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師范學院
鞍山師范學院,英文名為Anshan Normal University,常簡稱為“鞍師”或“鞍山師院”,坐落于遼寧省鞍山市,是一所提供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師范類院校。該學院是國家級地方高校教師教育聯盟的副主席單位,以及“三北”地區高師院校協作單位,也是遼寧省首批勞動教育示范學校。此外,學院還榮獲了“全國首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建共育基地”、“遼寧省思想道德建設示范校”和“遼寧省來華留學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鞍山師范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58年,后于1962年因院校調整而停辦,并于1978年恢復為鞍山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學院升級為本科院校,2004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3年被批準為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院校,并于2021年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資格。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擁有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達75萬平方米。學院下設有1個學部、17個學院(系)及1所附屬中學。本科教育開設38個專業,高職專科教育開設11個專業,涵蓋教育、文學、理學、藝術、管理、工學、法學和歷史等八個學科門類。學院教職員工總數為1159人,其中專任教師879人。在校學生總數達23350人,包括教育碩士研究生178人、普通本科生11165人和普通專科生3470人。學院擁有2個省級科研平臺、1個省級研究基地、1個市校共建研究所和15個校級科研平臺。固定資產總值接近4.3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達1.23億元,圖書館藏書117.6萬冊。
在2024年的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鞍山師范學院位于第462名。
關于學院 編輯本段
鞍山師范學院成立于1958年9月1日,當時由鞍山市市長劉錫山兼任校長,并由著名文學家郭沫若題寫了校名。
1959年,鞍山師院與遼寧師院合并,后遷至遼陽市。
1962年院校調整后,學院停辦。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鞍山師范專科學校在原師范學校的基礎上得以恢復。
1980年10月,鞍山師專遷回原址。
1993年,學院升級為鞍山師范學院。
2004年,學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3年獲得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資格。
2019年,學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1年,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授予資格。
2023年3月,學院成功獲批“全國工商聯人才中心產教融合示范實訓基地”。
學院規模 編輯本段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設有1個學部、17個學院(系)及1所附屬中學。本科教育開設38個專業,高職專科教育開設11個專業,涵蓋了教育、文學、理學、藝術、管理、工學、法學和歷史等八個學科門類。
教師團隊
至2023年12月,我校教職員工總數達到1159人,其中專任教師有879人。我校有2位教師榮獲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稱號,1位教師獲評省“興遼英才”青年拔尖人才,3位教師被評為市地方領軍人才,2位教師獲得市突出貢獻專家榮譽,1位教師榮獲市杰出專家稱號,另有99位教師被評為市高端人才。此外,我校擁有4個省級教學團隊,7位省級專業帶頭人,10位省級教學名師,5位省優秀教師。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我校已涵蓋理學、工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八個學科門類。我校設有1個碩士授予點,2個省級一流建設學科,5個學科按照一級學科建設標準進行建設,同時致力于打造“區域特色文化與藝術學科群”,設有5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特色學科,以及8個校院共建學科。
教學成果
至2023年12月,我校擁有1個省級師范專業,6個省級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2個省級轉型發展試點專業,2個省級向應用型轉變示范專業,1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專業,以及1個省級現代學徒制示范專業。我校榮獲5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門教育部教職委重點建設課程,76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8門省級精品課程,并建立了8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此外,我校還擁有4個省級教學團隊,并成功獲批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2項,省級各類教學研究項目66項。
科研資源 編輯本段
圖書館資源
鞍山師范學院圖書館藏書豐富,涵蓋哲學、經濟、教育、文史、理化等多個學科領域,形成以文史、教育、古籍類藏書為特色的綜合性藏書體系。截至2020年8月底,圖書館收藏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等珍貴圖書。數字資源方面,圖書館擁有《中國知網》(CNKI)、《讀秀知識庫》等12個國內重要數據庫,電子圖書123萬冊,電子期刊49萬冊。截至2023年12月底,圖書館藏書總量達到117.6萬冊。
學術出版物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正式公開發行的學術理論刊物,屬于人文綜合類,設有天然產物分析、東北史地、區域經濟、學前教育、千山文化及國學傳承與傳播等欄目。學報為雙月刊,刊號為CN21-1391/G4。
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科)》(2023版)的數據,鞍山師范學院學報在611家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中位列第356位,處于Q3區段,其影響力指數CI值為9.279,復合類影響因子為0.431,綜合影響因子為0.18。
科研方面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擁有8個省級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和基地,一個市校共建研究所以及15個校級研究平臺。
學術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編撰了7部國家級規劃教材,11部省級優秀教材。2018至2022年間,學校共承擔了188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其中包括14項國家級項目,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藝術基金,發表了300余篇核心期刊以上的論文。
國際交流 編輯本段
截至2023年12月,鞍山師范學院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高校及20多個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邀請了300多位外籍專家和教師來校授課。作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受院校”,學校累計培養了46個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超過4000名。此外,學校與115所海外高校及26個教育科研機構在2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校際交流合作,涉及六大洲。
榮譽排名 編輯本段
2010年,學校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稱號。
2020年,在遼寧省第九屆“全民讀書節”中,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2022年,學校被授予“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供稿單位”稱號。
在軟科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排名中,鞍山師范學院排名第462位。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