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
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是一場備受矚目的極限荒野求生挑戰賽事——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將于2025年10月8日在張家界市七星山景區拉開帷幕。此次賽事由七星山景區傾力主辦,旨在打造一場融合耐力、智慧與勇氣的巔峰對決。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荒野求生達人將齊聚七星山,在未經開發的原始自然環境中展開為期40天的生存挑戰。最終,能夠在這片荒野中堅持最久、表現最優的選手將問鼎冠軍寶座,并獲得20萬元的豐厚獎金。除主獎項外,賽事還特別設置了十項別具一格的粉絲互動獎項,包括"最受粉絲認可水源過濾方案獎""最佳庇護所搭建獎""最顯精神風貌儀表獎"等,以全面展現選手們的生存技能與個人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賽事將首次納入世界荒野求生排名體系,采用動態積分制來精準評估選手表現。這不僅為參賽者提供了國際化的競技平臺,更通過媒體直播與報道,向全球觀眾呈現了七星山獨特的自然風光與多元化的旅游體驗,讓世界領略到這片土地的非凡魅力。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 類別 | 詳情 |
|---|---|
| 賽事全稱 | 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 |
| 主辦單位 | 張家界七星山景區 |
| 承辦單位 | 老六荒野 |
| 獨家贊助 | 駱駝服飾 |
| 賽事性質 | 極限荒野求生挑戰賽事 |
| 納入體系 | 世界排名體系 |
賽事概況 編輯本段
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是一場極具挑戰性與觀賞性的極限賽事。該賽事依托張家界七星山景區獨特的自然環境,為全球荒野求生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耐力、智慧與勇氣的舞臺。通過媒體的廣泛報道和直播,賽事不僅讓選手在自然考驗中展現非凡實力,還向海內外展示了七星山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多元業態,如飛拉達天梯、戶外滑雪場、高山別墅酒店等,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賽事歷程 編輯本段
第一季賽事
2025年7月15日,中國張家界“七星山杯”極限荒野求生挑戰賽第一季在七星山高山營地盛大開幕。這場賽事吸引了眾多荒野求生愛好者的參與,他們在原始自然環境中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經過70天69夜的艱苦挑戰,9月22日,賽事落下帷幕。來自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的選手楊東東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出色的生存技能成功加冕冠軍,獨攬10萬元的冠軍獎勵,成為了這場賽事的傳奇人物。
第二季賽事
開賽盛況:2025年10月8日下午,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第二季在七星山景區露營基地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荒野求生愛好者齊聚一堂,他們懷揣著對荒野求生的熱愛和對挑戰的渴望,準備在這片原始土地上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
賽程推進:10月9日,半決賽激烈舉行,成績排名前10的選手成功晉級決賽。截至10月24日,仍有25人繼續在這片荒野中挑戰自我,他們的堅持和毅力令人欽佩。
內容規則 編輯本段
賽事內容
近百名荒野求生愛好者在原始自然環境中展開一場關于耐力、智慧與勇氣的極限較量。他們需要在七星山荒野挑戰40天,堅持時間最久者將榮膺冠軍。在這漫長的40天里,選手們將面臨各種未知的挑戰,包括惡劣的天氣、稀缺的資源、潛在的危險等,只有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卓越的生存技能,才能在這場挑戰中脫穎而出。
賽事規則
半決賽階段
選手可自主選擇組隊(上限2人/隊)或單挑。若在規定時間內未報備組隊情況,則視為單挑。
開賽后不可組建新團隊,每支隊伍僅能搭建一個庇護所。
若隊友退賽,剩余選手可繼續比賽,退賽者的其他物資可贈予隊友,但不可轉贈他人。這一規則既考驗了選手的個人能力,也體現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決賽階段
選手需從零開始適應新生存環境,禁止組隊、交流與互助(僅在遇到危險時可接受救助),全方位考驗選手獨立生存能力。這要求選手具備極強的自我管理和應變能力,能夠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獨自應對各種困難。
比賽全程,選手需在無外界補給的情況下,僅憑限定的基礎裝備,完成野外庇護所搭建、水源凈化、野外食材尋找等極高難度的挑戰任務。這些任務不僅考驗了選手的生存技能,還對他們的體力和耐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物資配備 編輯本段
半決賽物資
每人將獲得一把柴刀(女選手單挑或女女組隊可額外獲得鉆木取火工具一套)。柴刀是選手在荒野中生存的重要工具,可用于砍伐樹木、制作工具等。而鉆木取火工具則為女選手提供了更多的生存保障,使她們能夠在沒有火源的情況下自行生火。
決賽物資
工具類:選手將獲得生存刀、兵工鏟、鋸子各一把。這些工具功能各異,生存刀可用于切割、雕刻等;兵工鏟可用于挖掘、搭建等;鋸子則可用于鋸斷樹木等。它們為選手在荒野中的生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生活物資類:鹽200克,行軍鍋一個,旅行洗漱套裝一套。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行軍鍋可用于烹飪食物,旅行洗漱套裝則保證了選手的基本衛生需求。
種子類:速生白菜種子與蘿卜種子各4包(女選手增發鉆木取火工具一套)。種子可種植或食用,種植菜地需限定在庇護所周圍20米范圍內。這不僅為選手提供了額外的食物來源,還增加了他們在荒野中的生活樂趣。
衣物攜帶
半決賽:選手需自帶2條內褲、2雙襪、1雙鞋、1條外褲、1件長袖衛衣、1件外衣(長款羽絨服、軍大衣、長款棉衣、雨衣及特殊功能衣物禁止攜帶)。合理的衣物搭配能夠幫助選手適應不同的天氣條件,保證身體的舒適和溫暖。
決賽階段:衣物攜帶數量有所增加,在半決賽基礎上可增加1雙鞋、1條外褲、2件保暖內衣褲、1件長袖衛衣、1件外衣(禁用衣物類型與半決賽一致)。隨著比賽的推進,天氣可能更加惡劣,增加衣物數量能夠更好地保護選手免受寒冷和惡劣環境的侵害。
獎項設置 編輯本段
核心獎金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賽事設置了更加豐厚的獎金與多元獎項。
名次獎金:冠軍獨享20萬元現金獎勵,第二名可獲得獎金5萬元,第三名可獲得獎金2萬元。高額的獎金吸引了眾多頂尖選手的參與,也使得比賽的競爭更加激烈。
“10天生存任務獎”:以10天為一個生存任務周期(從接受挑戰當天計算,至第10天16點結束),選手完成周期任務后可選擇領獎退賽或繼續挑戰。具體獎勵標準為:堅持10天(含第10天)獎勵2000元,堅持20天(含第20天)獎勵6000元,堅持30天(含第30天)獎勵10000元,堅持40天(含第40天)獎勵14000元,之后每增加10天挑戰周期,獎勵增加5000元。這一獎項設置鼓勵選手堅持挑戰,同時也為那些在短期內表現出色的選手提供了獎勵機會。
決賽額外獎勵:進入決賽的10人,每個人追加額外獎勵2萬元。這進一步提高了決賽選手的積極性和競爭力。
獎金規則:若選手選擇繼續挑戰但未完成當期生存任務,此前累積的生存任務獎金將歸零;周期內因任何原因退賽,均視為挑戰失敗,無獎金發放。這一規則保證了比賽的公平性和嚴肅性。
粉絲互動獎項
賽事還設置多項粉絲互動獎項,增強賽事觀賞性與參與感。
“粉絲最認可取火獎”:將于決賽第15天通過直播間粉絲投票產生,票數最多者獲2000元獎金。這一獎項讓粉絲能夠參與到賽事中來,增加了他們與選手的互動和粘性。
其他粉絲獎項:還有“粉絲最認可水源過濾獎”“粉絲最認可庇護所獎”“粉絲最認可儀表獎”“粉絲最認可打野獎”“粉絲最喜歡選手獎”“粉絲最喜歡競技精神獎”“粉絲最想鼓勵選手獎”“奪冠呼聲最高獎”等10項獎項。這些獎項從不同角度對選手進行了評價和認可,豐富了賽事的獎項體系。
賽事動態 編輯本段
2025年11月,賽事總策劃老六聯合創始人龍武表示,張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戰賽第三屆獎金設定為50萬,參賽人數計劃100 - 120人左右。截至11月3日,已經有數萬人參與報名,這充分顯示了該賽事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高額的獎金和激烈的競爭吸引了眾多荒野求生愛好者的關注,他們紛紛報名參加,希望能夠在這場賽事中一展身手。
相關爭議 編輯本段
食物埋藏傳聞:2025年11月,湖南張家界七星山一場荒野求生挑戰賽還剩下16名男選手和1名女選手。在野外,食物短缺是對選手最大的考驗。有網友留言稱,聽說有選手提前得知參賽地點,提前把食物埋在地里。這一傳聞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人們對賽事的公平性產生了質疑。
賽事方回應:11月7日,賽事方工作人員稱,賽前比賽場地是嚴格保密的,只有最核心的幾個人知曉,賽事方也會實時監測。在荒野里吃飽的和吃不飽的完全是兩個感覺,一眼就能看出來。隨后,一位來自廣西的退賽選手介紹,自己堅持了25天比賽,過程中沒有發現誰有提前藏食物的情況。另一位來自河南的退賽選手也表示,選手進入哪片比賽場地是需要臨時抽簽的,場地事前不知道,比賽不可能有人提前埋食物。賽事方的回應和退賽選手的證詞有力地駁斥了傳聞,維護了賽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獎金加碼:同日,賽事方工作人員田先生表示,“七星山景區董事長看選手們都太不容易了,又加碼了20萬獎金,進入決賽的10人,每個人額外獎勵2萬元。”這一舉措體現了賽事方對選手的關懷和支持,也進一步提高了比賽的吸引力。
退賽選手回應:11月10日,荒野求生退賽選手李成勇回應“內幕”,稱就是想來玩一玩,其余的都不在乎。他的回應展現了選手對賽事的積極態度和對爭議的豁達心態。
網友追加獎金:同月,廣州網友羅先生趕往賽事現場為張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戰賽追加7萬元獎金,用于獎勵決賽第二名和第三名。羅先生表示,大家都去爭第一名的話,對第二名和第三名不太友好,希望貴州老鄉拿到這筆獎金。這一善舉體現了網友對賽事的關注和支持,也為比賽增添了一份溫暖和感動。
意義影響 編輯本段
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的成功舉辦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影響。
選手層面:讓中國選手在大自然的考驗中展現了非凡的實力,鍛煉了他們的耐力、智慧和勇氣,提高了他們的生存技能和應變能力。許多選手通過參與賽事,實現了自我突破和成長,成為了荒野求生領域的佼佼者。
景區層面:通過媒體的報道和直播向海內外展示了七星山獨特的旅游資源、豐富的業態,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社會層面:激發了公眾對荒野求生的興趣和熱情,傳播了生存技能和環保理念,提高了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環保意識。同時,賽事所體現的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精神也激勵著更多人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追求卓越。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2025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下一篇 第二十屆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