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詞條   

服務器

服務器(serer)指在網絡環境中或在具有客戶-服務器結構(參見客戶-服務器計算)的分布式管理環境中,為客戶的請求提供服務的節點計算機,或指在該計算機上運行的,用于管理資源并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計算機軟件。
服務器的構成包括處理器、硬盤、內存、系統總線等,和通用的計算機架構類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務,因此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較高。在網絡環境下,根據服務器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分為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程序服務器、WEB服務器等。
服務器服務器
目錄

服務器分類 編輯本段

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服務器主要分為兩類:
x86服務器
非x86服務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服務器,它們是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并行指令代碼)處理器,并且主要采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服務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處理器,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EPIC處理器主要是Intel研發的安騰處理器等。這種服務器價格昂貴,體系封閉,但是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中。
服務器服務器
x86服務器
x86服務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服務器,即通常所講的PC服務器,它是基于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服務器。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較差、安全性不算太高,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按應用層次劃分
按應用層次劃分通常也稱為“按服務器檔次劃分”或“按網絡規模”分,是服務器最為普遍的一種劃分方法,它主要根據服務器在網絡中應用的層次(或服務器的檔次來)來劃分的。要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服務器檔次并不是按服務器CPU主頻高低來劃分,而是依據整個服務器的綜合性能,特別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務器專用技術來衡量的。按這種劃分方法,服務器可分為:入門級服務器工作組級服務器部門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
1、入門級服務器
這類服務器是最基礎的一類服務器,也是最低檔的服務器。隨著PC技術的日益提高,許多入門級服務器與PC機的配置差不多,所以也有部分人認為入門級服務器與“PC服務器”等同。這類服務器所包含的服務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備以下幾方面特性:
1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盤、電源、風扇等,但不是必須的;
2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盤,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3部分部件支持熱插拔,如硬盤和內存等,這些也不是必須的;
4通常只有一個CPU,但不是絕對;
5內存容量最大支持16GB。
這類服務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可以充分滿足辦公室型的中小型網絡用戶的文件共享、數據處理、Internet接入及簡單數據庫應用的需求。這種服務器與一般的PC機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臺高性能的品牌PC機作為服務器,所以這種服務器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價格上都與一臺高性能PC品牌機相差無幾。
入門級服務器所連的終端比較有限(通常為20臺左右),況且在穩定性、可擴展性以及容錯冗余性能較差,僅適用于沒有大型數據庫數據交換、日常工作網絡流量不大,無需長期不間斷開機的小型企業。不過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目前有的比較大型的服務器開發、生產廠商在后面我們要講的企業級服務器中也劃分出幾個檔次,其中最低檔的一個企業級服務器檔次就是稱之為"入門級企業級服務器",這里所講的入門級并不是與我們上面所講的"入門級"具有相同的含義,不過這種劃分的還是比較少。還有一點就是,這種服務器一般采用Intel的專用服務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構(俗稱"IA結構")的,當然這并不是一種硬性的標準規定,而是由于服務器的應用層次需要和價位的限制。
2、工作組服務器
工作組服務器是一個比入門級高一個層次的服務器,但仍屬于低檔服務器之類。從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連接一個工作組(50臺左右)那么多用戶,網絡規模較小,服務器的穩定性也不像下面我們要講的企業級服務器那樣高的應用環境,當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應要低一些。工作組服務器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主要特點:
1.通常僅支持單或雙CPU結構的應用服務器(但也不是絕對的,特別是SUN的工作組服務器就有能支持多達4個處理器的工作組服務器,當然這類型的服務器價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服務器服務器
2.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內存和增強服務器管理功能的SM總線。
3.功能較全面、可管理性強,且易于維護。
4.采用Intel服務器CPU和Windows/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操作系統的。
5.可以滿足中小型網絡用戶的數據處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簡單數據庫應用的需求。
工作組服務器較入門級服務器來說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但容錯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滿足大型數據庫系統的應用,但價格也比前者貴許多,一般相當于2~3臺高性能的PC品牌機總價。
3、部門級服務器
這類服務器是屬于中檔服務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雙CPU以上的對稱處理器結構,具備比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盤陣列、存儲托架等。部門級服務器的最大特點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組服務器全部服務器特點外,還集成了大量的監測及管理電路,具有全面的服務器管理能力,可監測如溫度、電壓、風扇、機箱等狀態參數,結合標準服務器管理軟件,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服務器的工作狀況。同時,大多數部門級服務器具有優良的系統擴展性,能夠滿足用戶在業務量迅速增大時能夠及時在線升級系統,充分保護了用戶的投資。它是企業網絡中分散的各基層數據采集單位與最高層的數據中心保持順利連通的必要環節,一般為中型企業的首選,也可用于金融、郵電等行業。
部門級服務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開發的CPU芯片,這類芯片一般是RISC結構,所采用的操作系統一般是UNIX系列操作系統,LINUX也在部門級服務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部門級服務器可連接100個左右的計算機用戶、適用于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業網絡,其硬件配置相對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組級服務器要高一些,當然其價格也較高(通常為5臺左右高性能PC機價格總和)。由于這類服務器需要安裝比較多的部件,所以機箱通常較大,采用機柜式的。
4、企業級服務器
服務器
服務器
企業級服務器是屬于高檔服務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產這種服務器的企業也不是很多,但同樣因沒有行業標準硬件規定企業級服務器需達到什么水平,所以也看到了許多本不具備開發、生產企業級服務器水平的企業聲稱自己有了企業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最起碼是采用4個以上CPU的對稱處理器結構,有的高達幾十個。
另外一般還具有獨立的雙PCI通道和內存擴展板設計,具有高內存帶寬、大容量熱插拔硬盤和熱插拔電源、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這種企業級服務器的機箱就更大了,一般為機柜式的,有的還由幾個機柜來組成,像大型機一樣。企業級服務器產品除了具有部門級服務器全部服務器特性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還具有高度的容錯能力、優良的擴展性能、故障預報警功能、在線診斷和RAM、PCI、CPU等具有熱插拔性能。有的企業級服務器還引入了大型計算機的許多優良特性。這類服務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幾大服務器開發、生產廠商自己開發的獨有CPU芯片,所采用的操作系統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
企業級服務器適合運行在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高處理速度和對可靠性要求極高的金融、證券、交通、郵電、通信或大型企業。企業級服務器用于聯網計算機在數百臺以上、對處理速度和數據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網絡。企業級服務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統可靠性也最強。
服務器中配置固態硬盤已經是一個普遍的選擇,特別是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服務器存在性能問題的話尤其如此。固態硬盤可以幫助用戶解決服務器性能的瓶頸。固態硬盤也可以讓高速存儲更加的接近處理器并將共享存儲網絡這個潛在的瓶頸剔除掉。目前有三種固態硬盤的形式作為達標:即硬盤驅動型SSD,SSD DIMM和PCIs SSD。
5、典型服務器應用
辦公OA服務器
ERP服務器
WEB服務器
數據庫服務器
財務服務器
郵件服務器
打印服務器
集群服務器
無盤辦公系統
無盤網吧服務器
無盤教學系統
視頻監控服務器
流媒體服務器
VOD視頻點播服務器
網絡下載
SP服務
網絡教學服務器
IDC-主機出租
IDC-虛擬空間
IDC-網游
IDC-主機托管
游戲服務器
高性能計算(HPC)
桌面超算
論壇服務器

服務器特性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衡量服務器是否達到了其設計目的;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擴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即服務器的RASUM衡量標準。
1、可擴展性
服務器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這是因為企業網絡不可能長久不變,特別是在當今信息時代。如果服務器沒有一定的可擴展性,當用戶一增多就不能勝任的話,一臺價值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服務器在短時間內就要遭到淘汰,這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承受的。為了保持可擴展性,通常需要在服務器上具備一定的可擴展空間和冗余件(如磁盤陣列架位、PCI和內存條插槽位等)。
服務器服務器
可擴展性具體體現在硬盤是否可擴充,CPU是否可升級或擴展,系統是否支持WindowsNT、Linux或UNIX等多種可選主流操作系統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前期投資為后期充分利用。
2、易使用性
服務器的功能相對于PC機來說復雜許多,不僅指其硬件配置,更多的是指其軟件系統配置。服務器要實現如此多的功能,沒有全面的軟件支持是無法想象的。但是軟件系統一多,又可能造成服務器的使用性能下降,管理人員無法有效操縱。所以許多服務器廠商在進行服務器的設計時,除了在服務器的可用性、穩定性等方面要充分考慮外,還必須在服務器的易使用性方面下足功夫。
服務器的易使用性主要體現在服務器是不是容易操作,用戶導航系統是不是完善,機箱設計是不是人性化,有沒有關鍵恢復功能,是否有操作系統備份,以及有沒有足夠的培訓支持等方面。
3、可用性等等
對于一臺服務器而言,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可用性”,即所選服務器能滿足長期穩定工作的要求,不能經常出問題。其實就等同于Sun所提出的可靠性(Reliability)。
因為服務器所面對的是整個網絡的用戶,而不是單個用戶,在大中型企業中,通常要求服務器是永不中斷的。在一些特殊應用領域,即使沒有用戶使用,有些服務器也得不間斷地工作,因為它必須持續地為用戶提供連接服務,而不管是在上班,還是下班,也不管是工作日,還是休息、節假日。這就是要求服務器必須具備極高的穩定性的根本原因。
服務器服務器
一般來說專門的服務器都要7X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特別像一些大型的網絡服務器,如大公司所用服務器、網站服務器,以及提供公眾服務iqdeWEB服務器等更是如此。對于這些服務器來說,也許真正工作開機的次數只有一次,那就是它剛買回全面安裝配置好后投入正式使用的那一次,此后,它不間斷地工作,一直到徹底報廢。如果動不動就出毛病,則網絡不可能保持長久正常運作。為了確保服務器具有高得“可用性”,除了要求各配件質量過關外,還可采取必要的技術和配置措施,如硬件冗余、在線診斷等。
4、易管理性
在服務器的主要特性中,還有一個重要特性,那就是服務器的“易管理性”。雖然我們說服務器需要不間斷地持續工作,但再好的產品都有可能出現故障,拿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是不知道它可能壞,而是不知道它何時壞。服務器雖然在穩定性方面有足夠保障,但也應有必要的避免出錯的措施,以及時發現問題,而且出了故障也能及時得到維護。這不僅可減少服務器出錯的機會,同時還可大大提高服務器維護的效率。其實也就是Sun提出的可服務性(Serviceability)。
服務器的易管理性還體現在服務器有沒有智能管理系統,有沒有自動報警功能,是不是有獨立與系統的管理系統,有沒有液晶監視器等方面。只有這樣,管理員才能輕松管理,高效工作。

服務器硬件

服務器作為硬件來說,通常是指那些具有較高計算能力,能夠提供給多個用戶使用的計算機。服務器與PC機的不同點很多,例如PC機在一個時刻通常只為一個用戶服務。服務器與主機不同,主機是通過終端給用戶使用的,服務器是通過網絡給客戶端用戶使用的。
和普通的PC相比,服務器需要連續的工作在7X24小時環境。這就意味著服務器需要等多的穩定性技術RAS,比如支持使用ECC內存。
根據不同的計算能力,服務器又分為工作組級服務器,部門級服務器和企業級服務器。服務器操作系統是指運行在服務器硬件上的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需要管理和充分利用服務器硬件的計算能力并提供給服務器硬件上的軟件使用。
服務器服務器
結構
服務器系統的硬件構成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電腦有眾多的相似之處,主要的硬件構成仍然包含如下幾個主要部分:中央處理器、內存、芯片組、I/O總線、I/O設備、電源、機箱和相關軟件。這也成了我們選購一臺服務器時所主要關注的指標。
整個服務器系統就像一個人,處理器就是服務器的大腦,而各種總線就像是分布于全身肌肉中的神經,芯片組就像是骨架,而I/O設備就像是通過神經系統支配的人的手、眼睛、耳朵和嘴;而電源系統就像是血液循環系統,它將能量輸送到身體的所有地方。
在信息系統中,服務器主要應用于數據庫和Web服務,而PC主要應用于桌面計算和網絡終端,設計根本出發點的差異決定了服務器應該具備比PC更可靠的持續運行能力、更強大的存儲能力和網絡通信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復功能和更廣闊的擴展空間,同時,對數據相當敏感的應用還要求服務器提供數據備份功能。而PC機在設計上則更加重視人機接口的易用性、圖像和3D處理能力及其他多媒體性能。
CPU
服務器的CPU仍按CPU的指令系統來區分,通常分為CISC型CPU和RISC型CPU兩類,后來又出現了一種64位的VLIM(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長指令集架構)指令系統的CPU。
CISC型CPU
CISC是英文“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復雜指令集”,它是指英特爾生產的x86(intel CPU的一種命名規范)系列CPU及其兼容CPU(其他廠商如AMD,VIA等生產的CPU),它基于PC機(個人電腦)體系結構。這種CPU一般都是32位的結構,所以我們也把它稱為IA-32 CPU。(IA: Intel Architecture,Intel架構)。CISC型CPU主要有intel的服務器CPU和AMD的服務器CPU兩類。
RISC型CPU
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精簡指令集”。它是在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指令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對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僅精簡了指令系統,還采用了一種叫做“超標量和超流水線結構”,架構在同等頻率下,采用RISC架構的CPU比CISC架構的CPU性能高很多,這是由CPU的技術特征決定的。RISC型CPU與Intel和AMD的CPU在軟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服務器外形

機架式
服務器
服務器
機架式服務器的外形看來不像計算機,而像交換機,有1U(1U=1.75英寸=4.445CM)、2U、4U等規格。機架式服務器安裝在標準的19英寸機柜里面。這種結構的多為功能型服務器。
對于信息服務企業(如ISP/ICP/ISV/IDC)而言,選擇服務器時首先要考慮服務器的體積、功耗、發熱量等物理參數,因為信息服務企業通常使用大型專用機房統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服務器資源,機房通常設有嚴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卻系統、多重備份的供電系統,其機房的造價相當昂貴。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部署更多的服務器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服務成本,通常選用機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業標準的機架式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也有多種規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機架式服務器最節省空間,但性能和可擴展性較差,適合一些業務相對固定的使用領域。4U以上的產品性能較高,可擴展性好,一般支持4個以上的高性能處理器和大量的標準熱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廠商通常提供以相應的管理和監控工具,適合大訪問量的關鍵應用,但體積較大,空間利用率不高。
刀片式
刀片式服務器是指在標準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可插裝多個卡式的服務器單元,實現高可用和高密度。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主板。它們可以通過"板載"硬盤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NT/2000、Linux等,類似于一個個獨立的服務器,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塊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于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因此相較于機架式服務器和機柜式服務器,單片母板的性能較低。不過,管理員可以使用系統軟件將這些母板集合成一個服務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絡環境,并同時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體性能。而由于每塊"刀片"都是熱插拔的,所以,系統可以輕松地進行替換,并且將維護時間減少到最小。
塔式
塔式服務器應該是大家見得最多,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種服務器結構類型,因為它的外形以及結構都跟我們平時使用的立式PC差不多,當然,由于服務器的主板擴展性較強、插槽也多出一堆,所以個頭比普通主板大一些,因此塔式服務器的主機機箱也比標準的ATX機箱要大,一般都會預留足夠的內部空間以便日后進行硬盤和電源的冗余擴展。
服務器服務器
由于塔式服務器的機箱比較大,服務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冗余擴展更可以很齊備,所以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應該說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服務器就是塔式服務器。我們平時常說的通用服務器一般都是塔式服務器,它可以集多種常見的服務應用于一身,不管是速度應用還是存儲應用都可以使用塔式服務器來解決。
機柜式
在一些高檔企業服務器中由于內部結構復雜,內部設備較多,有的還具有許多不同的設備單元或幾個服務器都放在一個機柜中,這種服務器就是機柜式服務器。機柜式通常由機架式、刀片式服務器再加上其它設備組合而成。
對于證券、銀行、郵電等重要企業,則應采用具有完備的故障自修復能力的系統,關鍵部件應采用冗余措施,對于關鍵業務使用的服務器也可以采用雙機熱備份高可用系統或者是高性能計算機,這樣的系統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

操作系統 編輯本段

服務器平臺的操作系統。Unix操作系統,由于是Unix的后代,大多都有較好的作服務器平臺的功能。
國產的服務器操作系統主要是中科方德高可信服務器操作系統、華為EulerOS和麒麟KylinOS,都是Linux發行版。

服務器軟件 編輯本段

服務器軟件的定義如前面所述,服務器軟件工作在客戶端-服務器(C/S)或瀏覽器-服務器(B/S)的方式,有很多形式的服務器,常用的包括:
文件服務器(File Server)
數據庫服務器(Database Server)
郵件服務器(Mail Server
網頁服務器(Web Server)
FTP服務器(FTP Server
域名服務器DNS Server)
應用程序服務器(AP Server)
代理服務器(Proxy Server)
電腦名稱轉換服務器

故障排除 編輯本段

服務器故障排除是一門精細的工藝,但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把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和快速。ITIL方法深入研究如何解決服務器故障或相關問題,但總的主旨是盡可能快速和有效地縮小問題范圍。退一步想想如何從邏輯上解決中斷期間的問題。例如,如果有用戶抱怨不能訪問一些東西,看看其他用戶有沒有相同的問題,這樣可以消除本地某個具體終端用戶設備問題的可能性。以下全方面指南旨在幫助考慮故障診斷流程和過程。請結合自己的指導原則和技術優勢使用。
服務器服務器
問題普遍存在嗎?
需要的第一條信息是停機或效率變慢發生的范圍以及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就像是網絡問題可能是因為踩線而影響了一臺PC或小的群集。
如果同一問題影響到了多位用戶,可以排除環境變量,比如本地PC上的軟件誤操作或硬件問題。
如果有多個網站,它們全部受影響嗎?這樣可以確定問題是否在于本地服務器。
是服務器引起的問題嗎?
不同的部門之間傾向于相互指責。系統管理員會將服務前臺緩慢的應用程序響應歸咎于網絡;網絡管理員抱怨存儲區域網絡(SAN);存儲管理員指責軟件部門。如果正在解決一個問題——尤其是像應用程序變慢這類無法確定原因所在的問題——那么,確定數據中心里哪些區域的基礎設施受到了影響。當多個服務器和應用程序發生故障,通常可以排除服務器問題,真正的問題可能來自網絡或存儲陣列。虛擬化環境中,檢查所有受影響的虛擬機的物理主機位置,確保它們沒有共享受損的硬件。
通過排除,結果最終通常會指向某個明確的罪魁禍首,但并非總是如此。發現問題的共性,嘗試不同的因素組合,以縮小可能性。例如,問題可能源于文件共享時復制時間過長。如果在相同站點上,從一臺服務器復制到另一臺服務器時,是否也很緩慢?如果是的話,可排除廣域網絡的嫌疑。在服務器上的本地磁盤之間復制過程是否緩慢?如果是的話,可排除SAN或局域網的嫌疑。如果你不得不使用數據包捕獲或輸入/輸出(I/O)速度測試,故障排除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文檔
文檔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故障診斷工具,可輕松訪問環境的拓撲,并了解應用程序是如何工作的,使得能夠迅速排除服務器問題。
需要有扎實的數據中心操作知識,并拷問自己幾個重要的問題:每個應用程序涉及多少臺服務器?基本的網絡設置是什么?當前是什么基礎設施?這些問題很有價值。例如,如果有兩臺應用服務器供客戶端通過循環DNS訪問,同時一半用戶反饋有問題。從一開始就知道一半的用戶連接到各自的服務器,因此不會將時間浪費到另外一臺服務器上并試圖解決問題。
溝通
溝通是診斷服務器故障的關鍵。例如同事昨晚更改了服務器設置,結果第二天一些東西無法使用。那么需要了解做了哪些更改,因為這可能就是原因所在。大型企業有正式的改革形勢,涉及到每個人,但并不是所有的IT小組都會享受(或者阻礙,這得看你怎么看待這件事了)的。
當一個新的應用程序或其他項目改變投入生產時,溝通可以幫助數據中心團隊做好準備并積極地檢查環境。否則當終端用戶開始抱怨應用無法正常工作的時候,不得不詢問新應用程序的部署和資源需求等情況。
監控
在對服務器進行故障排除時,對正在進行的操作進行完整的描述可以幫助節省時間。
市場上有很多監控工具用于不同規模和架構的數據中心。正確配置之后,它們會跟蹤關鍵指標,如延遲和I/O速度等。監控工具還會提醒你潛在的有用的信息,例如一個只剩1%磁盤空間的驅動器將要導致服務器問題。
很多產品還會對服務進行監控,因此如果某個關鍵服務崩潰或中斷,監控工具會發出警告或自動按照已設置的規則嘗試重啟。
檢查日志
令人驚訝的是,服務器和相關的日志常常被忽視。
當出現問題時,技術人員認為他們知道問題出自哪里,并且會花好幾個小時來證明他們的正確性。但是如果他們花上幾分鐘的時間檢查一下日志,會發現已記錄下來的確切的問題。例如,如果知道正在交互的兩件事情以及它們的賬戶,就能夠很容易解決許可問題。
查看微軟Windows中的Event Viewer日志或Unix/Linux服務器上的系統記錄,這上面顯示了警告和錯誤。應用程序日志也值得一看,因為它們通常包含錯誤的數據,指向正確的根本方向。
支持
有些管理員調用供應商和日志記錄,但最好不要這樣做。檢查基礎事項之后,花幾分鐘調用日志,而不是直到停機幾個小時后再這樣做。
在解決事情之前不要著急,檢查數據中心供應商支持的服務水平協議。如果供應商直到第二個工作日都沒主動聯系你,記錄問題可以盡早避免一個令人沮喪的夜晚。
許多供應商網上有具體說明如何解決服務器問題。從知識庫和在線論壇中檢查供應商的資源。
不能排除服務器問題并且在前五分鐘內解決問題著實會令人沮喪,但是不要害怕尋求幫助。充足的準備、溝通和對環境的理解是拯救錯誤的有利工具。

安全問題 編輯本段

1、服務器所處運行環境不佳
對于計算機網絡服務器來說,運行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所指的環境主要包括運行溫度和空氣濕度兩個方面。網絡服務器與電力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電力是保證其正常運行的能源支撐基礎,電力設備對于運行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要求通常來說是比較嚴格的,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網絡服務器與其電源的整體溫度也會不斷升高,如果超出溫度耐受臨界值,設備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嚴重者甚至會引發火災。如果環境中的濕度過高,網絡服務器中會集結大量水汽,很容易引發漏電事故,嚴重威脅使用人員的人身安全。
2、缺乏正確的網絡服務器安全維護意識
系統在運行期間,部分計算機用戶由于缺乏基本的網絡服務器安全維護意識,對于網絡服務器的安全維護不能給予充分重視。計算機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缺少有效的安全維護措施,最終導致網絡服務器出現一系列運行故障。與此同時,某些用戶由于沒有選擇正確的防火墻軟件,系統不斷出現各種漏洞,用戶個人信息極易遭到泄露。
3、服務器系統漏洞過多
計算機網絡本身具有開放自由的特性,這種屬性既存在技術性優勢,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對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造成威脅。一旦系統中出現很難修復的程序漏洞,某些不法人員很可能借助漏洞對緩沖區進行信息查找,然后攻擊計算機系統,這樣一來,不但用戶信息面臨泄露的風險,計算機運行系統也會遭到損壞。

虛擬化技術 編輯本段

關鍵技術
1、CPU虛擬化技術
將計算機服務器中的物理CPU虛擬成為一個虛擬的CPU,系統操作可同時使用一個或者多個虛擬CPU,在計算機服務器系統虛擬化CPU可實現相互隔離。目前很多計算機操作系統都是基于X86架構組建起來的,在系統研發設計中,CPU在運行過程中主要涉及到四個層級,分別是Ring0、Ring1、Ring2、Ring3。其中Ring0屬于指令層級,可有效執行任何指令,比如;CPU運行的修改都是在Ring0中完成的。虛擬化X86系統,在運行需要在操作系統和硬件之間同時設置虛擬層,Ring0通常情況下,只能在虛擬層中運行,使得一些比較特殊的指令,無法直接作用在硬件上。虛擬化技術則能對各種指令進行有效執行,在計算機服務器虛擬中采用了先進的二進制代碼動態翻譯機,無論是普通指令,還是特權指令都能有效執行。應用比較先進的前插陷入指令,直接作用在虛擬機上,由虛擬機進行指令翻譯,再執行相關操作,此種做法和傳統虛擬技術相比,從而實現多系統操作,是目前實現CPU虛擬化的關鍵技術。
2、內存虛擬化技術
內存虛擬化是實現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的核心,眾所周知,計算機的內存決定了計算機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內存虛擬化的主要原理對服務器中的所有內存都進行統一管理,然后通過虛擬化的封裝技術,讓內存能夠在虛擬機中良好運行。進而促使每個虛擬機都能良好運行。在實現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過程中,內存虛擬技術和CPU虛擬技術同等重要,訪問次數的頻率也相互一致。實現虛擬化內存的關鍵在于實現對物理內存的合理管理,并實現對內存的合理劃分,構建起和虛擬層所需內存地址及計算機服務器內存地址相互一致的映射關系,從而確保整個虛擬層的內存訪問能夠在虛擬化內存和物理內存中的一致性。
3、設備、I/O和網口虛擬化技術
服務器服務器
在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實現過程中,設備和I/O也是計算機系統的主要組成部門,也需要實現虛擬化,才能促使服務器也實現虛擬化。和內存虛擬化相比,設備、I/O和網口虛擬化主要通過專業的封裝技術來實現,為虛擬機的運行提供技術支持。經常滿足虛擬機進行設備訪問和I/O請求的需求,在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平臺中,為設備和I/O的虛擬化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具體運行中,各設備型號、配置、參數等在計算機服務器中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具體實現計算機服務器中,虛擬機和實體機之間數據和信息的互換,展現出服務器虛擬化技術應用的效果。此項技術的合理應用,既能拓展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可以大幅度降低信息時代對計算機底層硬件的依賴程度。只要搭設虛擬平臺,就可以實現在不同物理機上的相互遷移。
4、實時虛擬遷移技術
此種虛擬技術和基站軟切換的機理基本相同,在計算機服務器中構建了2條鏈路,虛擬機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能夠把相對完整的運行環境從原宿機快速遷移到新宿機中,整個遷移過程所需的時間非常短,用戶技術幾乎察覺不到任何變化。簡而言之,實時虛擬遷移技術就是數據拷貝、傳送、切換的過程,對計算機服務器硬件維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風險
1、虛擬化項目最初并未涉及信息安全。
有一項權威的研究發現,在最初創建以及策劃時,少于一半的科研項目是不符合安全規定的。有時團體工作時會不刻意地把安全問題忘記,可是虛擬化過程中帶來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多個虛擬化服務器工作時帶來的弊端比未被虛擬化時帶來的問題更為嚴重。所以研究這些問題時也更為繁瑣。
2、底層虛擬化平臺的隱患影響所有托管虛擬機。
將服務器虛擬化就像在電腦上運行程序一樣,都需要借助一個平臺。而該平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bug而被人們疏忽。最近一些大型虛擬化廠商多次傳出虛擬化生產線存在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尚未得到解決。所以一些人想要攻擊時都會選擇進攻底層虛擬化平臺,通過控制住中樞系統,逃脫安全檢測。進而將病毒帶入各個服務器中,攻擊其弊端,獲得了閱覽所有信息的權限,導致信息的泄露。
3、虛擬機之間的虛擬網絡使現有的安全策略失效。
一些知名的虛擬化生產廠商使用建立虛擬機和虛擬網卡的辦法使各虛擬機之間能相互關聯以此來實現信息發送與接受的能力。一些主流的保護系統的保護范圍都只能保護常規服務器的進出流量,卻無法看到各個虛擬機之間的流量傳輸,無法對虛擬化的流量傳輸提供保障。
4、將不同安全等級的虛擬機未進行有效隔離。
一些虛擬化生產廠商正在嘗試將服務器全部虛擬化,這樣既減少了經費又加快了生產速度。這些服務器包括許多隱私等級較高的系統,所以就要求虛擬機足夠安全。而如果未將安全指數不同的服務器分離開,它們由相同的服務器支配,高等級的虛擬機的安全性也會降低并被較低的所控制。
5、缺乏對虛擬機管理程序的安全訪問控制。
虛擬機管理程序就像人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它支配著虛擬機的一切活動,對各個步驟下發指令,并監督更正兩端的功能,因此必須設立權限防止被隨意更改。如果沒有這種訪問權限,HK們就會通過地址連接到中樞神經上,就算他們無法輕易進入程序也可以通過創建多個服務器進而使管理程序滿載,迫使管理程序崩潰進而摧毀所有的虛擬機。

維護保養 編輯本段

簡介
虛擬化是指通過虛擬化技術將一臺計算機虛擬為多臺邏輯計算機,它是一個廣義的術語,目的是將IT基礎設施簡單化。虛擬化的對象可以包括服務器、Internet、桌面以及存檔空間的虛擬化。自從虛擬化這個概念的提出,其優點被大多數人所熟知,服務器虛擬也變得流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世界有一半的服務器都被虛擬化過。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袒露在大家面前,例如:服務器虛擬化的過程中顛覆了原有的一些基本結構,使虛擬后的服務器的安全性問題沒有辦法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訪問一些軟件可能會產生個人隱私流出的危害,這也將連累被共同虛擬的服務器,而其保存方式也大大增加了信息被盜的幾率。由此可見,虛擬化帶來的弊端亟需人們解決,根據一項系統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虛擬服務器都比物理服務器更容易被攻擊。
優點
1、整合資源
完成資源整合是服務器虛擬化的主要工作,在信息時代,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如何實現對這些數據和資源的綜合利用,是各大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實現資源整合提供技術支持和應用平臺。尤其是近年來,云計算技術的不斷普及,集中化資源管理愈發先進,為云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提供了條件,目前各大企業對計算機硬件資源的利用率不足20%,資源浪費現場依然非常嚴重,通過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可在原應用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集中在某一計算機服務器中,可促使企業的物力資源調利用率大大提升,從而降低了各項硬件的投入,節約了成本。
2、低能耗
在信息時代,技術革新的重中之重,也是降低資源消耗的主要途徑,云計算技術備受推廣,在IT界大量推廣云計算技術。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是提升資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徑,也可以對能耗進行合理的管理。虛擬化技術則可以模擬出不同場景,從而實現對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硬件及軟件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顯示在界面上,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處理,從而達到降低能耗,實現綠色發展的目的。
3、降低運營成本
在信息化服務商不斷經營轉型的背景下,集約化對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資愈發精細化,而企業實現IT化運行的關鍵自傲與集中對數據中心的投資,此項內容主要涉及到兩方面內容;①計算機硬件和許可服務支持的投資。②計算機系統運維承的成本投資,通過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技術,能充分發揮服務器應的性能。
4、應用更加平坦化
通過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可促使計算機服務器應用平臺更加平坦化和透明化,在信息時代,數據中心平臺逐年增加,計算機服務器的應用愈發復雜,不同平臺在具體運行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不同操作系統和中間件的層面問題。通過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可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將應用和硬件平臺相互隔離,實現了跨越平臺的限制。
維護保養
1、注重機房環境的建設
機房環境對服務器的正常運轉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服務器維護和保養的首要環節就是做好機房環境建設。機房要保證充足的空間,用以安裝和配置服務器的相關設備,機房的隔斷,地板等要組好防靜電等細節處理。機房的防火工作也很關鍵,要做好墻面和電纜等的防火處理。一旦遇到火情等,如何保障設備的安全,如何保障人員的有序撤離等都是機房建設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機房的溫度和濕度也應當操持在一定的范圍,溫度和濕度對于電子產品的正常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作用。服務器是電子設備中對溫度和濕度都較為敏感的設備。如果服務器所在的機房太過于干燥,那么人員在機房中與設備接觸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產生靜電。這種靜電一般都有幾千伏乃至上萬伏,這對服務器的正常運行時非常危險的,極易引起嚴重的事故。如何科學合理的做好機房布局和管理工作是機房建設的關鍵。目前我國的計算機服務器機房管理還存在著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機房的管理現代化水平還不高,很多監測和維護工作還單純依靠人力完成,沒有形成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管理機制。其實,電子檢測系統不管是在設計上還是在實施上并沒有多少難度,但由于我們重視程度的不夠,機房建設的總體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
2、做好硬件維護工作
服務器的硬件組成較為復雜,對于服務器硬件的維護應由專業人員進行。在維護和保養存儲設備時,我們首先應當對其容量進行測試,看是否需要進行擴容等操作。存儲容量一定要能滿足任務的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冗余量。在拆卸和更新服務器設備時,務必讓設備處于斷電狀態并進行接地處理。即便是更換最簡單的部件,這些環節也不能省略。對于一些不熟悉的部件,要反復仔細的閱讀說明書和參照文件,在沒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切忌盲目拆解。要定期對服務器進行除塵處理。灰塵對硬件的工作有著很強的影響,特別是服務器這種高溫高速運行的設備,大量的積塵對設備造成的傷害往往是致命的。除塵工作要科學有序的進行,不能想當然,也不能蠻干。在除塵過程中特別注意對電源系統的保護。
3、維護好服務器軟件
軟件是服務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器的穩定高效運行離不開相應的軟件。我們要定期對服務器的軟件系統進行巡檢,及時發現漏洞,及時安裝官方給定的補丁程序。在擴展服務器數據庫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對原有數據進行備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做好電力控制沒有穩定的電力保證
做好電力控制沒有穩定的電力保證,服務器就沒有辦法正常工作。電子控制是一個非常關鍵,但又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在機房建設之初,我們就應當充分考慮到服務器的電力保障。要為機房設計和配置一套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系統。這套系統還要有處置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例如,不可預知的停電、雷電等。
5、密碼管理
服務器的密碼管理是服務器防御能力的最關鍵組成部分。密碼的管理和更換應當形成一套長效機制。我們要定期對服務器的密碼進行更換,密碼應有專人管理。選用的密碼要有一定的專業性,一定的復雜度,最好是將數字和字母等結合起來,大小寫也要融合進去。在日常的檢查中,我們要做好登統計,關閉一些不太使用的端口。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國防    下一篇 IP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昭觉县| 吉林市| 略阳县| 东宁县| 正定县| 衢州市| 五莲县| 阜宁县| 开原市| 陆良县| 遂川县| 息烽县| 财经| 会东县| 平凉市| 姜堰市| 富宁县| 康平县| 寿宁县| 莫力| 泸水县| 鄱阳县| 高碑店市| 射阳县| 富蕴县| 鹤庆县| 咸宁市| 昆山市| 南康市| 隆昌县| 图木舒克市| 普兰店市| 宁南县| 四川省| 札达县| 丁青县| 长岛县| 泰来县| 铜梁县|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