受住在湖邊或是其他能捕到魚地區的居民歡迎。土豆據稱是由德國和比利時殖民者引入盧旺達,也很受當地人的歡迎。“烏伽黎”(Ubugari,又稱umutsima)是一種用木薯或玉米配水調制成的糊狀食品,東非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也會食用。“Isombe”由搗碎的木薯葉制成,與魚干一起食用。午餐通常是自動形式,人稱“mélange”(有“混雜堆積”之意),其中包括上文提及的主食,有些還會有肉食。如果晚間外出就餐,最受歡迎的食物則是串燒,食材以羊肉最為常見,偶爾也會有牛肚、牛肉和魚肉。農村地區的許多酒吧會有專門銷售串燒食品的賣家,他們會照料和屠宰山羊,串燒或燒烤羊肉,還會向食客提供烤香蕉一起食用。牛奶,特別是人稱“ikivuguto”的發酵酸奶,在全國各地都是很常見的飲料。其它飲品包括一種名為“urwagwa”的傳統啤酒,由高粱或香蕉釀制而成,在傳統儀式和慶典中很常見。盧旺達釀造的商業啤酒則包括普里默斯(Primus)、米齊格(Mützig)和阿姆斯特爾(Amstel)多個品牌。

體育

從國際上來看,盧旺達的籃球運動員表現最為出色,其國家隊已連續四度打入非洲籃球錦標賽的最后階段,還曾申辦2013年的賽事,不過最終贏得申辦權的是科特迪瓦。

設施

進入21世紀后,盧旺達政府開始優先為供水需要提供資金,大幅增加了其在國家預算中所占比重。這些撥款加上一些捐款,令該國的飲用水品質得到大幅改善。2005年時,全國55%的人口可以獲得清潔的水源,到了2008年則已提高到73%。該國的供水基礎設施分城市和農村兩種類別,其中城市大多采用私人連接,農村則以豎管為主。沒有這些設施的地區則會使用手動水泵和有人管理的泉水。雖然有許多地區的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可用于收集雨水的設施很少。衛生設施仍舊匱乏,聯合國估計截至2006年時,仍然只有34%的城市居民和20%的農村居民能夠使用得到改善的衛生設施。政府政策中用于改善衛生設施的也相當有限,只能關注城市地區。無論是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的大部分人口使用的都是衛生條件很差的公共旱廁。

21世紀前,盧旺達的電力供應幾乎完全來自水力發電,建在布雷拉湖和儒洪多湖上的水電站提供全國90%的電力。1990年起,由于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并且還存在居民引水灌溉等人類活動因素的影響,兩湖水位開始下降,到2004年時,水位已降低了50%,導致發電站產能大幅下跌,再加上經濟增長帶來的需求增長,全國出現了嚴重的電力短缺,不得不進行大范圍的輪流停電。政府在基加利以北安裝了柴油發電機來作為緊急措施,到2006年時已經用于提供全國56%的電力,但這樣的發電方式成本太高。政府還制定了多項措施來緩解這個問題,例如重新安置居民,向布雷拉湖和儒洪多湖供水,以及為從基伍湖中提取甲烷氣體的項目進行投資等,其中最后一個項目的第一階段預期將把全國發電量提升40%。截至2013年,全國能夠用上電的人口仍然只有6%。

外交政策 編輯本段

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同世界和非洲大國的關系。強調外交的務實性,將爭取外援和謀求本國安全作為外交的主要任務。積極參與地區事務,尋求在次地區發揮作用,卡加梅受非盟峰會委托,負責牽頭制定非盟機構改革方案。2009年,加入英聯邦。盧系聯合國主要維和出兵國之一,2016年共向中非、蘇丹、南蘇丹、馬里、海地等國7個維和團派出維和部隊及警察6000多人,是第五大維和人員派遣國。2013-2014年,盧任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2018年,盧任非盟輪值主席國。

對外關系

同中國的關系

中國與盧旺達于1971年11月12日建交,此后兩國友好合作關系發展順利。中方訪盧的主要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2006年8月)、外交部長楊潔篪(2009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焯(2011年2月)、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2012年1月)等。

1972年兩國政府簽訂貿易協定,規定雙方貿易以現匯支付。1983年5月,中、盧兩國簽訂關于成立經濟技術貿易合作混合委員會協定,并于1985年10月、1988年5月、1991年7月、2000年5月、2006年8月和2009年7月分別在基加利和北京舉行了6次混委會會議。

1982年2月,中盧兩國政府簽訂關于中國向盧旺達派遣醫療隊的議定書。迄今,中國共派出15批醫療隊165人次,現有16名醫療隊員在盧。

1995年3月,解放戰爭結束不到一年,時任副總統兼國防部長的卡加梅總統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從而開啟了兩國之間真正的外交關系。

截至2012年底,中國援助盧旺達的項目主要有:水稻種植、糖廠、基加利-魯蘇莫公路、魯奔迪和盧瓦瑪加納稻區開發、水泥廠、體育場、外交部辦公樓、2所農村小學校、農技示范中心、基加利綜合醫院等。2012年雙邊貿易額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其中中方出口9000萬美元,同比增長34.8%,進口7100萬美元,同比增長-8.5%。中方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等,進口鉭鈮礦砂和鎢礦砂等。

中盧文化交流密切,兩國文藝團組互訪頻繁。中國成都木偶劇團、福建藝術團、天津藝術團曾赴盧訪演。盧國家歌舞團、國家藝術團等先后來華演出。2010年,盧體育和文化部長約瑟夫·哈比納扎訪華,與中方簽署《中國和盧旺達政府文化合作協定2010至2012年執行計劃》。

從1976年起,中國每年向盧提供高校獎學金名額,包括理工、農學、水利、建筑、化工、紡織等十幾個專業。截至2011年底我共接收393名獎學金生,2011年在華獎學金生130人。2005年11月,盧教育、科學、技術及科研部負責高等教育的國務秘書穆賈瓦馬里亞·讓娜·達爾克女士來華與中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盧旺達教育、科學、技術及科研部合作協議》等文件。2007年3月,雙方就在盧共建孔子學院簽署協議。2009年6月,中國在盧孔子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2017年3月,卡加梅總統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并與習主席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新形勢下深化各領域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對兩國關系未來發展作出了總體規劃。

2018年7月,應保羅·卡加梅總統邀請,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盧旺達,標志著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盧旺達。

領導解放盧旺達的愛國陣線(RPF)和中國共產黨(CPC)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兩黨都是在解放戰爭的困難中建立起來的,因此,兩黨都有真正獨立的理想和對各自公民發展的熱情。

同比利時關系

盧曾為比殖民地,兩國建有經貿混委會,在衛生、教育、農業、基建、旅游、人員培訓等領域合作密切。比利時是盧主要援助國之一。盧內戰結束后,比很快恢復援助,并替盧償還對世界銀行的部分欠債。比從2007年起將對盧援助提高至每年3500萬歐元。2013年雙方商定比三年內向盧提供2億歐元用于共同商定的項目。由于比認為盧政府未能滿足其提出的人權等政治條件,比政府于2014年末決定停止對盧4000萬歐元的援助。卡加梅總統先后于2004年、2006年和2010年多次訪比。2010年1月,比外交大臣瓦納克爾訪盧。2012年8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德爾斯訪盧。2015年1月,比外交大臣雷德爾斯訪盧。2018年6月,卡加梅總統在布魯塞爾會見比首相米歇爾。

同德國關系

德國是盧歷史上第一個宗主國。盧獨立后同聯邦德國一直保持密切關系。從1962年起,德開始援助盧旺達。兩國混委會輪流在兩國首都舉行。1993年前,德共向盧提供5.89億美元的援助。2008年2月,德國總統克勒訪盧。卡加梅總統分別于2002年、2008年和2009年三次訪德。2013年,德國經濟合作和發展部長訪盧,德政府還率先恢復了價值1750億盧郎(約2.7億美元)的對盧援助。2015年2月,德外長施泰因邁爾訪盧。2016年8月和10月,德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穆勒、內政和體育事務部長德梅齊埃分別訪盧。2017年5月,德國與盧旺達簽署政府間協議,宣布未來3年向盧提供8100萬歐元資助。2019年2月,卡加梅總統赴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2020年1月,德國向盧基加利綠色城市項目提供1000萬歐元融資。11月,德國宣布在2020-2022年向盧提供約9055萬歐元援助。

同英國的關系

英國是盧旺達第二大投資來源國。2009年11月,盧正式加入英聯邦,成為其第54個成員國。卡加梅總統先后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多次訪英。2010年12月、2013年6月,英負責國際發展的國務大臣貝恩兩次訪盧。2011年10月,卡加梅總統赴澳大利亞出席英聯邦第21屆政府首腦會議。2013年5月,卡加梅總統赴英國出席第五屆“牛津大學非洲工商大會”。2003至2013年,英對盧援助累計達3.8億英鎊。2015年2月,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訪盧。9月,盧英兩國簽署價值3050萬英鎊的援助協定。2016年9月,英國國際開發署向盧提供2350萬英鎊援款。2017年7月,該署承諾未來兩年投入1360億盧郎(約1.7億美元)推動盧發展規劃與減貧戰略。2019年8月,卡加梅總統訪英。2020年1月,卡加梅總統赴倫敦出席英國—非洲投資峰會。

同日本的關系

日在盧主要援助領域為水處理、水土保持、交通運輸及能力建設等。2005年,日國際協力機構在盧設立代表處。2006年11月,卡加梅總統應邀訪日,會見天皇、外相和協力機構主席。2010年,日在盧設立大使館。卡于2008年、2013年和2016年出席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日過去對盧援助較少,1998年至2011年共提供援助約500萬美元。近年來大幅加大對盧援助力度:2013年宣布在電力領域投資3200萬美元,提供250萬美元民生援助項目,2014年提供1500萬美元用于灌溉工程,2015年宣布提供6000萬美元優惠貸款用于公路改造,并提供16個通訊領域獎學金名額,2017年宣布提供1880萬美元用于盧東部省修復灌溉工程。2019年1月,卡加梅總統訪問日本,同日本首相舉行會見;8月,赴日本出席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2020年7月,日本向盧提供2800萬美元資金支持。

同法國的關系

1962年與法建交。盧前政權與法國關系密切。1962~1993年8月,法共向盧提供援助2.8313億美元,贈款3655萬美元,免除盧債務1417萬美元。哈比亞利馬納總統曾9次訪法,法總統德斯坦和密特朗曾訪盧。1990年盧爆發內戰,法曾派兵支持盧前政權。1994年6月22日至8月21日,法通過安理會授權在盧實行“綠松石行動”。戰后,盧新政府與法關系一度中斷。直至1995年5月,法才恢復駐盧使館。2006年,因法國司法部門指控盧軍政高官策劃暗殺盧前總統哈比亞利馬納,盧宣布與法國斷交。2009年11月,盧法復交。2010年1月,法國外長庫什內訪盧;2月,法國總統薩科齊訪盧;5月,卡加梅總統赴法參加第25屆法非峰會。2011年9月,卡加梅總統正式訪問法國,兩國關系正常化。2017年1月,卡加梅赴馬里出席法非峰會。2017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卡加梅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2018年5月,卡加梅應邀對法進行工作訪問并再次同馬克龍會面。2021年5月,盧、法通過“報告外交”就盧1994年大屠殺責任問題達成基本共識,法國總統馬克龍隨即訪盧,公開承認法國對盧旺達大屠殺負有深重責任。

美國的關系

1963年盧美建交。美向盧經濟結構調整計劃和戰爭難民提供援助,并向盧派出和平隊員。1994年盧新政權上臺后,美很快與其建立外交關系。2006年11月,盧被納入美“千年挑戰賬戶”援助計劃,每年可獲5000萬美元援助。美總統克林頓、小布什曾訪盧。2011年6月,卡加梅總統赴美出席美國國際開發署高級別會議。9月,美參議院通過《美盧雙邊投資協議》。2013年3月、4月,卡加梅總統兩次赴美出席國際會議。2014年4月,卡加梅總統赴美訪問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高校,并出席在加利福尼亞舉行的盧大屠殺20周年紀念活動。8月,卡加梅總統應邀赴美出席首屆美非峰會。2015年1月,美宣布通過其國際開發署(USAID)向盧提供逾1.08億美元發展援助。2017年2月,美國國際開發署宣布將提供8608萬美元幫助盧兒童提高盧旺達語閱讀水平。2018年1月,卡加梅總統在瑞士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5月,因盧堅持增收進口二手服裝關稅,美盧發生貿易摩擦,美方啟動審查對盧方的《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AGOA)受惠國資格并決定暫停盧在AGOA框架下享有對美出口服裝免關稅待遇。2020年4月,卡加梅總統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5月,兩國簽署《駐軍地位協定》。7月,美國國際開發署同盧簽署一項五年期共計6.438億美元的融資協議,并向盧方交付4860萬美元現金援助。

同歐盟的關系

歐盟是盧重要捐助方,2003-2008年對盧援助1.89億歐元,2008-2013年對盧援助2.944億歐元,2014-2020年計劃提供4.6億歐元援助,其中80%為財政援助。歐盟對盧援助使用情況十分滿意,雙方計劃在能源、農業等領域加強合作。2017年11月,卡加梅總統赴科特迪瓦出席第五屆歐盟-非盟峰會。2019年6月,卡加梅總統赴布魯塞爾出席“歐洲發展日”有關活動。

同非洲國家的關系

1999年盧正式加入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2000年11月,盧簽署非洲聯盟章程。2007年加入東非共同體,同年退出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2015年重返。2016年7月,第27屆非盟峰會在盧召開。卡加梅總統2016年擔任非盟機構改革牽頭人以來,以及2018年擔任非盟輪值主席期間,積極推動非盟機構改革和非洲一體化進程,先后代表非洲出席聯合國大會、二十國集團峰會、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會議。

盧與烏干達曾聯手介入剛果(金)沖突。因兩國軍隊在剛東部數次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盧烏關系一度惡化。后兩國總統多次會晤,盧烏矛盾逐漸緩解。2011年7月,穆塞韋尼總統訪盧。12月,卡加梅總統訪烏。2012年1月和6月,卡加梅總統兩次訪烏。2015年2月,烏干達宣布取消對盧旺達及肯尼亞公民的入境簽證要求,同時取消對盧、肯特定行業赴烏就業人員的工作許可要求。2018年3月,卡加梅總統訪烏并同穆塞韋尼總統舉行會談。2019年2月,盧旺達宣布因盧烏中部邊境站施工,自烏入盧的重型卡車需臨時轉移至其他邊境站過境。盧烏雙方就此相互指責,兩國關系一度緊張,后在地區國家斡旋下有所緩和。

1998年8月,盧出兵占據剛東部大片領土,與剛政府關系破裂。2002年7月,兩國簽署和平協議,盧從剛全部撤軍。此后,兩國總統多次會晤,政府部長實現互訪,兩國并展開聯合軍事行動,共同打擊剛東部地區非法武裝。2009年盧剛恢復外交關系。2010年6月,卡加梅總統赴剛果(金)參加剛獨立50周年活動。2011年12月,盧總理赴剛出席卡比拉總統就職儀式。2012年4月,剛東部地區安全局勢升溫以來,剛盧雙方多次舉行高級別會談,并召開副總理級別的大混委會,5月,剛外長兩次訪盧,6月盧外長訪剛。11月,剛果(金)、盧、烏三國總統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舉行會晤。2019年3月,卡加梅總統會見來盧出席“非洲CEO論壇”的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2019年5月,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安哥拉總統洛倫索赴剛果(金)出席剛總統齊塞克迪之父葬禮并與齊塞克迪總統舉行三方會談。7月,卡加梅總統赴安哥拉參加盧安達次區域小型峰會,會上剛果(金)、安哥拉、盧旺達、烏干達四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致力于緩解盧、烏關系。8月,盧旺達、烏干達、安哥拉和剛果(金)四國峰會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舉行,其間盧、烏簽署緩和兩國關系的諒解備忘錄。2019年9月、12月和2020年2月,盧、烏先后三次舉行落實諒解備忘錄特別委員會會議。2020年2月,盧旺達、烏干達、安哥拉和剛果(金)又兩度就緩和盧、烏關系舉行四國峰會。10月,盧旺達、剛果(金)、烏干達、安哥拉就地區形勢、一體化進程等問題舉行四國元首視頻峰會。

盧同南非建有經貿混委會,在能源、畜牧業、電信等領域合作密切。2006年10月,卡加梅訪問南非。2007年5月,盧參議長比魯塔訪問南非。2014年3月,因在南非接連發生盧流亡人員遇襲事件,南非與盧相互驅逐外交官,兩國關系有所惡化。卡加梅總統2017年8月勝選連任后,南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祝賀,兩國關系有所緩和。2018年3月,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南盧兩國正在努力改善雙邊關系。2019年5月,卡加梅總統赴南非出席拉馬福薩總統就職典禮。

旅游綜述 編輯本段

大猩猩大猩猩盧旺達著名旅游景點是火山國家公園。世界上僅剩大概880只山地大猩猩,這個數量還在增加。在盧旺達的火山國家公園中,游客有機會同山地大猩猩親密接觸,并在大猩猩的生活區參觀。

2011年被世界經濟論壇、世界銀行、非洲發展銀行評為最具旅游潛力國家之一。2014年接待游客122萬人次。自2018年1月1日起,各國公民均可免簽赴盧,辦理落地簽后進行為期不超過30天的旅行。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足球賽事    下一篇 王小云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长葛市| 海安县| 安达市| 崇阳县| 藁城市| 吴桥县| 勐海县| 金沙县| 晴隆县| 达州市| 安顺市| 登封市| 临邑县| 凉山| 察雅县| 信阳市| 方正县| 边坝县| 应用必备| 隆回县| 咸丰县| 吴桥县| 辛集市| 康马县| 乐山市| 广州市| 花莲市| 富阳市| 峨边| 荥阳市| 桦南县| 那坡县| 牟定县| 金秀| 墨竹工卡县| 措美县| 万荣县| 平湖市| 镇平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