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詞條   

視頻

視頻(Video)泛指將一系列靜態影像以電信號的方式加以捕捉、紀錄、處理、儲存、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
視頻  視頻  
連續的圖像變化每秒超過24幀(frame)畫面以上時,根據視覺暫留原理,人眼無法辨別單幅的靜態畫面;看上去是平滑連續的視覺效果,這樣連續的畫面叫做視頻。視頻技術最早是為了電視系統而發展,但現在已經發展為各種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費者將視頻記錄下來。
網絡技術的發達也促使視頻的紀錄片段以串流媒體的形式存在于因特網之上并可被電腦接收與播放。視頻與電影屬于不同的技術,后者是利用照相術將動態的影像捕捉為一系列的靜態照片。 
目錄

技術介紹 編輯本段

視頻通常指涉各種動態影像的儲存格式,例如:數位視頻格式,包括DVD,QuickTime,與MPEG-4;以及類比的錄像帶, 包括VHS 與Betamax。視頻可以被記錄下來并經由不同的物理媒介傳送:在視頻被拍攝或以無線電傳送時為電氣訊號,而記錄在磁帶上時則為磁性訊號;視頻畫質實際上隨著拍攝與擷取的方式以及儲存方式而變化。

視頻  視頻  

例如數位電視(DTV)是發展出來的格式,具有比之前的標準更高的畫質,正在成為各國的電視廣播新標準。在英國,澳洲,新西蘭" data-id="222198"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bk-color-link" data-type="innerLink" data-href="#" data-wiki-doc-id="7257364303231332906" data-source="1" data-content="[{"type":"text","text":"新西蘭"}]">新西蘭,Video一詞通常非正式的指錄影機與錄像帶,其意義可由文章前后文來判斷。

視頻技術最早是 從陰極射線管的電視系統的創建而發展起來的,但是之后新的顯示技術的發明,使視頻技術所包括的范疇更大。基于電視的標準和基于計算機的標準,被試圖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發展視訊技術。得益于計算機性能的提升,并且伴隨著數字電視的播出和記錄,這兩個領域又有了新的交叉和集中。

電腦能顯示電視信號,能顯示基于電影標準的視頻文件和流媒體,和快到暮年的電視系統相比,電腦伴隨著其運算器速度的提高,存儲容量的提高,和寬帶的逐漸普及,通用的計算機都具備了采集,存儲,編輯和發送電視、視頻文件的能力。

視頻制作軟件運用得非常廣泛,軟件也非常的多。好奇網總裁張相保就用多種視頻制作軟件制作出了《奧巴馬踹門》和《奧巴馬和卡梅隆打架》的精彩惡搞的視頻等等,并獲得了非常大的點擊量,受到了廣大人們的喜愛。

屬性介紹 編輯本段

畫面更新率

Frame rate中文常譯為“畫面更新率”或“幀率”,是指視頻格式每秒鐘播放的靜態畫面數量。典型的畫面更新率由早期的每秒6或8張(frame per second,簡稱fps)至現今的每秒120張不等。PAL (歐洲,亞洲,澳洲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與SECAM (法國,俄國,部分非洲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規定其更新率為25fps,而NTSC (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則規定其更新率為29.97 fps。電影膠卷則是以稍慢的24fps在拍攝;這使得各國電視廣播在播映電影時需要一些復雜的轉換手續(參考Telecine轉換)。要達成最基本的視覺暫留效果大約需要10fps的速度。

掃描傳送

視頻可以用逐行掃描或隔行掃描來傳送,交錯掃描是早年廣播技術不發達,帶寬甚低時用來改善畫質的方法(其技術細節請參見其主條目)。NTSC,PAL 與SECAM 皆為交錯掃描格式。在視頻分辨率的簡寫當中經常以i來代表交錯掃描。例如PAL格式的分辨率經常被寫為576i50,其中576 代表垂直掃描線數量,i代表隔行掃描,50代表每秒50個field(一半的畫面掃描線)。

在逐行掃描系統當中每次畫面更新時都會刷新所有的掃描線。此法較消耗帶寬但是畫面的閃爍與扭曲則可以減少。

為了將原本為隔行掃描的視頻格式(如DVD或類比電視廣播)轉換為逐行掃描顯示設備(如LCD電視,電漿電視等)可以接受的格式,許多顯示設備或播放設備都具備有轉換的程序。但是由于隔行掃描信號本身特性的限制,轉換后無法達到與原本就是逐行掃描的畫面同等的品質。

視頻  視頻  

分辨率

各種電視規格分辨率比較視頻的畫面大小稱為“分辨率”。數位視頻以像素為度量單位,而類比視頻以水平掃描線數量為度量單位。

標清電視信號的分辨率為720/704/640×480i60(NTSC)或768/720×576i50(PAL/SECAM)。新的高清電視(HDTV)分辨率可達1920×1080p60,即每條水平掃描線有1920個像素,每個畫面有1080條掃描線,以每秒鐘60張畫面的速度播放。

3D視頻的分辨率以voxel(volume picture element,中文譯為“體素”)來表示。例如一個512×512×512體素的分辨率用于簡單的3D視頻,可以被包括部分PDA在內的電腦設備播放。

長寬比例

長寬比(Aspectratio)是用來描述視頻畫面與畫面元素的比例。傳統的電視屏幕長寬比為4:3(1.33:1)。

HDTV的長寬比為16:9(1.78:1)。而35mm膠卷底片的長寬比約為1.37:1。

雖然電腦熒幕上的像素大多為正方形,但是數字視頻的像素通常并非如此。例如使用于PAL及NTSC訊號的數位保存格式CCIR 601,以及其相對應的非等方寬螢幕格式。因此以720x480像素記錄的NTSC規格DV影像可能因為是比較“瘦”的像素格式而在放映時成為長寬比4:3的畫面,或反之由于像素格式較“胖”而變成16:9的畫面。

色彩資料

U-V色盤范例,其中Y值=0.5色彩空間(Color Space)或色彩模型(Color modelname)規定了視頻當中色彩的描述方式。例如NTSC電視使用了YIQ模型,而PAL使用了YUV模型,SECAM使用了YDbDr模型。

在數位視頻當中,像素資料量(bits per pixel,簡寫為bpp)代表了每個像素當中可以顯示多少種不同顏色的能力。由于帶寬有限,所以設計者經常借由色度抽樣之類的技術來降低bpp的需求量。(例如4:4:4, 4:2:2, 4:2:0)。

品質

視頻品質(或譯為“畫質”,“影像質素”)可以利用客觀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來量化,或借由專家的觀察來進行主觀視頻品質的評量。

●對一套視頻處理系統(例如壓縮算法或傳輸系統),典型的主觀畫質評量通常包含下列幾個步驟:

●選擇一組未處理的視頻片段(稱為SRC)作為比較基準。

●選擇處理或傳輸系統的設定值(稱為HRC)。

●訂定如何將處理過的視頻呈現給評估者并且收集其評價的科學方法。

●邀請足夠數量的評估者,通常不少于15人。

視頻  視頻  

●實施評量。

●計算每個評估者給予每組不同HRC所打的分數(通常取平均值)。

在ITU-T建議書 BT.500當中描述了許多種進行主觀畫質評量的方法。其中一種標準化的作法是DSIS(Double Stimulus Impairment Scale)。在DSIS評量中,評估者會先觀看一段未處理過的視頻片段,再觀看處理過的視頻片段。最后再針對處理過的視頻片段做出評價,從“與原始影像分不出差異”到“與原始影像相比嚴重劣化”。

優酷將推出登陸衛視黃金檔的150部熱播劇、50部獨家劇。目前優酷已是影視版權最大的網絡買家。秉持“首輪全覆蓋,大劇看優酷”戰略,優酷將做最全的版權儲備,提供最優質觀看體驗,在質、量、品種等各個維度上,進一步強化優酷在影視綜藝長視頻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朱向陽在推介會上表示,優酷會在“合計劃3.0”及“臺網聯動、制播聯動”基礎上,與各家電視臺、專業影視制作機構合作全面升級,拓寬合作渠道的廣度與深度。

臺網聯動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4方面:

1、人群互補:電視受眾主要是成年人群,其中又以中老年觀眾及家庭主婦為主;而網絡視頻的受眾群以年輕人群為主,雙方能有效互補;

2、區域互補:電視主要面對二三線市場,網絡視頻在核心城市市場占優;

3、播放時段互補:電視播放主要在晚上,網絡視頻播放時段全天覆蓋;

4、傳播周期互補:電視投放效果只在播出區間,網絡視頻能充分發揮長尾效應,在更長時間段內持續覆蓋;優酷下半年將延續臺網聯動、制播聯動的合作共贏路線,將電視、網絡收視率共同拉升。優酷將聯合安徽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等一線電視臺,相繼推出包括50部優酷獨家劇場在內的150部熱播劇,部部精彩可期。

壓縮技術 編輯本段

視頻壓縮技術(僅適用數位訊號)

自從數位信號系統被廣泛使用以來,人們發展出許多方法來壓縮視頻串流。由于視頻資料包含了空間的與時間的冗余性,所以使得未壓縮的視頻串流以傳送效率的觀點來說是相當糟糕的。

總體而言,空間冗余性可以借由“只記錄單幀畫面的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的差異性”來減低;這種技巧被稱為幀內壓縮(intraframe compression)。并且與圖像壓縮密切相關,而時間冗余性則可借由“只記錄兩幀不同畫面間的差異性”來減低;這種技巧被稱為幀間壓縮(interframe compression),包括運動補償以及其他技術。目前最常用的視頻壓縮技術為DVD與直播電視" data-id="522877"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bk-color-link" data-type="innerLink" data-href="#" data-wiki-doc-id="4077454469789577124" data-source="1" data-content="[{"type":"text","text":"衛星直播電視"}]">衛星直播電視所采用的MPEG-2,以及因特網傳輸常用的MPEG-4。

位元傳輸率

位元傳輸率(僅適用于數位訊號)

位元傳輸率(又譯為位元速率或比特率或碼率)是一種表現視頻串流中所含有的資訊量的方法。其數量單位為bit/s(每秒間所傳送的位元數量,又寫為bps)或者Mbit/s(每秒間所傳送的百萬位元數量,又寫為Mbps)。較高的位元傳輸率將可容納更高的視頻品質。例如DVD格式的視頻(典型位元傳輸率為5Mbps)的畫質高于VCD格式的視頻(典型位元傳輸率為1Mbps)。HDTV格式擁有更高的(約20Mbps)位元傳輸率,也因此比DVD有更高的畫質。

可變位元速率(Variable bit rate,簡寫為VBR)是一種追求視頻品質提升并同時降低位元傳輸率的手段。采用VBR編碼的視頻在大動態或復雜的畫面時段會自動以較高的速率來記錄影像,而在靜止或簡單的畫面時段則降低速率。這樣可以在保證畫面品質恒定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傳輸率。但對于傳送帶寬固定,需要即時傳送并且沒有暫存手段的視頻串流來說,固定位元速率(Constant bit rate,CBR)比VBR更為適合。視頻會議系統即為一例。

立體型

“立體視頻”(Stereoscopic video)是針對人的左右兩眼送出略微不同的視頻以營造立體物的感覺。由于兩組視頻畫面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直接觀看時會覺得模糊不清或顏色不正確,必須借由遮色片或特制眼鏡才能呈現其效果。此方面的技術仍在繼續進化中,預料2006年末HD DVD與Blu-ray Disc兩方都會出現含有立體視頻的影片。參見Stereoscopy與3-D film。

視頻  視頻  

格式類別

MPEG

MPEG也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縮寫。這類格式包括了MPEG-1, MPEG-2 和MPEG-4在內的多種視頻格式。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觸得最多的了,因為其正在被廣泛地應用在 VCD 的制作和一些視頻片段下載的網絡應用上面,大部分的VCD 都是用MPEG1 格式壓縮的(刻錄軟件自動將MPEG-1轉為.DAT格式 ) ,使用MPEG-1 的壓縮算法,可以把一部120 分鐘長的電影壓縮到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則是應用在DVD 的制作;同時在一些HDTV(高清晰電視廣播)和一些高要求視頻編輯、處理上面也有相當多的應用。使用MPEG-2 的壓縮算法壓縮一部120 分鐘長的電影可以壓縮到5-8 GB 的大小(MPEG2的圖像質量MPEG-1 與其無法比擬的)。

AVI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音頻視頻交錯))由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視頻音頻交錯格式(視頻和音頻交織在一起進行同步播放),是一種桌面系統上的低成本、低分辨率的視頻格式。它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具有可伸縮性,性能依賴于硬件設備。它的優點是可以跨多個平臺使用,缺點是占用空間大。

RA

RM,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頻/視頻壓縮規范Real Media中的一種,Real Player能做的就是利用Internet資源對這些符合Real Media技術規范的音頻/視頻進行實況轉播。在Real Media規范中主要包括三類文件:RealAudio、Real Video和Real Flash (Real Networks公司與Macromedia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一代高壓縮比動畫格式)。REAL VIDEO (RA、RAM)格式由一開始就是定位就是在視頻流應用方面的,也可以說是視頻流技術的始創者。它可以在用56K MODEM 撥號上網的條件實現不間斷的視頻播放,可是其圖像質量比VCD差些,如果您看過那些RM壓縮的影碟就可以明顯對比出來了。

MOV

使用過Mac機的朋友應該多少接觸過QuickTime。QuickTime原本是Apple公司用于Mac計算機上的一種圖像視頻處理軟件。Quick-Time提供了兩種標準圖像和數字視頻格式,即可以支持靜態的PIC和JPG圖像格式,動態的基于Indeo壓縮法的MOV和基于MPEG壓縮法的MPG視頻格式。

ASF

ASF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高級流格式)。ASF 是MICROSOFT 為了和Real player 競爭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可以直接在網上觀看視頻節目的文件壓縮格式。ASF使用了MPEG4 的壓縮算法,壓縮率和圖像的質量都很不錯。因為ASF 是以一個可以在網上即時觀賞的視頻“流”格式存在的,所以它的圖像質量比VCD 差一點點并不出奇,但比同是視頻“流”格式的RAM 格式要好。

WMV

一種獨立于編碼方式的在Internet上實時傳播多媒體的技術標準,Microsoft公司希望用其取代QuickTime之類的技術標準以及WAV、AVI之類的文件擴展名。WMV的主要優點在于:可擴充的媒體類型、本地或網絡回放、可伸縮的媒體類型、流的優先級化、多語言支持、擴展性等。

nAVI

如果你發現原來的播放軟件突然打不開此類格式的AVI文件,那你就要考慮是不是碰到了n AVI。n AVI是New AVI 的縮寫,是一個名為Shadow Realm 的地下組織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視頻格式。它是由Microsoft ASF 壓縮算法的修改而來的(并不是想象中的AVI),視頻格式追求的無非是壓縮率和圖像質量,所以 NAVI 為了追求這個目標,改善了原始的ASF 格式的一些不足,讓NAVI 可以擁有更高的幀率。可以這樣說,NAVI 是一種去掉視頻流特性的改良型ASF 格式。

DivX

這是由MPEG-4衍生出的另一種視頻編碼(壓縮)標準,也即通常所說的DVDrip格式,它采用了MPEG4的壓縮算法同時又綜合了MPEG-4與MP3各方面的技術,說白了就是使用DivX壓縮技術對DVD盤片的視頻圖像進行高質量壓縮,同時用MP3或AC3對音頻進行壓縮,然后再將視頻與音頻合成并加上相應的外掛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視頻格式。其畫質直逼DVD并且體積只有DVD的數分之一。這種編碼對機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DivX視頻編碼技術可以說是一種對DVD造成威脅最大的新生視頻壓縮格式,號稱DVD殺手或DVD終結者。

RMVB

這是一種由RM視頻格式升級延伸出的新視頻格式,它的先進之處在于RMVB視頻格式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種平均壓縮采樣的方式,在保證平均壓縮比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比特率資源,就是說靜止和動作場面少的畫面場景采用較低的編碼速率,這樣可以留出更多的帶寬空間,而這些帶寬會在出現快速運動的畫面場景時被利用。這樣在保證了靜止畫面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地提高了運動圖像的畫面質量,從而圖像質量和文件大小之間就達到了微妙的平衡。另外,相對于DVDrip格式,RMVB視頻也是有著較明顯的優勢,一部大小為700MB左右的DVD影片,如果將其轉錄成同樣視聽品質的RMVB格式,其個頭最多也就400MB左右。不僅如此,這種視頻格式還具有內置字幕和無需外掛插件支持等獨特優點。要想播放這種視頻格式,可以使用RealOne Player2.0或RealPlayer8.0加RealVideo9.0以上版本的解碼器形式進行播放。

FLV

FLV就是隨著Flash MX的推出發展而來的新的視頻格式,其全稱為Flashvideo。是在 sorenson公司的壓縮算法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

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極小、加載速度極快,使得網絡觀看視頻文件成為可能,它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視頻文件導入Flash后,使導出的SWF文件體積龐大,不能在網絡上很好的使用等缺點。各在線視頻網站均采用此視頻格式。如新浪播客、56、優酷、土豆、酷6、帝途、YouTuBe等,無一例外。

F4V

F4V是Adobe公司為了迎接高清時代而推出繼FLV格式后的支持H.264的流媒體格式。它和FLV主要的區別在于,FLV格式采用的是H.263編碼,而F4V則支持H.264編碼的高清晰視頻,碼率最高可達50Mbps。

主流的視頻網站(如奇藝、土豆、酷6)等網站都開始用H.264編碼的F4V文件,H.264編碼的F4V文件,相同文件大小情況下,清晰度明顯比On2 VP6和H.263編碼的FLV要好。土豆和56發布的視頻大多數已為F4V,但下載后綴為FLV,這也是F4V特點之一。

MP4

MP4(MPEG-4 Part 14)是一種常見的多媒體容器格式,它是在“ISO/IEC 14496-14”標準文件中定義的,屬于MPEG-4的一部分,是“ISO/IEC 14496-12(MPEG-4 Part 12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標準中所定義的媒體格式的一種實現,后者定義了一種通用的媒體文件結構標準。MP4是一種描述較為全面的容器格式,被認為可以在其中嵌入任何形式的數據,各種編碼的視頻、音頻等都不在話下,不過我們常見的大部分的MP4文件存放的 AVC(H.264)或 MPEG-4(Part 2)編碼的視頻和 AAC編碼的音頻。MP4格式的官方文件后綴名是“.mp4”,還有其他的以mp4為基礎進行的擴展或者是縮水版本的格式,包括: M4V3GPF4V等。

3GP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制定的流媒體視頻文件格式,主要是為了配合3G網絡的高傳輸速度而開發的,也是目前手機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視頻格式。

AMV

一種mp4專用的視頻格式。

編碼

常見的視頻編碼:

1、Microsoft RLE

一種8位的編碼方式,只能支持到256色。壓縮動畫或者是計算機合成的圖像等具有大面積色塊的素材可以使用它來編碼,是一種無損壓縮方案。

2、Microsoft Video 1

用于對模擬視頻進行壓縮,是一種有損壓縮方案,最高僅達到256色,它的品質就可想而知,一般還是不要使用它來編碼AVI。

3、MicrosoftH.261/H.263/H.264/H.265

用于視頻會議的Codec,其中H.261適用于ISDN、DDN線路,H.263適用于局域網,不過一般機器上這種Codec是用來播放的,不能用于編碼。

4、Intel Indeo Video R3.2

所有的Windows版本都能用Indeo video 3.2播放AVI編碼。它壓縮率比Cinepak大,但需要回放的計算機要比Cinepak的快。

5、Intel Indeo Video 4和5

常見的有4.5和5.10兩種,質量比Cinepak和R3.2要好,可以適應不同帶寬的網絡,但必須有相應的解碼插件才能順利地將下載作品進行播放。適合于裝了Intel公司MMX以上CPU的機器,回放效果優秀。如果一定要用AVI的話,推薦使用5.10,在效果幾乎一樣的情況下,它有更快的編碼速度和更高的壓縮比。

6、Intel IYUV Codec

使用該方法所得圖像質量極好,因為此方式是將普通的RGB色彩模式變為更加緊湊的YUV色彩模式。如果你想將AVI壓縮成MPEG-1的話,用它得到的效果比較理想,只是它的生成的文件太大了。

7、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

常見的有1.0、2.0、3.0三種版本,當然是基于MPEG-4技術的,其中3.0并不能用于AVI的編碼,只能用于生成支持“視頻流”技術的ASF文件。

8、DivX?- MPEG-4 Low-Motion/Fast-Motion

實際與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是相當的東西,只是Low-Motion采用的固定碼率,Fast-Motion采用的是動態碼率,后者壓縮成的AVI幾乎只是前者的一半大,但質量要差一些。Low-Motion適用于轉換DVD以保證較好的畫質,Fast-Motion用于轉換VCD以體現MPEG-4短小精悍的優勢。

9 、DivX 3.11/4.12/5.0

其實就是DivX,原來DivX是為了打破Microsoft的ASF規格而開發的,開發組搖身一變成了Divxnetworks公司,所以不斷推出新的版本,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編碼程序中加入了1-pass和2-pass的設置,2-pass相當于兩次編碼,以最大限度地在網絡帶寬與視覺效果中取得平衡。

格式轉換

常見的視頻格式無非就是兩大類:

1.影像格式(Video)

2.流媒體格式(Stream Video)。

影像格式中還可以根據出處劃分為三大種:

1、AVI格式:這是由微軟(Microsoft)提出,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視頻格式

2.MOV格式:這是由蘋果(Apple)公司提出的一種視頻格式

3.MPEG/MPG/DAT:這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與IEC(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ittee)聯合開發的一種編碼視頻格式。MPEG是運動圖像壓縮算法的國際標準,現已被幾乎所有的計算機平臺共同支持。

流媒體格式中同樣還可以劃分為三種:

視頻  視頻  

1.RM格式:這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流式視頻文件格式。

2.MOV格式:MOV也可以作為一種流文件格式。QuickTime能夠通過Internet提供實時的數字化信息流、工作流與文件回放功能,為了適應這一網絡多媒體應用,QuickTime為多種流行的瀏覽器軟件提供了相應的QuickTime Viewer插件(Plug-in),能夠在瀏覽器中實現多媒體數據的實時回放。

3.ASF格式:是由微軟公司開發的流媒體格式,是一個在Internet上實時傳播多媒體的技術標準。

如果要詳細了解各種視頻格式的信息,可以參看一下相關的資料,本文就不詳細解釋了。

了解了主要的幾種視頻格式,再說起 視頻格式轉化的問題就簡單多了,其實就是以上幾種視頻格式的相互轉化而已。

比較常見的視頻格式轉化有:

DAT->MPEG1

AVI->MPEG1

DVD->MPEG4

DVD->MPEG2

MPEG->RM

MPEG->ASF

MPEG1->MPEG2

MPEG4->MPEG2

MPEG1->MPEG4

MPEG->MOV

WMV->MP4

WMV->3GP

開發庫

常見的視頻開發庫:

FFMPEG:

國外的知名視頻開發庫.

CXDVA:

全面支持上面提到的全部視頻格式,可以windows、linux、android、apple ios 等多個平臺進行播放、抓圖、錄像等功能,開發接口統一,容易使用。

顯示標準

新型態數位視頻:

ATSC (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通行于北美

DVB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通行于歐洲,東南亞,非洲,南美洲

ISDB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通行于日本

類比視頻:

MAC (歐洲- 已淘汰)

MUSE (日本的類比HDTV)

NTSC (北美洲,部分南中美洲,日本,中國臺灣)

PAL (歐洲,亞洲,澳洲)

PALplus (歐洲) ,此為PAL延伸標準

PAL-M (巴西),此為PAL的變形

SECAM (法國,前蘇聯中非)

視頻端子標準

AV端子(1組RCA或BNC)

色差端子(3組RCA或BNC)

D端子(日本工業規格所制訂的整合型色差端子)

S端子(S代表Separated Video, 1組mini-DIN端子)

SCART (通用于歐洲)

DVI (電腦螢幕使用之數位視頻端子). HDCP為選項

HDMI (新型數位家電使用之數位影音端子). HDCP為強制功能

RF端子 (RF為Radio Frequency之簡寫,通常為同軸電纜,有以下各種形式)

BNC (Bayonet Niell-Concelman connector)

C端子(Concelman connector)

GR端子(General Radio connector)

F端子(常用于美國住宅電視配線)

IEC 169-2 (最常見于英國)

N端子(Niell connector)

TNC端子(Threaded Niell-Concelman connector)

UHF端子(如PL-259/SO-239)

SDI與HD-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VGA端子(DB-9/15針腳,電腦螢幕標準端子之一)

【類比磁帶格式(參見類比電視)】

Amex

VERA (BBC實驗性實作,1958年)

U-matic (Sony)

Betamax(Sony)

Betacam

Betacam SP

2" Quadruplex videotape (Ampex)

1" Type C videotape (Ampex and Sony)

VCR, VCR-LP, SVR

VHS (JVC)

S-VHS(JVC)

VHS-C (JVC)

Video 2000 (飛利浦公司)

Video8

Video Hi8

【數位磁帶格式(參見數位視頻)】

D1 (Sony)

D2 (Sony)

D3

D4

D5 HD

Digital Betacam (Sony)

Betacam IMX (Sony)

HDV

ProHD (JVC)

D-VHS (JVC)

DV

MiniDV

MicroMV

Digital8 (Sony)

【光盤儲存格式】

DVD

鐳射影碟(Laserdisc, MCA與飛利浦公司)

Blu-ray Disc (Sony)

增強型通用光盤(EVD, 中國政府推動的格式)

HD DVD (日立與東芝)

編碼格式

CCIR 601 (ITU-T)

M-JPEG(ISO)

MPEG-1 (ISO)

MPEG-2 (ITU-T + ISO)

MPEG-4 (ISO)

H.261(ITU-T)

H.263(ITU-T)

H.264/MPEG-4 AVC(ITU-T + ISO)

H.265

VC-1(SMPTE)

Ogg-Theora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中小企業    下一篇 4399小游戲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凌海市| 定远县| 襄樊市| 乌兰浩特市| 平山县| 彭水| 汉寿县| 宝兴县| 长治市| 林州市| 湄潭县| 黔西县| 元江| 京山县| 乡城县| 清河县| 营口市| 句容市| 怀仁县| 中方县| 榕江县| 兴和县| 南充市| 马尔康县| 宁陕县| 香港| 都兰县| 县级市| 和田县| 柳河县| 金门县| 长垣县| 四平市| 南丹县| 崇信县| 旅游| 榆中县| 台湾省| 门源|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