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TAIPING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簡稱TPL),又稱“太平人壽”,隸屬于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總部位于上海,由程永紅擔任法定代表人。作為中國中大型壽險企業之一,太平人壽截至2022年底擁有38家分公司及1400多家分支機構,總資產高達9,391億元。
太平人壽的起源可追溯至1934年,當時太平保險公司設立人壽保險部。1938年,由交通銀行、金城銀行等六家銀行共同出資,成立了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在抗日戰爭期間,由于戰亂,國內業務幾乎癱瘓,公司轉而專注于海外業務。直至2001年5月23日,太平人壽全面恢復國內人身保險業務,并于同年11月30日恢復國內營業。至今,太平人壽的主營業務涵蓋個人壽險、銀行保險、服務拓展保險和網點多元業務等。
2023年,太平人壽連續第八年獲得惠譽國際“財務實力A+”評級,并連續七年獲得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A類評價。
發展歷程 編輯本段
1934年4月20日,太平保險公司在原有財產險業務的基礎上,設立人壽保險部,并設立壽險監理委員會。1938年12月30日,人壽保險部被取消,隨后由六家銀行共同出資成立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初始資本金為100萬元,有效保額為700萬元??谷諔馉幤陂g,國內業務因戰亂而陷入停滯,公司主要轉向海外業務。
解放后,太平人壽的業務得以恢復和拓展。1951年,上海15家私營保險公司合并,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參股,以太平人壽為核心,成立了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1956年,新豐、太平保險公司合并,繼續專注于海外保險業務,國內業務停止。
2001年5月23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批準太平人壽全面恢復國內人身保險業務,并設立了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復業籌備工作組。隨后,同年9月至10月,中保國際和富通國際分別以50.05%和24.9%的股份比例加入,而剩余的25.05%股份由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在同年11月30日,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監管機構的批準下重新開業,并獲得了在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四個城市設立分公司的許可,從而成為國內第六家全國性的金融保險企業。
2002年,太平人壽的保費收入達到了18.1億元。2003年1月,公司獲準在南京、杭州、濟南、鄭州、石家莊、沈陽、寧波、青島、大連、深圳等十個城市籌建分公司,以及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德陽、綿陽、樂山、內江、雅安等十個中心支公司。
到2006年底,太平人壽的市場占有率上升至2.7%,至2007年4月,其總資產已超過300億元,客戶數量達到450萬。同年,湖南、廣西、山西、云南、陜西、重慶等六個省級分公司開業,吉林分公司也獲得了籌建許可。
2010年9月,太平人壽在海南籌建分公司,成為其第35家分公司。2020年11月,寧夏分公司開業,使太平人壽的分公司總數達到38家。
截至2022年底,太平人壽擁有38家分公司和1400多家分支機構,總資產高達9,391億元。自2001年起,太平人壽確立了“以銀行保險為突破”的發展戰略。從2003年開始,公司大規模推動銀保期繳業務。2008年,銀保渠道的期繳保費達到了14億元。到了2017年,銀保期繳新單保費同比增長了46.8%,2019年達到了54億元,而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達到了百億元。
太平人壽的實際控制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持有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90%的股權。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61.25%的股權,而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則是太平人壽的控股股東,持有太平人壽75.1%的股權。
截至2022年4月,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包括: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5.10%)、比利時富杰保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2.45%)和金柏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2.45%)。
截至2022年底,太平人壽的組織架構包括董事會辦公室、戰略發展部、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黨委組織部、黨委辦公室、群眾工作部、財務部、集中采購部、風險管理及合規部、個人業務部、銀行保險部、渠道發展部、服務拓展部、網電多元部、社保商辦管理部、健康保險部、高客業務部、教育培訓部、精算部、再保險管理部、產品市場部、運營管理部、消費者權益保護部、客戶服務部、投資管理部、不動產管理部、紀委辦公室、巡察辦、科技信息部等多個部門。此外,太平人壽設有38家分公司、275家中心支公司、710家支公司、390個營銷服務部和7個電銷中心,共計1420個分支機構,并擁有18家主要控股子公司。
機構業務 編輯本段
截至2022年末,太平人壽的總資產達到9,391億元,期末有效保險金額超過332,000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超過7100萬人,支付理賠款和生存金總額超過1,700億元。
個人壽險業務
太平人壽根據用戶特質、保障功能和人生階段,提供了如太平暢享意外保險計劃、太平福祿倍愛保險產品計劃、太平人壽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A/B款(萬能型)等多種保險產品。2022年,太平臻愛金生終身壽險、太平福祿康瑞2018終身重大疾病保險、太平美好金生終身壽險在原保險保費收入中位列前三,保費收入分別為171.33億元、68.61億元和64.99億元。而在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方面,太平榮耀智尊賬戶終身壽險(萬能型)、太平財富金賬戶終身壽險(萬能型)和另一款太平財富金賬戶終身壽險(萬能型)居前三位,新增交費分別為11.26億元、9.42億元和7.50億元。
銀行保險業務
太平人壽與我國30多家知名銀行,包括工商、農業、中國、建設、交通、招商、郵政儲蓄、浦東、興業、中信及民生銀行等,建立了廣泛的全面合作,通過銀行渠道積極推廣保險代理業務。例如,2018年12月,太平人壽與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達成全面合作協議;2020年11月,又與華夏銀行福州支行簽訂全面合作協議,構建起全國范圍內的銀郵代理銷售網絡。2022年,太平人壽的銀行保險業務總保費收入突破430億元。
服務領域
太平人壽自2020年1月10日起成立了服務拓展部門,提供續期服務、產品服務、增值服務以及高客服務等,并推出了“續保通”APP,以便客戶能夠及時續保并快速繳納保費。
網電多元業務
太平人壽設有7家電話銷售中心,與交通、招商、民生、廣發銀行及廣發證券等機構合作,開展了超過10個電銷項目。同時,太平人壽還與螞蟻集團、京東金融、微保等近10家平臺合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并與支付寶、財付通、通聯、快錢和銀聯等大型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建立了網絡支付合作關系,支持快速支付。
機構文化 編輯本段
太平人壽的標識由藍綠色的“中國太平”標志和灰色的“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英文名組成。該標志以圓形為整體造型,象征集團的全球化發展戰略;“太平”二字則像一棵根植大地、擁抱藍天、枝繁葉茂的大樹,寓意集團永續經營;藍色代表天空,綠色象征大地,表達集團關愛自然、關愛生命、積極進取、持續創新的愿景。
集團文化理念方面,太平人壽秉持誠信、專業、創新、價值的價值觀,致力于創造安全、健康、富裕的美好生活,共享太平,旨在打造中國保險業最具價值成長的國際化現代金融保險集團。企業精神為擔當、務實、協同、奉獻。
機構責任 編輯本段
太平人壽注重消費者權益保護,推出了“適老化”服務,包括設置“長者優先”窗口、客服熱線設立“老年客戶專屬通道”、優化APP關懷版首頁導航及記憶功能、遠程連線柜面人員等。此外,太平人壽通過發布海報、開展幸福守護代言及知識闖關活動等方式進行消保教育宣傳,2022年“3.15宣傳周”被評為銀保監會“優秀組織單位”,“7.8宣傳日”獲得保協通報表揚。
在2022年,太平人壽總計處理了99,542起消費投訴案件。案件數量最多的五個地區依次是黑龍江,共9,390件,占比9.43%;山東,共8,598件,占比8.64%;河南,共6,750件,占比6.78%;湖北,共6,435件,占比6.46%;四川,共4,947件,占比4.97%。
在綠色金融領域,太平人壽在2022年的綠色保險業務中,保險金額達到了889.5億元,保單數量為8.7萬件。公司還加大了在風電、核電等綠色能源領域的投資,投資額超過30億元。例如,太平資本與公司共同推動了“太平-新疆碳中和三號”項目,并支持了在新疆的“第二批風光大基地”建設。
社會公益 編輯本段
太平人壽在疫情期間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了700萬元,并組織全系統員工及代理人進行防疫捐款捐物,總額超過1100萬元,捐贈了3萬余件口罩等物資,助力抗疫工作。此外,公司舉辦了57場直播活動,為近250家企業帶貨,觀看人次超過1000萬,助力復工復產。例如,2020年5月舉辦的“火‘荔’全開,嗨購天涯”公益直播活動推廣了海南的農特產品,直播中推廣了謳椰椰子油、餔南記牛肉干、火山荔枝等多種海南本土產品,觀看人次達到4.87萬。同月,還舉辦了“兩當情、裕安心,太平人壽首次公益扶貧直播”,推介了定點扶貧地區的多種農特產品。
機構事件 編輯本段
太平人壽在復業后,創新推行了“三高模式”,即打造高素質、高質量、高績效的保險代理人團隊,以改變傳統營銷模式的“人海戰術”和“規模定律”,被譽為“顛覆了傳統的壽險營銷規模定律”。2003年,太平人壽與全球最大的國際共保組織IGP(International Group Program)簽署了合作協議,將IGP在中國經營的跨國公司資源全部委托給太平人壽開發和服務,這是當時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唯一一個國際共保計劃。
2023年,太平人壽在合規管理方面遭遇了監管部門的多次處罰。年初,由于代理人管理不善、產說會辦理違規、印章審批和單證領用不規范等問題,徐州中心支公司被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處以16萬元罰款。同年5月,濟寧中心支公司因編制虛假業務資料、未按規定委托代理人處理業務等違法行為,同樣受到銀保監的30.2萬元罰款。6月,宜昌中心支公司因向投保人提供合同外利益、誘導保險代理人進行不誠信行為等違規操作,被罰款3萬元。而在7月,太平人壽因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職責,被中國人民銀行處以800萬元罰款。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年份 | 獎項(部分) | 頒發單位 |
---|---|---|
2018-2019年 | “全國金融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評選:標兵單位 | 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國金融文化建設協會 |
2019-2020年 | 年度金牌服務機構 | 《中國銀行保險報》 |
2020年 | 第四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A類(累計第18個季度獲最高評級) |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
年度中債成員綜合評定:債券業務進步獎 |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 |
“金蟬獎”評選:2020年度最佳壽險公司 | 華夏時報社 | |
年度思維財經投資者年會暨金橋獎頒獎:年度最具投資價值保險公司 | 思維財經、投資者網 | |
“益”路同行再出發·第三屆CSR先鋒論壇暨2020先鋒獎項頒獎:2020年度社會責任貢獻企業 | 國際金融報 | |
第十一屆“金理財”獎評選:年度企業社會責任獎 | 上海證券報社 | |
“中國金鼎獎”評選:年度卓越人壽保險公司 | 《每日經濟新聞》 | |
見未來· 第三屆資本市場高峰論壇暨金禧獎年度頒獎:2020卓越保險公司 | 《投資時報》、標點財經研究院 | |
財務實力(IFS)評級為“A+”(強勁),評級展望為“穩定”(連續第五年) | 惠譽國際 | |
“中國保險業方舟獎評選”:2020高質量發展保險公司方舟獎 | 證券時報 | |
2021年 | 當選“2021中國大學生最喜愛雇主” | 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 |
“金保獎”頒獎:“年度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突破獎”“年度保險科技創新項目獎” | 第三屆中國保險業數字化與人工智能發展大會 | |
上海企業百強榜:2020年排名第13位 上海服務業企業百強榜:2020年排名第7位 | / | |
“中國保險業方舟獎評選”:2021高質量發展保險公司方舟獎 | 證券時報 | |
“金蟬獎”評選:2021年度壽險公司 | 華夏時報社 | |
2022年 | “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金龍獎”評選:年度最具競爭力壽險公司 | 金融時報 |
“金保獎”頒獎:獲“年度卓越數字壽險公司” | 第四屆中國保險業數字化與人工智能發展大會 | |
財務實力(IFS)評級為“A+”(強勁),展望為穩定(連續7年) | 惠譽國際 | |
2023年 | 第十三屆上證財富管理峰會暨“金理財”評選:年度保險服務獎 |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
2024年 | 位列2024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第299位 |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
位列2024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第101位 |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