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The 38th China Golden Rooster Awards),作為中國電影界極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專業獎項,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它不僅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中國電影藝術成就的集中檢閱,更是推動中國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力量,承載著無數電影人的夢想與期望。
2025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福建省廈門市盛大舉辦。廈門這座充滿文藝氣息與浪漫風情的海濱城市,再次成為全球電影人矚目的焦點,為電影藝術的交流與碰撞提供了絕佳的舞臺。
獎項背景 編輯本段
獎項起源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經中宣部批準,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文藝評獎電影專業獎項。金雞獎評獎創始于中國農歷雞年(1981年),故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當時,中國電影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為了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繁榮興盛而奮發努力,金雞獎應運而生。以金雞啼曉為象征,寓意著中國電影在新時代的曙光中振翅高飛,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專家評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評委會由中國最具權威的各類電影專家組成,他們具有豐富的電影創作、研究經驗與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因此,金雞獎又被稱為“專家獎”,重點考察電影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在評選過程中,評委們以嚴謹的態度、專業的標準,對每一部參評影片進行細致的評審,確保評選結果的公正性與權威性。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最具學術性、專業性、權威性的電影獎項,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樹立了標桿,引領著中國電影藝術不斷向前發展。
前期籌備 編輯本段
參評通知發布:2025年6月6日,中國電影家協會正式發布《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參評通知》,標志著評選工作正式拉開帷幕。通知明確指出,評選范圍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取得國家電影局核發的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同時,宣布即日起至7月7日,各電影制片機構可報送參評本屆金雞獎。這一嚴謹的時間范圍設定,確保了評選的時效性與公正性,讓每一部符合條件的優秀影片都有機會參與角逐。
發布會亮點:2025年9月26日,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發布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上,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主視覺海報及提名名單正式公布,瞬間引發了媒體與影迷的廣泛關注。此外,發布會還官宣了金雞廈門推介人陳飛宇、宋茜,他們的加入為電影節增添了更多青春活力與時尚元素。
獎項設置 編輯本段
影片獎
最佳故事片:作為金雞獎的核心獎項之一,旨在表彰在故事敘述、藝術表現等方面達到較高水準的故事片。本屆提名影片《小小的我》《長安的荔枝》《唐探1900》等,各具特色,展現了不同類型故事的魅力與深度。
評委會特別獎:該獎項授予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表現或獨特價值的影片,是對影片綜合實力的認可與鼓勵。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聚焦制作成本低于1000萬人民幣的故事片,鼓勵電影人在有限的資源下發揮創意,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提名影片《小白船》《烏龍鎮》等,以小成本展現大情懷,體現了電影藝術的無限可能。
最佳兒童片:以少年兒童為主角,或專為十六歲以下未成年人拍攝的故事片。此類影片注重對兒童心靈的呵護與引導,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提名影片《不丟人》《月光里的男孩》等,充滿童真童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最佳紀錄/科教片:記錄真實事件、展現科學知識的影片,具有教育意義與歷史價值。提名影片《上學路上之山海無阻》《鄉歸》等,通過真實的鏡頭語言,讓觀眾了解不同領域的故事與知識。
最佳美術片:涵蓋動畫、木偶、剪紙等多種形式的美術片,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想象力吸引觀眾。提名影片《時間之子》《哪吒之魔童鬧海》等,憑借精美的畫面與精彩的劇情,贏得了觀眾的廣泛贊譽。
最佳戲曲片:將傳統戲曲藝術與電影技術相結合的影片,傳承與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名影片《大風歌》(錫劇)、《雙蝶扇》(閩劇)等,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感受到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最佳外語片:以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經國家電影局審查通過并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首映不超過兩年,首次引進的外國影片為限。該獎項的設立,促進了中外電影文化的交流與互鑒。提名影片《F1:狂飆飛車》(美國)、《此心安處》(美國)等,為觀眾帶來了不同國家的文化風情。
單項獎
最佳編劇:表彰在劇本創作方面具有卓越才華的編劇,他們用文字編織出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提名編劇陳茂賢、鄭緯機(《破·地獄》)、陳凱歌、張珂(《志愿軍:存亡之戰》)等,憑借獨特的創意與深刻的內涵,為影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佳導演:對導演在影片整體把控、藝術風格塑造等方面的能力給予肯定。提名導演大鵬(《長安的荔枝》)、陳茂賢(《破·地獄》)等,以其獨特的導演風格與精湛的技藝,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場視覺盛宴。
最佳男主角/女主角:評選在影片中塑造出鮮明人物形象、演技精湛的男女演員。提名演員易烊千璽(《小小的我》)、朱一龍(《志愿軍:存亡之戰》)、宋佳(《好東西》)、衛詩雅(《破·地獄》)等,用出色的表演詮釋了角色的靈魂,贏得了觀眾的認可與喜愛。
最佳男配角/女配角:表彰在影片中起到重要輔助作用、表現出色的配角演員。提名演員周政杰(《老槍》)、趙又廷(《好東西》)、宋曉英(《我和我母親的疼痛》)、鐘楚曦(《好東西》)等,雖然戲份相對較少,但他們的精彩表演同樣為影片增色不少。
最佳攝影:對影片的攝影畫面、光影運用等方面進行評價。提名攝影王博學(《長安的荔枝》)、趙非(《志愿軍:存亡之戰》)等,用鏡頭捕捉到了一個個精彩的瞬間,為影片營造出了獨特的氛圍。
最佳美術:關注影片的美術設計、場景布置等方面。提名美術王競(《長安的荔枝》)、陸葦(《志愿軍:存亡之戰》)等,通過精心的設計,為影片打造出了逼真的場景與獨特的視覺風格。
最佳音樂:評選為影片創作出優秀音樂的作曲家。提名音樂呂亮(《只此青綠》)、陳光榮、黎鳴朗(《水餃皇后》)等,用美妙的旋律為影片增添了情感色彩與藝術感染力。
最佳錄音:對影片的聲音錄制、音效處理等方面進行評價。提名錄音王丹戎(《志愿軍:存亡之戰》)、李丹楓、司中林(《小小的我》)等,通過精湛的技術,為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聽覺體驗。
最佳剪輯:表彰在影片剪輯方面具有出色能力的剪輯師,他們通過巧妙的剪輯手法,使影片的節奏更加緊湊、情節更加流暢。提名剪輯湯宏甲(《唐探1900》)、李點石(《志愿軍:存亡之戰》)等,用剪刀下的藝術為影片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最佳導演處女作:鼓勵首次獨立執導影片并獲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導演。提名導演達杰丁增(《月光里的男孩》)、李季(《大場面》)等,他們的處女作展現出了獨特的才華與潛力,為中國電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評選規則 編輯本段
評選細則
申報要求:各申報機構和審核單位需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嚴格篩選、擇優申報。參評影片獎的影片,須認真填寫影片參評申報表中所列各項,出品單位名稱及其排序、數量應與公映許可證一致。所有獎項的報名,須以影片前后演職人員表為依據。
表演類單項獎:參評表演類單項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者,所飾角色的臺詞須為本人原聲或本人配音。每部影片每個表演類單項獎報名人數不超過5人,以確保評選的公平性與專業性。
中小成本故事片:參評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制作成本低于1000萬人民幣的故事片),必須在影片參評申報表如實填寫影片制作成本,以便評委全面了解影片的創作背景與條件。
導演與導演處女作:最佳導演與最佳導演處女作只能選擇一項進行申報。導演處女作應為該導演獨立執導的第一部獲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影片,明確了評選的標準與范圍。
影片獎報名:同一影片在影片獎(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兒童片、最佳紀錄/科教片、最佳美術片、最佳戲曲片、最佳外語片)的報名中,僅能選擇一項,不得多選報名,避免影片在不同獎項中重復競爭。
單項獎國籍要求:單項獎參評人須為中國國籍,如該項目為多人聯合署名,其中有外籍合作者,此單項不可報名,體現了評選的本土化原則。
重復報名限制:曾經報名金雞獎的影片,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不同版本重復報名。已公映但未參與過往屆次評選的影片,不得通過修復版本、改進版本或其他修訂形式申報參評,確保評選的公正性與嚴肅性。
評選依據:影片DCP為最終評選依據,該DCP須經由專業制作公司制作,其規格和質量須符合商業影院放映標準。DCP須為原文發音、狀況良好。若無法制作DCP視為放棄報名,保證了評選的專業性與觀賞性。
報名方式與費用:金雞獎報名采取郵寄的方式,影片DCP制作費、報名資料運費、保險費等費用,皆須由報名者自行負擔。除影片DCP外,其他資料恕不寄還,請自行保留母源或備份。同時,中國電影金雞獎不收取任何參評費用,體現了評選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申報單位要求:影片參評申報單位需為聯合出品方之一,由任一聯合出品方代表提交申報材料并加蓋公章即可。申報單位須與其他聯合出品方就參評事宜預先協商一致,確保申報主體唯一性,避免多方重復申報,維護了評選的秩序與規范。
社會責任:所有入圍及獲獎作品將通過常態化展演展示機制深入基層一線展映交流,參評者須切實履行文藝惠民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深入生活創作實踐活動、基層志愿服務及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強化文藝成果普惠共享,充分發揮優秀作品服務大眾、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積極作用,體現了電影藝術的社會價值與使命。
參評標準
影片范圍: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評選范圍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取得國家電影局核發的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含港澳臺制片機構出品的影片和由內地(大陸)制片機構與港澳臺制片機構、外國制片機構合作拍攝的影片。符合上述條件,中國國籍(含港澳臺)演職人員參加單項獎的評選,拓寬了評選的視野與范圍。
最佳外語片標準:最佳外語片以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經國家電影局審查通過并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首映不超過兩年,首次引進的外國影片為限,且只參加最佳外語片獎評選,不參加單項獎評選,明確了最佳外語片的評選標準與范圍。
提名名單 編輯本段
影片獎提名
最佳故事片:《小小的我》《長安的荔枝》《好東西》《志愿軍:存亡之戰》《唐探1900》《破·地獄》,這些影片在故事內容、藝術表現、制作水平等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準,代表了當前中國故事片創作的較高水平。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小白船》《烏龍鎮》《但愿人長久》《我和我母親的疼痛》《怒江》,這些影片以小成本展現了大情懷,在有限的資源下發揮了創意,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最佳兒童片:《不丟人》《月光里的男孩》《閃耀少年之空中接力》《再見螢火蟲》《青銅葵花》,充滿童真童趣,適合少年兒童觀看,對孩子們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最佳外語片:《F1:狂飆飛車》(美國)、《此心安處》(美國)、《還有明天》(意大利)、《我仍在此》(巴西、法國)、《姥姥的外孫》(泰國),這些影片來自不同國家,展現了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與電影風格,促進了中外電影文化的交流與互鑒。
最佳戲曲片:《大風歌》(錫劇)、《雙蝶扇》(閩劇)、《布衣于成龍》(晉劇)、《重渡溝》(豫劇)、《鎖麟囊》(京劇)、《滿江紅》(京劇),將傳統戲曲藝術與電影技術相結合,傳承與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最佳紀錄/科教片:《上學路上之山海無阻》(紀錄片)、《鄉歸》(紀錄片)、《她是紅線女》(紀錄片)、《您的聲音》(紀錄片)、《熊貓奇遇記》(紀錄片),記錄真實事件、展現科學知識,具有教育意義與歷史價值。
最佳美術片:《時間之子》《哪吒之魔童鬧海》《聊齋:蘭若寺》《雄獅少年2》《熊出沒·重啟未來》《燃比娃》,以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想象力吸引觀眾,展現了中國美術片的創新與發展。
單項獎提名
最佳編劇:陳茂賢、鄭緯機《破·地獄》(原創),陳凱歌、張珂《志愿軍:存亡之戰》(原創),邵藝輝《好東西》(原創),林見捷《家庭簡史》(原創),游曉穎《小小的我》(原創),他們用文字編織出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為影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佳導演:大鵬《長安的荔枝》,陳茂賢《破·地獄》,陳思誠、戴墨《唐探1900》,邵藝輝《好東西》,顧長衛《刺猬》,這些導演以其獨特的導演風格與精湛的技藝,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場視覺盛宴。
最佳導演處女作:達杰丁增《月光里的男孩》,李季《大場面》,秦天《但愿人長久》,高朋《老槍》,黃婷婷《幸運閣》,他們的處女作展現出了獨特的才華與潛力,為中國電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佳男主角:大鵬《長安的荔枝》,朱一龍《志愿軍:存亡之戰》,劉昊然《解密》,易烊千璽《小小的我》,黃曉明《陽光俱樂部》,他們用出色的表演詮釋了角色的靈魂,贏得了觀眾的認可與喜愛。
最佳女主角:衛詩雅《破·地獄》,宋佳《好東西》,詠梅《出走的決心》,段奧娟《歲歲平安》,徐海鵬《但愿人長久》,她們以細膩的表演展現了女性的魅力與力量。
最佳男配角:周政杰《老槍》,趙又廷《好東西》,祖峰《家庭簡史》,袁富華《水餃皇后》,耿樂《刺猬》,他們在影片中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為影片增色不少。
最佳女配角:宋曉英《我和我母親的疼痛》,鐘楚曦《好東西》,黃子琪《小白船》,蔣勤勤《小小的我》,惠英紅《水餃皇后》,她們的精彩表演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最佳攝影:王博學《長安的荔枝》,張興《潮》,趙非《志愿軍:存亡之戰》,曹郁《解密》,鮑德熹、蔡文龍、周志輝、葉振《蛟龍行動》,他們用鏡頭捕捉到了一個個精彩的瞬間,為影片營造出了獨特的氛圍。
最佳錄音:王丹戎《志愿軍:存亡之戰》,李丹楓、司中林《小小的我》,張金巖、龍筱竹《好東西》,郝鋼《刺猬》,富康《老槍》,通過精湛的技術,為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聽覺體驗。
最佳美術:王競《長安的荔枝》,劉山《只此青綠》,陸葦《志愿軍:存亡之戰》,卓文耀、周德夫《蛟龍行動》,韓忠、馬曉飛《解密》,他們通過精心的設計,為影片打造出了逼真的場景與獨特的視覺風格。
最佳音樂:呂亮《只此青綠》,李赫《不說話的愛》,陳光榮、黎鳴朗《水餃皇后》,高小陽《老槍》,翟錦彥《長安的荔枝》,用美妙的旋律為影片增添了情感色彩與藝術感染力。
最佳剪輯:湯宏甲《唐探1900》,李點石《志愿軍:存亡之戰》,張叔平、彭正熙《破·地獄》,周新霞《我和我母親的疼痛》,廖慶松《青銅葵花》,用剪刀下的藝術為影片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獎項文化 編輯本段
主視覺海報
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主視覺海報創作理念根植于金雞獎“金雞啼曉,唱響中國電影光明未來”的精神內涵。海報中塑造出昂揚挺拔的金雞形象,金雞昂首挺胸,目光堅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國電影的崛起與自信。金雞的羽毛細膩而富有質感,色彩鮮艷奪目,象征著中國電影的蓬勃生機與無限活力。整個海報設計簡潔大氣,富有藝術感染力,既體現了金雞獎的傳統與莊重,又展現了中國電影的創新與時尚。
電影節海報
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海報以“光的羽毛”為核心,將光束凝為金雞羽翼。光,象征著希望、夢想與未來,而金雞羽翼則代表著中國電影的生命力與藝術超越。海報中,光束如靈動的音符般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對輕盈而有力的羽翼,仿佛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羽翼的線條流暢而優美,富有動感,彰顯了電影節的藝術追求與創新精神。整個海報設計富有想象力與視覺沖擊力,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讓人對中國電影的未來充滿期待。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2025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 下一篇 日掛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