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一號
夸父一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是中國首顆空間太陽專用觀測衛星,被命名為夸父一號。它有助于人們了解磁場、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三者之間物理關系,對認識磁場演變產生這兩個暴發,直至對地球影響及預報空間天氣非常有作用。夸父一號是由中國太陽物理學家自主提出的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繼“悟空”“墨子號”“慧眼”“實踐十號”“太極一號”“懷柔一號”之后,研制發射的又一顆空間科學衛星。
2022年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公布了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的首批科學圖像,這些圖像是“夸父一號”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發射以來,3臺有效載荷在軌運行2個月期間,獲取的若干對太陽的科學觀測圖像,實現了多項國內外首次,在軌驗證了“夸父一號”三臺有效載荷的觀測能力和先進性。
研究歷史 編輯本段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先后發射了70多顆太陽探測相關衛星進入太空。中國的太陽物理研究位居世界第二,但用的都不是自己設備的數據。
衛星的研制周期一般都很長,從最初的概念提出到最后發射上天一般需要10到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ASO-S從2011年獲得預先研究支持起算,到2016年4月完成背景型號研究,已經走過了近5年的時間。太陽上的物理現象十分豐富,其中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是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對地球空間環境的破壞性最大。一般認為,這兩種現象均是由太陽磁場引起的。
根據ASO-S衛星工程立項批復文件和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實施方案,ASO-S衛星預計在2021年底完成工程研制任務,并于2022年上半年擇機發射。
2022年10月,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揭示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一磁兩暴”)的形成及相互關系。
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2022年11月21日下午,“夸父一號”硬X射線成像儀首張科學圖像在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發布。這是中國首次獲得太陽硬X射線圖像,也是國際上地球視角唯一的太陽硬X射線像,圖像質量達國際先進水平。
2022年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公布了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的首批科學圖像,這些圖像是“夸父一號”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發射以來,3臺有效載荷在軌運行2個月期間,獲取的若干對太陽的科學觀測圖像,實現了多項國內外首次,在軌驗證了“夸父一號”三臺有效載荷的觀測能力和先進性。
科學目標 編輯本段
ASO-S的科學目標,就是要觀測和研究太陽磁場、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三者之間的關系,簡稱“一磁兩暴”。
為實現這一目標,ASO-S上將搭載3個主要載荷:全日面太陽矢量磁像儀(FMG)、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LST)、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HXI),它們將分別用來觀測太陽磁場、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
太陽活動 編輯本段
太陽活動具有11年的周期。太陽處于第24活動周的下降期,預期太陽活動25周將于2020年左右開始,極大預計在2023年至2024年。“太陽之眼”計劃于2021年發射,以趕在太陽活動極大前就位。
關于命名 編輯本段
2022年7月,衛星工程部門就向全國征名,共搜集到25000多份提名,其中三分之一都建議命名為“夸父”,最后選擇使用“夸父一號”作為衛星的名稱,反映了中國人對“夸父逐日”神話的喜愛,對太陽神秘的追求。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