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版
《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版》的榜單規(guī)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覆蓋范圍橫跨25個高等教育體系,共囊括了1529所高校,其中竟有558所是初次躋身此列。在眾多教育體系中,中國(內地)表現(xiàn)尤為搶眼,憑借其高校排名的顯著躍升,新增了261所上榜院校,總數(shù)攀升至395所,一舉成為上榜高校數(shù)量最多的教育體系。這一新增數(shù)量,幾乎是印度(新增137所,總數(shù)達294所)的兩倍之多。而日本與韓國也緊隨其后,分別有147所和103所大學榮登榜單。在具體排名上,香港大學脫穎而出,榮登亞洲榜首之位,北京大學則緊隨其后,位列第二。與此同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排名也上升了一位,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攜手并列第三。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 項目 | 詳情 |
|---|---|
| 外文名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26 |
| 發(fā)布機構 |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 |
| 發(fā)布時間 | 2025年11月4日 |
| 榜單性質 | 亞洲地區(qū)高校綜合排名 |
各地高校 編輯本段
中國(內地)
中國(內地)在此次排名中表現(xiàn)極為亮眼,憑借排名院校數(shù)量的飛躍式增長,成為上榜高校數(shù)量最多的教育體系。新增院校達261所,總數(shù)攀升至395所,其新增院校總數(shù)幾乎是印度(新增137所,總數(shù)294所)的兩倍。從城市維度來看,北京擁有40所上榜院校,成為亞洲上榜院校數(shù)量最多的城市;上海以22所高校上榜位列第五;西安和南京分別擁有18所和17所上榜院校。在排名變化方面,較2024年上榜的院校中,48所排名上升,79所排名下降,7所排名持平。
今年有五所中國(內地)高校成功躋身百強。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表現(xiàn)卓越,躍升26位,在2025年并列第100名,創(chuàng)下該校歷史最高排名;上海財經大學排名上升幅度最大,躍升103位至第283名。在多項關鍵指標中,中國(內地)擁有最多百強院校。學術聲譽方面,有19所大學進入前100;雇主聲譽方面,14所進入前100;國際研究網絡方面,31所進入前100;篇均論文引用方面,48所進入前100。不過,中國(內地)平均得分最高的指標是國際研究網絡(50.9分),最低的是入境交換生指標(7.6分)。
在中國(內地)院校中,北京大學在包括學術聲譽在內的11項指標中位列榜首;清華大學則在雇主聲譽指標中排名第一(該項北京大學位列第二)。去年中國(內地)的上榜院校中,約64%在雇主聲譽指標上有所提升,約67所院校在此指標上得分高于全球平均值24.5分,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四所院校獲得滿分。
中國香港
亞洲排名進入前十位的高校中,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有5所,多于中國(內地)的3所。其中,香港大學榮登亞洲榜首,綜合得分100分;香港科技大學(HKUST)排名第6,綜合得分98.5分;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CityU)并列第7,綜合得分均為98.4分;香港理工大學排名第10,綜合得分97.1分;香港浸會大學排名第34,綜合得分88.5分;香港教育大學排名第40,綜合得分87.1分;香港都會大學排名第56,綜合得分83.9分。
新加坡
新加坡在此次排名中也有出色表現(xiàn)。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上升一位,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并列第三,綜合得分均為99分。新加坡管理大學排名第33,綜合得分88.7分。在多項指標上,新加坡高校也展現(xiàn)出優(yōu)勢,例如在國際學生指標中,新加坡高校占比達60%。
日本和韓國
日本和韓國在榜單中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高校上榜。日本有147所大學上榜,韓國有103所大學上榜。在師生比指標方面,日本和韓國表現(xiàn)優(yōu)異,分別有20所大學和18所大學進入前100名,而中國(內地)則有11所高校入圍前100。
韓國高校中,延世大學排名第11,綜合得分96.9分;高麗大學排名第12,綜合得分96.2分;成均館大學排名第16,綜合得分94.2分;首爾國立大學排名第17,綜合得分94分;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排名第18,綜合得分93.6分等。
日本高校中,東京大學排名第26,綜合得分90.8分;京都大學排名第27,綜合得分90.5分;大阪大學排名第28,綜合得分89.9分;東北大學(日本)排名第29,綜合得分89.7分;東京工業(yè)大學排名第30,綜合得分89.5分等。
印度
印度在此次排名中,新增院校137所,總數(shù)達294所。在師均發(fā)表論文數(shù)和擁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員工方面進入前100名的數(shù)量更多,分別為46所和45所。相比之下,中國(內地)在師均發(fā)表論文數(shù)指標上有32所大學進入前100名,在擁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員工數(shù)指標上有9所大學進入前100名。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IT Delhi)排名第39,綜合得分87.3分;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IIT Bombay)排名第48,綜合得分85.5分等。
馬來西亞
在國際化指標方面,馬來西亞表現(xiàn)突出。在國際教師指標中有23所高校進入百強排名,在國際學生指標中,高校占比達55%。馬來亞大學(UM)排名第15,綜合得分94.7分;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排名第22,綜合得分91.9分;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KM)排名第24,綜合得分91.3分;馬來西亞工藝大學(UTM)排名第25,綜合得分91.2分等。
其他地區(qū)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排名第81,綜合得分78.9分;泰國瑪希隆大學排名第82,綜合得分78.7分等。印度尼西亞大學排名第86,綜合得分77.9分等。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排名第91,綜合得分76.9分等。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排名第94,綜合得分76.3分等。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排名第96,綜合得分75.9分等。
排名亮點 編輯本段
排名前列高校分布
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新加坡的高校包攬了亞洲排名前十位。其中,中國(內地)與韓國并列擁有最多躋身前20的高校(各6所)。同時,中國(內地)在前50名(13所)、前100名(25所)和前200名(37所)高校數(shù)量上均居首位,也是唯一一個擁有超百所高校進入亞洲前500名的高等教育體系,其次是印度(66所院校)和日本(51所院校)。
國際化指標差異
在國際教師指標方面,馬來西亞有47%的高校進入亞洲百強,吉爾吉斯斯坦占比為33%,而中國(內地)僅有3%的高校進入亞洲百強。在國際學生指標中,中國(內地)目前僅有2%的高校躋身亞洲百強。不過,本次排名有13所中國(內地)院校在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兩項指標上實現(xiàn)提升。除西交利物浦大學外,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的表現(xiàn)均優(yōu)于同類院校,躋身國際教師指標排名前50。
排名名單 編輯本段
| 排名 | 大學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綜合得分 |
|---|---|---|---|
| 1 | 香港大學(HKU) | 中國香港 | 100 |
| 2 | 北京大學 | 中國內地 | 99.9 |
| =3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99 |
| =3 |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 新加坡 | 99 |
| 5 | 復旦大學 | 中國內地 | 98.7 |
| 6 | 香港科技大學(HKUST) | 中國香港 | 98.5 |
| =7 |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國香港 | 98.4 |
| =7 | 香港城市大學(CityU) | 中國香港 | 98.4 |
| 9 | 清華大學 | 中國內地 | 98.3 |
| 10 | 香港理工大學 | 中國香港 | 97.1 |
| 11 | 延世大學 | 韓國 | 96.9 |
| 12 | 高麗大學 | 韓國 | 96.2 |
| 1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內地 | 95.9 |
| 14 | 浙江大學 | 中國內地 | 94.9 |
| 15 | 馬來亞大學(UM) | 馬來西亞 | 94.7 |
| 16 | 成均館大學 | 韓國 | 94.2 |
| 17 | 首爾國立大學 | 韓國 | 94 |
| 18 | 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 | 韓國 | 93.6 |
| 19 | 南京大學 | 中國內地 | 93.3 |
| 20 | 漢陽大學 | 韓國 | 93.2 |
| 2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內地 | 92 |
| 22 |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 | 馬來西亞 | 91.9 |
| 23 | 臺灣大學 | 中國臺灣 | 91.6 |
| 24 |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KM) | 馬來西亞 | 91.3 |
| 25 | 馬來西亞工藝大學(UTM) | 馬來西亞 | 91.2 |
| 26 | 東京大學 | 日本 | 90.8 |
| 27 | 京都大學 | 日本 | 90.5 |
| 28 | 大阪大學 | 日本 | 89.9 |
| 29 | 東北大學(日本) | 日本 | 89.7 |
| 30 | 東京工業(yè)大學 | 日本 | 89.5 |
| 31 | 慶應義塾大學 | 日本 | 89.2 |
| 32 | 早稻田大學 | 日本 | 88.9 |
| 33 | 新加坡管理大學 | 新加坡 | 88.7 |
| 34 | 香港浸會大學 | 中國香港 | 88.5 |
| 35 | 臺灣清華大學 | 中國臺灣 | 88.2 |
| 36 | 臺灣交通大學 | 中國臺灣 | 87.9 |
| 37 | 馬來西亞北方大學(UUM) | 馬來西亞 | 87.7 |
| 38 | 馬來西亞沙巴大學(UMS) | 馬來西亞 | 87.5 |
| 39 |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IT Delhi) | 印度 | 87.3 |
| 40 | 香港教育大學 | 中國香港 | 87.1 |
| 41 | 梨花女子大學 | 韓國 | 86.9 |
| 42 | 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 韓國 | 86.7 |
| 43 | 延世大學原州校區(qū) | 韓國 | 86.5 |
| 44 | 高麗大學世宗校區(qū) | 韓國 | 86.3 |
| 45 | 臺灣成功大學 | 中國臺灣 | 86.1 |
| 46 | 臺灣陽明交通大學 | 中國臺灣 | 85.9 |
| 47 | 馬來西亞國民大學(UKM) | 馬來西亞 | 85.7 |
| 48 | 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IIT Bombay) | 印度 | 85.5 |
| 49 |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IIT Madras) | 印度 | 85.3 |
| 50 | 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分校(IIT Kanpur) | 印度 | 85.1 |
| 51 | 東京醫(yī)科齒科大學 | 日本 | 84.9 |
| 52 | 名古屋大學 | 日本 | 84.7 |
| 53 | 九州大學 | 日本 | 84.5 |
| 54 | 北海道大學 | 日本 | 84.3 |
| 55 | 筑波大學 | 日本 | 84.1 |
| 56 | 香港都會大學 | 中國香港 | 83.9 |
| 57 | 臺灣中興大學 | 中國臺灣 | 83.7 |
| 58 | 臺灣中山大學 | 中國臺灣 | 83.5 |
| 59 | 印度理工學院加爾各答分校(IIT Kharagpur) | 印度 | 83.3 |
| 60 |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UPSI) | 馬來西亞 | 83.1 |
| 61 | 韓國外國語大學 | 韓國 | 82.9 |
| 62 | 建國大學(韓國) | 韓國 | 82.7 |
| 63 | 淑明女子大學 | 韓國 | 82.5 |
| 64 | 同德女子大學 | 韓國 | 82.3 |
| 65 | 臺灣海洋大學 | 中國臺灣 | 82.1 |
| 66 | 臺灣中央大學 | 中國臺灣 | 81.9 |
| 67 | 印度理工學院魯爾基分校(IIT Roorkee) | 印度 | 81.7 |
| 68 | 印度理工學院古瓦哈提分校(IIT Guwahati) | 印度 | 81.5 |
| 69 | 東京都立大學 | 日本 | 81.3 |
| 70 | 大阪市立大學 | 日本 | 81.1 |
| 71 | 神戶大學 | 日本 | 80.9 |
| 72 | 廣島大學 | 日本 | 80.7 |
| 73 | 金澤大學 | 日本 | 80.5 |
| 74 | 岡山大學 | 日本 | 80.3 |
| 75 | 熊本大學 | 日本 | 80.1 |
| 76 | 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UNIMAS) | 馬來西亞 | 79.9 |
| 77 | 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UMT) | 馬來西亞 | 79.7 |
| 78 | 馬來西亞玻璃市大學(UMP) | 馬來西亞 | 79.5 |
| 79 | 馬來西亞吉蘭丹大學(UMK) | 馬來西亞 | 79.3 |
| 80 | 馬來西亞彭亨大學(UMP) | 馬來西亞 | 79.1 |
| 81 |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 | 泰國 | 78.9 |
| 82 | 泰國瑪希隆大學 | 泰國 | 78.7 |
| 83 | 泰國法政大學 | 泰國 | 78.5 |
| 84 | 泰國農業(yè)大學 | 泰國 | 78.3 |
| 85 | 泰國清邁大學 | 泰國 | 78.1 |
| 86 | 印度尼西亞大學 | 印度尼西亞 | 77.9 |
| 87 | 印度尼西亞茂物農業(yè)大學 | 印度尼西亞 | 77.7 |
| 88 | 印度尼西亞加查馬達大學 | 印度尼西亞 | 77.5 |
| 89 | 印度尼西亞萬隆理工學院 | 印度尼西亞 | 77.3 |
| 90 | 印度尼西亞泗水理工學院 | 印度尼西亞 | 77.1 |
| 91 | 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 | 菲律賓 | 76.9 |
| 92 | 菲律賓德拉薩大學 | 菲律賓 | 76.7 |
| 93 | 菲律賓雅典耀大學 | 菲律賓 | 76.5 |
| 94 |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 | 越南 | 76.3 |
| 95 | 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 | 越南 | 76.1 |
| 96 | 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 | 哈薩克斯坦 | 75.9 |
| 97 | 烏茲別克斯坦世界經濟與外交大學 | 烏茲別克斯坦 | 75.7 |
| 98 | 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 | 巴基斯坦 | 75.5 |
| 99 |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 | 巴基斯坦 | 75.3 |
| 100 | 孟加拉國達卡大學 | 孟加拉國 | 75.1 |
排名總結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2025年中國腦卒中大會 下一篇 TVB同行新世代節(jié)目巡禮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