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少女峰

少女峰,位于瑞士的阿爾卑斯山脈,是一座海拔4,158米的高峰,坐落于因特拉肯東南18公里處。它鄰近艾格峰和僧侶峰,分隔了伯爾尼州與瓦萊州,是伯爾尼阿爾卑斯山的第三高峰。

少女峰及其周邊的阿爾卑斯山脈,是由1.8億年前大西洋裂解擴張、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相對運動,以及喜馬拉雅地殼運動,造成古地中海強烈褶皺而形成的。地質構造上,由于“海爾維推覆”作用,巖層的重疊和逆沖推覆形成了復雜的巖石構造,冰川運動則塑造了多樣的奇特地貌。少女峰主要由堅硬、不易風化的結晶巖構成,因此山勢雄偉。少女峰位于南歐地中海式氣候與中歐海洋性和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其隆起阻止了北面寒潮的南下。山北為半海洋性氣候,而南面則是半大陸性氣候。南坡的氣候與山頂和冰河區域截然不同,干燥和強烈的陽光賦予了它地中海般的氣息,山上常年積雪。該地區的生態系統多樣,動植物種類隨著山坡的傾斜度、朝向和海拔的不同而變化,南北兩側的植被存在顯著差異。

1811年,瑞士的梅耶兄弟(Rudolf和Hieronymus Meyer)首次登頂少女峰。1912年,經過16年的建設,少女峰鐵路(齒軌)開通,并在海拔3,454米處建成了歐洲最高的火車站——“歐洲屋脊”少女峰站。1930年代,在“歐洲屋脊”少女峰中部阿萊奇冰川下方30米處,建造了冰宮,內有鷹、熊、企鵝等冰雕。隨后,又建成了“阿爾卑斯震撼”環形冰長廊,通過冰雕藝術展現了早年少女峰鐵路建設的艱辛。2001年,少女峰與阿萊奇冰川一同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地質學、天文學等研究項目的基地。少女峰能觀賞到阿爾卑斯全景、阿萊奇冰川和冰雕等景觀,在晴朗的日子里,甚至能遠眺法國的Vosges山脈和德國的黑森林。山腳下分布著因特拉肯、格林德瓦和翁根等小鎮,瑞士最長的河流阿勒河穿過圖恩湖和布里恩茨湖。2024年9月26日,少女峰被選為首批“世界旅游名山”。

目錄

地理特征 編輯本段

氣候:少女峰的氣候特點鮮明,山北為半海洋性氣候,南面為半大陸性氣候。南坡氣候與山頂及冰河區域差異顯著,干燥和強烈的陽光賦予了它地中海的風情,山上常年覆蓋著積雪。

少女峰位于阿爾卑斯山脈中,這一山脈正處于南歐的地中海氣候與中歐的海洋性及大陸性氣候過渡帶的邊界。山脈的隆起有效地阻擋了北來的寒潮。在山體高度上升每100米時,氣溫大約會下降1℃。夏季,由于北半球普遍高溫以及南坡的向陽特性,以及作為地中海風的迎風坡,氣溫及南坡的降溫速度相對較小。山北面氣候呈現半海洋性,而南面則是半大陸性。南坡的氣候與山頂及冰川區域截然不同,干燥和強烈的陽光使得這里散發著地中海的氣息。山谷因地形起伏而具有大陸性氣候特征,封閉的山谷氣溫變化大;相比之下,山峰和山脊的氣候更偏向海洋性,即開闊的山峰氣溫變化小,且山峰比山谷更易受西風影響。冬季,山峰與山谷的氣溫會出現倒置,即山谷低處的氣溫非常低,而山峰高處的氣溫卻上升。少女峰全年均有積雪。

地質:少女峰地區的地質形成與“海爾維推覆”有關,即中新世時期歐洲新舊巖層的疊加。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過程中,巖層的重疊和逆沖推覆作用產生了復雜的巖石構造,并在冰川作用下形成了多種奇特的地貌。山體主要由堅硬的結晶巖構成,不易風化,這也是少女峰高聳的原因。

地形地貌 編輯本段

少女峰屬于阿爾卑斯山脈的褶皺山脈,由平行的背斜和向斜構造組成,存在逆掩斷層和推覆大斷層。山峰海拔高達4,158米,山腳下有冰川分布。北坡比南坡更為陡峭。其地貌特征多樣,包括“U”形冰川谷、冰斗、角峰、山谷冰川和冰磧等。

水文湖泊 編輯本段

少女峰地區擁有圖恩湖和布里恩茨湖兩個重要湖泊。它們位于少女峰山腳下,被少女峰等群山環繞,東西對稱地分布在因特拉肯兩側,被譽為“上帝的左眼和右眼”。

圖恩湖:圖恩湖位于圖恩和因特拉肯兩個伯爾尼高地小鎮之間,湖畔環繞著鄉村、古堡、喀斯特溶洞,以及不遠處的少女峰等著名山峰。

布里恩茨湖:布里恩茨湖面積超過30平方千米,最深處達261米,是地區中最深的湖泊。湖中沉積物細膩,沉降緩慢,陽光透過礦物質顆粒反射,使湖水呈現出獨特的碧綠色。湖畔有14條吉斯河瀑布匯聚。

阿勒河:阿勒河,瑞士境內最長的河流,全長295公里,流域覆蓋面積達17,779平方公里。河流起源于伯爾尼州的阿爾卑斯山脈中的伯爾尼阿爾卑斯山冰川,流向西北,穿越古坦嫩,經過阿勒河峽谷,抵達麥林根。之后轉向西方,匯入少女峰地區的布里恩茨湖。在因特拉肯入口處,河流變得適合航行,繼續流向西北,經過圖恩湖,流入伯爾尼市,再轉向西方,匯入沃倫湖,向北流至阿爾貝格。河流通過哈格內克運河向西改道,最終在瑞士科布倫茨(德國與瑞士邊境)注入萊茵河。

冰川:阿萊奇冰川與少女峰融為一體,少女峰的南坡是阿萊奇冰川的源頭。作為“少女峰-阿萊奇”世界遺產保護區的核心,阿萊奇冰川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長的冰川,長度約22公里,面積約為80平方公里,最深處厚度接近900米,總重量達數百億噸。若全部融化,其水量足以供全球人口使用6年。然而,由于氣候變暖,過去150年中阿萊奇冰川持續縮減,過去30年體積減少了2.2立方千米,其融水量相當于瑞士兩年飲用水總量的總和。

生物植被 編輯本段

少女峰地區以其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著稱,動植物種類隨山坡傾斜度、朝向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變化,南北兩側植被差異顯著。盡管少女峰屬于高山地區,多種因素導致其生物多樣性受損,包括阿萊奇冰川在過去40年間的持續消融、高山氣溫上升導致高海拔植被向更高海拔遷移、外來入侵物種的威脅以及山下及周邊湖泊富營養化帶來的生態問題。

人類活動 編輯本段

旅游開發

少女峰擁有高山鐵路、觀景臺、滑雪場等旅游設施,提供高山探險、冰川徒步等項目,以及高山表演等活動。2015年,少女峰的游客數量首次超過100萬,疫情期間有所減少,但到2023年又回升至100萬以上。少女峰還與其他世界著名山峰建立了友好關系,如2002年與中國的黃山結為“姐妹山”,推動旅游業共同發展。

旅游設施

少女峰的旅游設施十分豐富,包括歐洲最高的少女峰火車站和餐廳,以及被稱為“獅身人面像”的斯芬克斯觀景臺和世界級的高山滑雪賽道。在少女峰火車站的冰川內部設有冰宮和“阿爾卑斯震撼”環形冰長廊。此外,在海拔3,658米的莫希峰小屋提供救援服務。

活動項目

少女峰提供的活動項目包括但不限于高山鐵路之旅、觀景臺體驗、高山滑雪、冰川徒步和高山表演等。少女峰以其豐富的探險活動著稱,包括高山探險、賽道滑雪和冰川徒步等。高山探險的經典路徑始于艾格峰小徑路口,途中充滿驚險與刺激,最終抵達阿爾皮格倫火車站。在較為艱險和危險的路段,游客需系上安全繩,部分區域還需攀爬金屬懸梯。少女峰的高山雪道在常規開放的基礎上,每周六向兒童免費開放。少女峰南坡的阿萊奇冰川徒步項目也是其核心活動之一。此外,少女峰還舉辦各種挑戰高海拔的活動,例如2017年6月25日有260名瑜伽愛好者在此集體練習瑜伽,2017年10月13日兩名法國翼裝飛行員從山頂速降3200米,時速達到137公里沖入飛機機艙,以及2022年4月14日中國鋼琴家郎朗在此演奏鋼琴曲。

登山歷史 編輯本段

1811年,瑞士梅耶兄弟首次從東側成功登頂少女峰。1865年,兩名英國人成為首批從西側(因特拉肯一側)登頂的人。1927年,兩名當地向導從南側成功登頂。

交通設施 編輯本段

少女峰地區的交通主要依賴鐵路和索道。

鐵路

少女峰地區的鐵路網絡始于因特拉肯東站,終點為“歐洲之巔”少女峰站。

伯爾尼高地鐵路(窄軌鐵路):因特拉肯設有兩個火車站,其中因特拉肯東站是通往少女峰的唯一火車站。伯爾尼高地窄軌鐵路從因特拉肯東站出發,向東至勞特布龍嫩,向西至格林德瓦,并與溫格納爾普齒軌鐵路的東西兩個終點站相連。

少女峰鐵路(齒軌鐵路):少女峰鐵路從海拔2,061米的Kleine Scheidegg站起始,終點為海拔3,454米的“歐洲屋脊”少女峰站,全長9.3千米,其中7.1千米為冰川隧道,隧道內海拔3,160米處設有Eismeer隧道火車站。少女峰鐵路由瑞士鐵道工程師阿道夫·蓋爾-澤勒于1893年設計,采用Strub齒軌,最大坡度為25%,1896年開始建設,歷時16年,于1912年通車。2008年,該齒軌鐵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索道

艾格峰快線:“艾格快線”(Eiger 快線).3S纜車自2020年12月5日起正式投入運營,起始點位于格林德瓦樞紐,乘坐該纜車僅需15分鐘便可抵達艾格峰冰川站。艾格快線采用先進的三角車系統,這一系統整合了空中纜車的多種優勢,并采用雙載波電纜技術,能夠在僅需少量支撐塔的情況下,鋪設出長達數公里的纜線,即便在強風中也能保持穩定。艾格峰快車全長6,483米,僅需建造七座支撐塔,既保護了景觀,又無需穿越森林小徑。該纜車采用的tricable技術,是唯一一種能夠將運輸需求與對自然界的最小干預相結合的索道系統。盡管其成本遠高于空中纜車,但其獨特的性質和高效的運營證明這些成本是合理的。索道纜車擁有一個容量為100名乘客及6噸貨物的艙室,滿載時總重量約26噸。

天文研究 編輯本段

少女峰作為歐洲著名的雪峰與冰川研究基地之一,山上設有天文臺,該天文臺是全球大氣監視網的一部分,也是歐洲重要的氣象研究站點。該天文臺被稱為“獅身人面像”,專注于冰川學、輻射研究、宇宙射線研究等與環境、氣候相關的研究領域。作為歐洲最高的氣象站,這里全年有人員值守,并每日多次將觀測數據(如云的類型、高度或能見度)發送至瑞士氣象局總部。

環境保護 編輯本段

環境問題

位于少女峰山腳下的阿萊奇冰川,自1860年以來因氣候變化而持續退縮。1893年冰川后退了6米,而2006年則后退了115米,創下了一個世紀的最高記錄。阿萊奇冰川以年均50米的速度后退,不僅長度縮短,冰層厚度也在減少,裸露的山體表層增加了自然災害的風險,如雪崩和滑坡,同時也影響了冰川的景觀,對旅游業產生了影響。由于冰川消融速度不快,當地居民并未對此給予足夠重視。過去,為了養牛,瑞士人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砍伐樹木和種植草皮。

環境保護:1906年,一篇發表在日內瓦報紙上的文章倡議在日內瓦設立冰川自然保護區。經過1915至1930年間瑞士自然保護協會與當地政府的多次協商,阿萊奇自然保護中心于1933年成立,成為瑞士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之一。2001年,少女峰-阿萊奇冰河-畢奇霍恩峰被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并于2007年擴大保護范圍至82,400公頃,相比原先的53,900公頃。

少女峰少女峰

瑞士政府在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首先,瑞士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制定了自然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少女峰等旅游開發項目的規劃、建設、酒店運營和游客管理等,均貫徹了環保理念。例如,山頂酒店在游客過多時可能會出現訂房困難,因為價格體系和人員進入體系都是環境科學家們經過精心研究后制定的。

其次,瑞士政府注重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筑設施管理。為鼓勵當地居民維護生態原貌,政府每年提供大量財政補貼,推動土地非農化,減少居民對草地的施肥,以實現草場自然生長。此外,政府還在每個山村建立污水處理廠,規定生活廢水必須經過處理并達到相應標準才能排放。同時,政府對建筑物的體積、風格、屋頂傾斜度和色彩等均有嚴格規定。例如,居民在瑞士增加窗戶需獲得政府許可;在山區,政府不鼓勵建設高層建筑;旅游地區的接待設施數量也受到嚴格控制。

第三,瑞士在旅游資源開發中嚴格控制對地貌的損害。少女峰山體中上部除裸巖、冰川和積雪外,植被稀少,旅游設施大多建于地下,尤其是交通體系,采用長距離隧道、地下火車站和地下升降機等,確保游客不進入地表區域,活動被限制在特定范圍內。

第四,瑞士政府對廢棄物管理有效且完善。為保護少女峰的自然生態,減少旅游污染,少女峰的飲用水通過管道從格林瓦德引入,污水則通過管道送回格林瓦德處理,其他廢棄物通過纜車外輸。因此,盡管每年有大量游客前往少女峰,但該地區仍保持著無污染的狀態。

風景名勝 編輯本段

少女峰-阿萊奇-比奇峰

少女峰-阿雷奇冰河-畢奇霍恩峰(Swiss Alps Jungfrau-Aletsch)于2001年被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并于2007年向西部擴展。這一區域以其壯麗的景色、獨特的山脈與冰川構造,以及正在經歷的氣候變化,展現了無可估量的全球價值,尤其是在生態和生物過程的植物演替闡釋上。它的迷人景觀在歐洲藝術、文化、登山以及阿爾卑斯山旅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齒軌鐵路

乘坐齒軌火車從海拔567米的因特拉肯東站攀升至海拔3,454米的“歐洲之巔”少女峰站,隨著海拔的升高,景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山腰以下是連綿不絕的翠綠草地、絢爛的山花、散落的牛群和寧靜的村莊;而穿越冰川后,潔白的少女峰便映入眼簾。少女峰鐵路段位于山頂,落差達2,887米,全程52千米,乘坐火車攀升是一種獨特的體驗。

隧道車站

少女峰鐵路的7.1千米長隧道在海拔3,160米處設有Eismeer車站,齒軌火車在此停留5分鐘,乘客可通過艾格峰北坡的窗戶觀賞到壯觀的冰川世界:在永恒的白雪覆蓋下,藍色溝壑狀的冰塊以及遠處的四千米高峰盡收眼底。

歐洲之巔

斯芬克斯觀景臺:少女峰的“歐洲之巔”斯芬克斯觀景臺,也稱作獅身人面像觀景臺,海拔高達3571米,少女峰火車站位于獅身人面像內部。在此,游客可以欣賞到阿爾卑斯山的全景,包括最長的冰川——長23.6千米、覆蓋面積達117平方千米的阿來奇冰河。在晴朗的日子里,甚至可以看到法國的Vosges山脈和德國的黑森林。

冰之皇宮

位于少女峰“歐洲之巔”的冰宮始建于1934年,全年保持-3℃的恒溫。冰宮由來自格林德瓦和翁根的兩名登山向導在冰河下,用鎬和鋸子開鑿而成。現在的冰宮面積已擴展至約1000平方米,內部所有的雕塑,包括四面墻、天花板和地板,均由天然冰河材料制成。整個冰宮內,閃爍著天然水結晶反射出的藍色光芒,冰墻凹處排列著數座冰雕,如鷹、企鵝、北極熊等。冰宮門口有各種語言的介紹,包括中文。此外,還設有冰吧臺,飲料放置在吧臺上迅速冷卻。在這里,游客能夠在阿萊奇冰川正下方感受到冰雪的溫度。

360度全景體驗:在少女峰“歐洲之巔”的全景電影院,游客可以全年無休地觀賞到少女峰及周邊360度的景觀全景。

相關文化 編輯本段

牧羊人節

少女峰牧羊人節的歷史可追溯至1805年,它被譽為瑞士最美麗的傳統習俗之一。這個為期三天的節日活動包括投石比賽、摔跤比賽以及傳統服飾的游行展示。在這其中,投石比賽無疑是節日的重頭戲,參賽者身著牧羊人裝束,奮力將83.5公斤重的石頭投擲出去,投擲距離最遠的選手將獲得勝利。

因特拉肯古典音樂節是瑞士歷史悠久的古典音樂盛會之一,始于1961年的莫扎特音樂節周,自那時起便被稱為“因特拉肯音樂節周”。自1990年代起,該音樂節專注于培養年輕音樂人才,以其高質量和多樣化的節目而聞名。

位于少女峰腳下的圖恩湖音樂節是歐洲十大露天音樂劇活動之一,自2003年起每年在圖恩湖畔舉辦。它不僅上演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作品,還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每年吸引超過70,000名游客。該音樂節在2013年夏季舉行了《老太太來訪》的全球首演,隨后在維也納羅納赫劇院和日本劇院上演,均獲得滿座好評。

阿爾卑斯山號(又稱阿爾卑斯長號)是每年夏天在少女峰及其周邊地區舉辦的一系列表演中的主角。這種樂器由松木制成,長度在3至4米之間,其喇叭口形狀的末端彎曲如牛角。盡管結構簡單,但吹奏難度極高,被視為瑞士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樂器。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榮譽榜上,少女峰在2020年4月被評為“第十七屆中外避暑旅游目的地排行榜”的第13位。

2024年9月26日,少女峰被國際山地旅游聯盟認定為首批“世界旅游名山”。

重要事件 編輯本段

2007年7月12日,瑞士安德馬特山地新兵學校的一支隊伍在少女峰進行登山訓練時遭遇雪崩,導致6名軍人被沖落數百米,不幸遇難。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圣誕老人村    下一篇 王子異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平昌县| 天镇县| 洛浦县| 安乡县| 牙克石市| 巢湖市| 井冈山市| 德阳市| 木兰县| 二连浩特市| 太原市| 若羌县| 马鞍山市| 满城县| 盐源县| 长汀县| 伊金霍洛旗| 扎囊县| 贵定县| 奉贤区| 扬中市| 马鞍山市| 镇赉县| 鄯善县| 房产| 蒲城县| 云浮市| 娱乐| 张北县| 雷山县| 故城县| 嘉鱼县| 潼关县| 南澳县| 平昌县| 新宁县| 岳阳市| 宝兴县| 奉新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