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花漾湯岙·音樂稻香季暨第七屆象山開鐮儀式
2025花漾湯岙·音樂稻香季活動與第七屆象山開鐮儀式,將于2025年10月18日在浙江寧波市象山縣涂茨鎮的湯岙村盛大開啟。此次活動的主場地被巧妙地布置在廣袤的千畝稻田之內。活動整體以“一序、二分、N體驗”的創新框架展開,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現代化的休閑體驗項目,其中包括在稻田中進行的瑜伽活動、別開生面的稻田音樂會以及充滿雅趣的稻田茶會等。活動現場,樂隊奏唱、戲曲表演等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輪番上演,同時還設置了搗年糕、打谷等極具農耕特色的體驗項目,讓參與者能夠全方位感受鄉村的魅力與樂趣。
活動期間,有網友拍攝了現場視頻。視頻中顯示,有演示人員在稻田里搭建的舞臺上表演瑜伽,舞臺周邊是掛滿稻穗的稻谷。這一場景引發了部分網友的質疑,他們擔憂是否存在踩踏稻谷、造成糧食浪費的情況。針對這一質疑,2025年10月19日,當地政府及時作出了回應。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 ?類別 | 詳情 |
|---|---|
| 活動名稱 | 2025花漾湯岙·音樂稻香季暨第七屆象山開鐮儀式 |
| 活動時間 | 2025年10月18日(部分活動延續至后續相關時段) |
| 活動地點 | 浙江寧波市象山縣涂茨鎮湯岙村 |
| 主辦單位 | 象山縣相關政府部門、涂茨鎮政府等(推測,原文未明確提及) |
| 活動主題 | 以“一序、二分、N體驗”為框架,融合音樂、休閑與農耕文化 |
| 活動性質 | 農旅結合的大型文化活動 |
活動背景 編輯本段
開鐮儀式的文化淵源
“開鐮”作為秋收前的重要儀式,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在農耕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勞作起始信號,更蘊含著祭拜、祈福等豐富內涵。這一儀式體現了典型的農耕文明信仰,其中自然崇拜的色彩尤為濃烈,反映出古代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恩之情。同時,它也是農業社群集體生活的一種體現,通過共同的儀式活動,增強了社群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湯岙村的農旅發展之路
湯岙村近年來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以“花漾湯岙”為獨特的文化IP,走出了一條農文體旅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路。在春季,村莊舉辦油菜花賞春活動,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感受春天的氣息;而到了秋季,則舉行盛大的開鐮儀式,在稻谷收獲的時節,將農耕文化與旅游、體育、文藝等元素有機結合,激發鄉村活力,推動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舉辦歷程 編輯本段
自首屆象山開鐮儀式成功舉辦以來,該活動逐漸成為湯岙村乃至象山縣的一張文化名片。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和不斷升級,活動規模和影響力逐年擴大。2025年10月18日,2025花漾湯岙·音樂稻香季暨第七屆象山開鐮儀式在湯岙村盛大舉行,再次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媒體關注,成為當地文化旅游領域的一大盛事。
活動內容 編輯本段
主會場布置與框架設計
本次活動的主會場精心設置在千畝廣袤的稻田之中,金黃的稻穗在微風中搖曳生姿,為活動營造出濃郁的田園氛圍。活動以“一序、二分、N體驗”為獨特框架,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現代化休閑項目體驗
為了滿足現代游客對休閑娛樂的多樣化需求,活動新增了一系列現代化休閑項目。稻田瑜伽成為一大亮點,在稻田中搭建的舞臺上,專業的瑜伽教練帶領游客們舒展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與瑜伽的寧靜融合;稻田音樂會則邀請了知名樂隊和音樂人,在稻田的懷抱中奏響美妙的旋律,讓游客們沉浸在音樂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中;稻田茶會則為游客們提供了一個品茶聊天、交流感悟的優雅場所,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味著香茗,欣賞著稻田美景,享受著悠閑的時光。
文藝節目精彩紛呈
活動現場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包括樂隊奏唱、戲曲表演等。樂隊奏唱以激情四溢的音樂點燃了現場的氣氛,游客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擺身體,盡情釋放自己的熱情;戲曲表演則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和優美的唱腔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游客們圍坐在稻田間,一邊欣賞著精彩的演出,一邊品嘗著農家特產,感受著鄉村生活的質樸與美好。
農耕體驗項目樂趣多
為了讓游客們更深入地了解農耕文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多個農耕體驗項目。搗年糕是傳統的農耕美食制作體驗,游客們可以親手參與年糕的制作過程,感受傳統美食的魅力;打谷則是體驗稻谷收獲的重要環節,游客們拿起農具,在稻田中揮灑汗水,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此外,還舉辦了“運糧大賽”互動比賽,游客們分成小組,比賽運送稻谷,現場氣氛熱烈非凡,充滿了歡聲笑語。
相關事件 編輯本段
網友質疑與政府回應
在活動現場,有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演示人員在稻田中的舞臺表演瑜伽,且舞臺周邊有掛穗稻谷。這一場景引發了部分網友的質疑,他們擔心是否存在踩踏稻谷、浪費糧食的情況。2025年10月19日,當地政府迅速就相關質疑作出回應。涂茨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開鐮儀式是當地一項重要的農旅結合活動,在稻谷收獲時節舉辦。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活動表演需要占用的區域及前往該區域的通道處的稻谷均已提前收割。而且,儀式結束后整片稻田也都會按照計劃進行收割,不存在浪費糧食的情況。工作人員還強調:“每一粒稻谷都是農戶辛苦種出來的,要是存在踩踏浪費糧食的情況,農戶第一個不同意。”此外,舉辦該活動對種植戶而言也是一種增收項目,糧食銷量更好,還有旅游收入,不管是農戶還是活動方都不會允許浪費糧食的情況出現。
價值意義 編輯本段
文化傳承與創新
開鐮儀式作為傳統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本次活動的舉辦得到了生動的延續和傳承。它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到了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活動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將現代元素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推出了稻田瑜伽、稻田音樂會等新穎的活動形式,為傳統農耕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
通過文旅深度融合,本次活動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搭建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一方面,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體驗,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活動還促進了農業與文化、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此外,活動還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平臺,激發了村民的創業熱情和創新精神,為推進共同富裕注入了強大的文化動力。
相關評價 編輯本段
封面新聞評價
稻田開鐮儀式表演瑜伽,并非個例。這一現象一方面呈現出文旅驅動文化再創造的勃勃生機。在當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通過創新的活動形式吸引游客。稻田瑜伽這種新穎的組合,正是文旅創新的一種嘗試,它打破了傳統文化的呈現方式,為游客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展現了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無限可能性。
然而,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商業性“文化再生產”的創意貧瘠。文旅開發中,簡單的文化嫁接雖然很會整活,也往往能迅速出圈,吸引眼球。可是,這終究是“空對空”的,是脫離具體生產生活場景的虛架。此類創意很容易想到、也很容易復刻,缺乏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深度,很難真正打動人心,更不用說留存了。稻田里表演瑜伽,雖然可以寬容點看待,但被討論過、被熱議過后,注定迅速煙消云散,如同快消品一般,難以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缺乏文化底蘊和內涵的創意,對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并沒有太大的積極意義,反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文化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因此,在文旅開發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創新,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旅游產品。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大會 下一篇 第十七屆瀏陽花炮文化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