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
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是指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從韓國回歸中國。
根據(jù)中韓兩國領導人在2013年達成的共識,韓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遺物,從2013年至2022年,中韓雙方已連續(xù)9年共同實施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中方已將913位烈士遺骸接回祖國。
當?shù)貢r間2022年9月16日上午,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中韓雙方代表現(xiàn)場簽署交接書,確認交接8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837件相關遺物。
歸還背景 編輯本段
半個多世紀前,上百萬中國軍人滿懷報國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戰(zhàn)場,有些人從此魂斷異國,埋骨他鄉(xiāng)。他們在韓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高層攜手努力推動下,以一種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他們的遺骸,將在戰(zhàn)友、親人和故鄉(xiāng)人民的迎接下,下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2013年,中韓雙方本著友好協(xié)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xié)議。自2013年6月起,中韓雙方進行了坦誠會商。經(jīng)過雙方相關部門多次磋商,最終確定交接相關事宜。2013年底,中韓雙方就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問題達成共識。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已完成起掘、干燥、鑒別、遺骸遺物分類整理記錄及裝殮等工作。
2014年,韓國國防部發(fā)言人金珉奭表示,這是中韓雙邊關系的新里程碑,為推動東北亞地區(qū)和平作出良好表率。據(jù)韓國方面介紹,這些烈士都是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戰(zhàn)斗最為激烈的江原道橫城、鐵原、洪川以及京畿道漣川、加平等地犧牲的。韓國國防部表示,如果在發(fā)掘韓國陣亡將士時發(fā)現(xiàn)新的志愿軍烈士遺骸,韓方將按照相同的程序定期向中方歸還。
歸葬地點 編輯本段
烈士陵園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共安葬著百余位烈士。其中有3位軍級干部、10位師級干部,以及團級干部和戰(zhàn)斗英雄、模范、功臣。特級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楊根思,一級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孫占元、楊連弟等,也都安葬于此。
1953年2月26日,孫占元、黃繼光、邱少云三烈士的遺體運送到沈陽。從當年3月3日起,全市各界公祭三烈士三天,3月6日靈柩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下葬。
陵園擴建
2014年3月27日,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閉園,謝絕參觀祭拜。為了讓“回家的烈士們”身后有一個“安寧之所”,沈陽正在加緊做著方方面面的工作,擴陵園、修廣場、建英名墻、擴大紀念館。
為了迎接志愿軍遺骸回家,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將進行一系列的改擴建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建抗美援朝烈士紀念廣場。
按照規(guī)劃方案,將在現(xiàn)陵園烈士紀念碑中軸線以北160米處,建設直徑約60米、深3.6米的下沉式建筑風格紀念廣場,廣場上修建鐫刻著約21萬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姓名的“英名墻”。下沉式志愿軍烈士紀念廣場,由烈士英名墻、主題雕塑等元素組成。主題雕塑造型取自喜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山上的白鴿浮雕,是信鴿象征著對回歸家園的祈盼,也是和平鴿,象征對和平的祈盼。
另外,還要修建可安葬900位志愿軍烈士遺骸的設施,除此次安葬437位,其余是預留。
移交批次 編輯本段
第一批
2014年3月27日,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運送工作在韓國坡州市正式啟動。此次被運送的志愿軍烈士遺骸共計437具。韓方共派出22輛專車負責運送志愿軍烈士遺骸,一位韓國軍人負責一個棺木。
當?shù)貢r間28日,中韓兩國舉行在韓中國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當天韓方向中方移交437具烈士遺骸。裝載志愿軍烈士遺骸的棺木上覆蓋著中國國旗,中方禮兵護送登上專機。飛機將返回沈陽。
第二批
2015年3月20日上午,在韓國仁川機場舉行第二批68具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后,中方禮兵雙手托起烈士遺骸棺槨,列隊登上等候在一旁的中國空軍接運專機。同日11時30分許,運載68具烈士遺骸棺槨的伊爾76運輸機進入中國領空后,在中國兩架殲-11B戰(zhàn)機的護送下,穿云破霧,緩緩降落在沈陽桃仙機場。
3月21日上午10時許,第二批68具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下沉式志愿軍烈士紀念廣場上舉行。民政部、總政治部、沈陽戰(zhàn)區(qū)部隊,以及抗美援朝參戰(zhàn)老兵和烈士親屬、中小學生等各界人士近400人共同見證了這一莊嚴時刻。
第三批
2016年3月28日,韓國國防部舉行36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入殮儀式,中方人員也到場。3月31日,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向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默哀。當日上午,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第三批36具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遺物交接儀式。
第四批
2017年3月20日,中韓雙方在韓國共同舉行裝殮儀式。3月22日,韓方向中方移交第四批2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
第五批
2018年3月28日上午,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莊嚴舉行第五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中國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率中方交接代表團出席交接儀式,中韓雙方代表現(xiàn)場簽署交接書,確認交接20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烈士遺骸當天上午已送抵沈陽,于3月29日安葬于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第六批
2019年4月1日,第六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遺物,在韓國仁川舉行裝殮儀式。4月3日,這一批志愿軍烈士遺骸由中國空軍專機接運回國。此次韓方共向中方移交10位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在裝殮儀式上,中方人員向志愿軍烈士遺骸敬獻花圈。韓國軍方工作人員向中方人員介紹了這10位志愿軍烈士遺骸的發(fā)現(xiàn)、清理以及相關的檢測、鑒別過程,并將中國志愿軍烈士遺骸、遺物等分批包好放入棺內(nèi)。
第七批
2020年9月27日在仁川舉行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此次共交接117具烈士遺骸和1368件相關遺物,是韓國軍隊2019年3月至11月在非軍事區(qū)等地發(fā)掘的。這是除2014年韓國首次向中國移交400多名志愿軍遺骸外,近年來向中方移交遺骸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9月28日上午安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117位志愿軍烈士英靈近70年后回到祖國和人民的懷抱,在中華大地上安息。
第八批
2021年9月1日上午,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遺物裝殮儀式在設于韓國仁川市一處部隊內(nèi)的臨時安置場所舉行,109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的遺骸以及1226件遺物即將返回祖國,來自中韓兩國政府以及軍方的代表參加了當天的儀式。

據(jù)韓國軍方介紹,此次移交的志愿軍烈士遺骸發(fā)掘自2019~2020年,發(fā)掘地點位于朝韓非軍事區(qū)內(nèi)的箭頭高地以及朝韓交界的京畿道漣川、江原道鐵原、華川以及洪川等地。109名志愿軍烈士中的絕大部分——98名烈士的遺骸發(fā)掘自朝韓非軍事區(qū)內(nèi)的箭頭高地。裝殮儀式之后,這些烈士的遺骸以及遺物將于9月2日搭乘中國空軍專機返回祖國安葬。

2021年9月2日上午,中國和韓國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共同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
2021年9月3日上午,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109位志愿軍烈士忠骨終歸故土。
第九批
為做好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工作,2022年7月3日,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李敬先率中方有關部門人員與韓國國防部國際政策局局長金相縝為團長的韓方代表團進行了磋商,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了會談紀要。
根據(jù)雙方磋商達成的共識,雙方將于2022年9月15日在韓國共同舉行裝殮儀式,9月16日舉行交接儀式,韓方向中方移交新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遺物。
當?shù)貢r間2022年9月15日上午,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在位于韓國仁川的志愿軍烈士遺骸臨時安置所舉行。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共有88位,他們于16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運輸機運-20接運回國, 社會各界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莊嚴、肅穆的迎回儀式。 9月17日上午,第九批8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
志愿軍烈士安葬祭文 編輯本段
我民則富 我國則強
英靈所視 既樂且康
維辛丑年丙申月甲寅日,中華軍民謹致祭于志愿軍烈士靈前:
夫聞守在四夷,先賢之訓。去故鼎新,于初有釁。壯士懷德,寄身鋒刃。魄毅鬼雄,金石為震。
憶昔遙涉大川,開國用命。勍敵若云,深雪沒脛。長津苦寒,上甘危嶺。仁師何懼,奇勛卓炳。
衛(wèi)乾元之來復,向兵革之方堅。既登車而不顧,唯取義而忘旋。掃積威于四世,振民志于百年。痛靈路之超遠,留異域以長眠。
日居月諸,野曠天清。骨肉望絕,國人思盈。唯離恨以不息,孰山海之可平?豈忠魂之入夢,洵來者之寓情。扶輇車以偕返,眺歸桅以相迎。安故境于桑梓,依同袍之墳塋。
魂兮歸來,布奠傾觴。適民之愿,觀國之光。我民則富,我國則強。明明赫赫,立于東方。濟濟多士,作孚萬邦。英靈所視,既樂且康。英靈所葆,福祚綿長?;曩鈿w來,以反故鄉(xiāng)?;曩鈿w來,維莫永傷!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