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
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英文名:BANK OF CHINA BEIJING MARATHON)作為中國田徑領域極具影響力的賽事,于2025年11月2日在北京盛大舉行。它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的盛會,更是展示北京城市風貌、推動全民健身、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
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以“人民的馬拉松”為核心定位,同時以“我們的北馬”為主題。這一主題和定位彰顯了賽事貼近大眾、服務人民的宗旨,強調了賽事與廣大跑者的緊密聯系,旨在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感受到馬拉松運動的魅力和歸屬感。
該賽事由中國田徑協會、北京市體育局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和國際交流中心、北京市田徑運動協會、中奧體育產業有限公司承辦。北京馬拉松始于1981年,是中國國內歷史悠久的馬拉松賽事之一,2025年舉辦的是第43屆。其經典路線從天安門廣場到鳥巢,被眾多跑友譽為“國馬”,承載著無數跑者的夢想與回憶。
賽事籌備 編輯本段
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和賽事參與需求,響應全民健身國家戰略,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組委會將參賽規模從30000人擴大至32000人。這一舉措降低了賽事參與門檻,讓更多跑步愛好者有機會站上北馬的賽道,推動了群眾體育的發展,體現了北馬作為大型體育賽事的社會責任。
組委會對賽道進行了系統性優化,主要涵蓋以下四個方面:
道路拓寬緩解擁堵:新增北四環輔路路段,把原18公里至24公里處道路拓寬。這一改變有效緩解了該路段在比賽過程中的擁堵問題,為選手們提供了更加順暢的奔跑環境。
穿越場館彰顯特色:設置穿越國家速滑館的內部道路,突出了北京“雙奧之城”的獨特魅力。選手們在奔跑過程中能夠近距離感受奧運場館的宏偉與壯觀,增添了賽事的獨特性和吸引力。
引入路段豐富景觀:引入奧林東路路段,使跑者能夠欣賞奧森公園外圍景觀。沿途的自然風光和城市景觀相互交融,豐富了選手的視覺體驗,讓他們在奔跑中感受到北京的城市之美。
減少折返提升流暢:把后半程折返點由三個減為一個,徹底改變了以往“曲別針”式終點布局。這一優化顯著提升了奔跑流暢度,為選手創造了更有利于發揮水平的競賽環境,有助于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新路線全程42.195公里,有機串聯了“冰絲帶”、鳥巢等雙奧標志性場館,成為融合城市風貌與體育精神的文化沉浸之旅。具體比賽路線為:由天安門廣場起點出發,經天安門廣場東側路、東(西)長安街、復興門外大街、復興路、新興橋、西三環中路輔路、花園橋、玲瓏路、藍黛廠南路、藍靛廠北路、北四環西路輔路、北四環中路輔路、志新橋、志新東路、志新路、學院路、學清路、石板房南路、科薈路、林萃路、北五環輔路、奧林西路、速滑館北路、速滑館內部路、速滑館南路、奧林西路、科薈路、奧林西路、北五環輔路、奧林東路、科薈南路、北中軸景觀大道、大屯北路、湖景東路、大屯路、北中軸景觀大道至比賽終點,比賽時間約6小時。
志愿者團隊壯大:本屆賽事擴大志愿者團隊規模,并定向引入專業志愿服務隊伍“首都文明引導員”300余名,計劃招募并培訓志愿者6870人,較往年有明顯增加。志愿者們分布在賽事的各個環節,為選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持。
特色崗位增設:本次志愿者服務體系建設聚焦專業化與精細化,不僅補充常規崗位,還特別增設多語種服務、雨衣回收等特色職能崗位。多語種服務為海外選手提供了便利,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賽事;雨衣回收崗位則體現了賽事的環保理念,有助于減少賽事對環境的影響。
網站升級便捷報名:為便于海外選手報名,北馬全面升級國際版官方網站,為海外選手提供更清晰便捷的報名通道。這一舉措體現了賽事的國際化視野,吸引了更多國際跑者參與。
贊助支持廣泛推廣:中國銀行作為冠名贊助商,依托其遍布64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網絡,向國際跑者提供多語言賽事信息服務,并廣泛開展賽事推廣與來華參賽支持。通過與國際跑者的互動和交流,提升了北京馬拉松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國際合作備忘錄簽署: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已與羅馬馬拉松、布拉格馬拉松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不僅為中國跑者開辟了更多國際化交流的平臺,讓他們能夠與世界各地的優秀跑者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更讓北京馬拉松成為“在家門口觸摸世界馬拉松脈搏”的窗口,促進了中國馬拉松運動與國際的接軌。
主題展覽致敬歷史:2025年適逢中國馬拉松45周年,北馬以此為契機,在本屆博覽會中首次推出主題紀念展覽。展覽系統展示了中國馬拉松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與文化積淀,通過珍貴的圖片、實物和資料,致敬一代代體育人的拼搏與奉獻,讓觀眾深入了解中國馬拉松的發展脈絡和輝煌成就。
跨界合作創新融合:同時,2025北馬首次與天壇聯名,展開跨界合作。這一合作真正實現了體育精神與古都文明的創新融合,將馬拉松運動的活力與天壇的歷史文化底蘊相結合,為賽事增添了獨特的文化魅力。
賽事報名 編輯本段
報名時間與方式
2025年9月10日上午10時,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賽事報名通道正式開啟,報名截止時間為9月15日下午18時。比賽定于2025年11月2日7時30分鳴槍起跑。選手們可以通過官方指定的報名渠道進行報名,及時關注賽事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獲取最新的報名信息和動態。
參賽年齡與健康要求
報名者年齡要求在比賽當年年滿20周歲(2005年12月31日前出生,含當日)。在領取參賽物品前,必須提交由本人簽字的《參賽承諾書》。運動員65周歲及以上(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含當日)的,應加強自我健康狀況評估,同時須提交由本人及家庭成員共同簽署的《參賽承諾書》。這些要求旨在確保選手的身體狀況能夠適應馬拉松比賽的強度,保障選手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成績要求與直通名額
在運動員成績上,要求在2023年1月1日(含)至2025年9月9日(含)期間,馬拉松完賽有效成績在6小時內或半程馬拉松完賽有效成績在3小時內(線上馬拉松成績無效)。此外,根據直通名額機制,符合2024年北京馬拉松直通成績標準(如九星成績標準)的選手可直接獲得2025年參賽資格。這一機制為優秀選手提供了便利,激勵更多選手不斷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
賽事保障 編輯本段
文明引導貫穿全程
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作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示范項目,文明引導融入賽前、賽中、賽后全流程。從文明意識培育、現場行為引導到賽事服務優化,多維度踐行文明理念。賽前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提高選手和觀眾的文明意識;賽中安排志愿者進行現場行為引導,確保賽事秩序井然;賽后對賽事服務進行優化和總結,不斷提升文明辦賽水平。
交通管制確保安全
2025年10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宣布,為保障比賽順利進行及比賽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有關規定,于11月1日22時開始至比賽結束,對比賽沿線相關道路分時分段采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除持有2025北京馬拉松比賽專用證件的車輛和人員外,禁止其他車輛、行人通行。這一措施旨在減少交通干擾,確保選手們能夠在安全、暢通的環境中進行比賽。
賽事意義 編輯本段
賽事成績亮點紛呈
在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比賽中,選手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埃塞俄比亞選手雷米·貝爾哈努·哈耶爾以2小時08分10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冠軍,德薩雷恩·吉爾馬·德貝爾以2小時09分27秒的成績獲得亞軍,韓日龍以2小時09分47秒的成績獲得季軍。國內男子組方面,李大林以2小時11分26秒的成績獲得冠軍,楊春龍以2小時12分06秒的成績獲得亞軍,楊章興以2小時12分36秒的成績獲得季軍。女子組方面,埃塞俄比亞選手安奇納盧·德西·根納赫以2小時26分08秒的成績獲得冠軍,瑪麗昂·杰普孔加·基博爾以2小時26分15秒的成績獲得亞軍,庫夫圖·塔希爾·達迪索以2小時27分21秒的成績獲得季軍。國內女子組方面,黃雪梅以2小時31分28秒的成績獲得冠軍,周霞以2小時33分22秒的成績獲得亞軍,丁常琴以2小時33分27秒的成績獲得季軍。
“破三”紀錄創造歷史
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大眾選手中超4700人跑進3小時大關,創造了中國國內馬拉松“破三”新紀錄,位居全球馬拉松“破三”人數第二位。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體現了中國馬拉松選手整體水平的提升,也反映了中國馬拉松運動在普及和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2025中國銀行北京馬拉松的成功舉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它推動了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促進了國際體育交流與合作,提升了中國馬拉松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展示了北京的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為北京的城市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傳承和弘揚了體育精神,激勵著更多人追求卓越、挑戰自我。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2025武漢城市足球超級聯賽 下一篇 智界新S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