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是一部于1996年上映的香港犯罪電影,由劉偉強執導,文雋編劇,并由鄭伊健、陳小春、吳鎮宇等演員領銜主演。該電影改編自牛佬的同名漫畫,標志著古惑仔系列電影的開篇之作。影片講述了陳浩南、山雞等古惑仔與洪興社堂主靚坤之間的恩怨糾葛,由此引發兩派之間的沖突。電影刻畫了一群深諳江湖義氣的古惑仔形象。
該電影于1996年1月2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截至同年4月3日,票房累計達到了21,115,357港元。
劇情概述 編輯本段
陳浩南(鄭伊健飾)、山雞(陳小春飾)等自幼為伴,成為好友。在老大B哥(吳志雄飾)的保護下,他們在香港的黑社會組織洪興社嶄露頭角,卻因殺死靚坤(吳鎮宇飾)的小弟而與洪興社結下仇怨。
靚坤欲通過金錢收買陳浩南為其效力,但陳浩南因重視兄弟情義而拒絕。B哥帶陳浩南和山雞拜訪洪興社龍頭蔣先生(任達華飾),蔣先生指派他們維護澳門賭場的利益。然而,靚坤故意泄露消息,陳浩南一行人遭遇埋伏,陳浩南重傷昏迷,與山雞女友發生關系。山雞得知后與陳浩南決裂,違反了洪興社的禁忌,靚坤的陰謀得逞,陳浩南聲名狼藉。
山雞隨后離開香港,投奔在臺灣的表哥。陳浩南雖然境況不佳,仍贈予山雞一塊名表作為路費。洪興社召開大會,靚坤收買眾人,成為龍頭大哥。陳浩南因在澳門違反洪興社規矩而受到懲罰,退出江湖,B哥則繼續與靚坤對抗。
靚坤綁架B哥家人,B哥受制于靚坤,其家人慘遭殺害。B哥的死訊傳開后,陳浩南決心復仇。在山雞帶領一群人回歸后,兄弟二人重修舊好,共同對抗靚坤的勢力。
陳浩南及其同伙逐步削弱了靚坤的勢力。在靚坤母親慶祝壽辰的那天,靚坤的眾多小弟被陳浩南收買,導致靚坤孤立無援。陷入絕境的靚坤劫持人質向陳浩南施壓,而這正是陳浩南布下的陷阱,因為他事先已通知警方將有劫持人質的匪徒出現。靚坤最終被警方擊斃,陳浩南也替B哥報了仇。
影視背景 編輯本段
《古惑仔》是一部以三合會為背景的香港漫畫,自1992年起連載至2020年,成為中國連載時間最長的漫畫之一。漫畫詳細描繪了主人公陳浩南的經歷,探討了兄弟情誼、江湖道義,以及地下組織犯罪集團內部的代際沖突和權力斗爭。1996年,導演劉偉強將此漫畫改編成電影,盡管電影角色取材于漫畫,情節也源自漫畫章節,但電影的人物設定、細節和劇情與原著漫畫有顯著差異。
在90年代中期,王晶、劉偉強和文雋三人共同創立了“最佳拍檔”公司。公司成立后,策劃團隊向劉偉強推薦了“牛佬”許景琛的漫畫《古惑仔》,激發了劉偉強的興趣。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劉偉強成功獲得了漫畫版權,并由他自任導演,文雋擔任編劇和監制,王晶負責出品,電影制作正式開始。
在1997年前后,香港社會動蕩不安,民眾對未來充滿恐慌和逃避的情緒。香港電影產業一方面受到好萊塢大片和盜版猖獗的沖擊,另一方面遭受東南亞經濟危機的影響,陷入了低谷。然而,黑社會題材電影的浪漫化和寫實化風格在這一時期逐漸成熟。《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的上映為香港電影市場注入了活力,隨后《古惑仔之猛龍過江》和《古惑仔之只手遮天》的相繼上映,也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并引領了香港黑社會題材電影的熱潮。
在《古惑仔》電影的選角過程中,鄭伊健因曾在《廟街故事》中與王晶、劉偉強合作,并非陳浩南角色的首選。他們更傾向于外形與漫畫原版更接近的何家勁。但由于何家勁在內地有電視劇拍攝任務,鄭伊健最終接下了陳浩南的角色。而陳小春因在《晚9朝5》中展現出的“痞氣”,被選中出演山雞角色。陳小春、謝天華和朱永棠三人當時是組合成員,由陳小春的經紀人推薦,謝天華和朱永棠獲得了電影中梁二和巢皮角色的機會。
主題亮點 編輯本段
影片以動作與暴力場面描繪“兄弟之情”,體現了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影片弘揚忠誠與正義,角色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而非濫殺無辜。通過塑造堅守道義的兄弟形象,影片傳遞了古代俠義觀念中重情重義的道德價值觀。
人物塑造:影片塑造了以陳浩南為代表的香港底層平民英雄形象。與傳統的黑幫電影不同,本片以刀戰場景代替槍戰場面,展現了主角依靠自身努力,而非背景和槍械生存的平民化特質。這種平民特質顛覆了觀眾對英雄的舊有認知,使陳浩南等人物更加親切。影片著重展現了陳浩南和山雞一派堅守道義與兄弟情義的正義形象,以及靚坤等反派形象。通過正反角色的對比,影片突出了以陳浩南為代表的草根英雄身上的道義精神,這也是塑造主角英雄形象的基礎。
拍攝手法:導演運用快速切換的鏡頭語言,營造出急速感和青春感。在打斗場景中,手持鏡頭的搖拍手法,以紀實性的鏡頭語言,真實地展現了古惑仔的青春叛逆和香港社會的不安現狀,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多元文化:影片融合了多元文化,成為一大亮點。漫畫式的情節和搖滾樂配樂與香港本土的黑幫文化相結合,豐富了電影藝術的多樣性。同時,影片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義膽忠肝與西方信主永生的思想相融合,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與消解。
票房影響 編輯本段
電影票房:1996年1月25日,影片在香港上映。截至1996年4月3日,票房累計達到21,115,357港元。影片的成功扭轉了香港電影市場的頹勢,并在1996年香港電影票房榜上排名前十。
電影影響:影片對香港電影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古惑仔”在粵語原意表示狡猾機敏,后來轉而用來指代行為怪異的不良少年。《古惑仔》電影系列一經上映,便取得了空前的票房成功,并引發了香港黑幫題材電影的流行。在90年代中后期,該系列影片風靡整個華語地區乃至東南亞,但因其宣傳暴力犯罪和黑幫特性,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不少青少年模仿電影中的情節,媒體也頻繁使用“古惑仔”一詞報道青少年的不良行為。該影片因對青少年產生的不良影響而受到眾多批評。
總體評價 編輯本段
正面評價:《古惑仔》作為后現代都市背景下的黑幫電影,對傳統價值觀進行了解構。電影角色不再背負沉重的道德壓力,對于“古惑仔”來說,江湖義氣是至高無上。陳浩南、山雞等五人結伴,屢次化險為夷、戰無不勝,展現出義薄云天的豪情,成為香港青年新的都市傳說。
新浪娛樂評價道:“這是古惑仔電影的優秀開端,也可謂最佳之作。首先,故事敘述詳略得當,矛盾沖突連貫。演員表演出色,多次觀看仍覺電影制作精良,無論是街頭械斗、兄弟情誼,還是殺害B哥一家的暴行,都真實而富有戲劇性。導演不拘泥于觀眾善良的期望,將黑幫殘忍的一面呈現得令人不忍直視,這種表現很容易激發觀眾對義的渴望。電影的魅力在于在現代街市中以血肉之軀戰斗,以普通人的力量超越死亡恐懼,不加掩飾地追求財富,結合古老的幫規,使影片充滿了真實的血腥氣息。”
負面評價:騰訊娛樂評價指出:“影片過度渲染了暴力,其中的暴力場面令人觸目驚心;影片中的兄弟情義傳達了一種虛假的價值觀;影片本身不反智,但主角不務正業的設定影響了許多青少年,推動了反智主義的發展。”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