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瓊斯指數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簡稱DJIA),亦稱道指,是一種以股票價格平均數來衡量市場表現的指數。它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一個關鍵股票指數,由查爾斯·亨利·道、愛德華·戴維森·瓊斯和查爾斯·米爾福德·伯格斯特羅澤在19世紀末共同創立,用以反映美國經濟的日常動態。
道瓊斯指數由四類股價平均指數構成,分別是工業、公用事業、運輸業和綜合指數,涵蓋六大分類,包括生物技術、醫療設備、制藥、醫療保健供應商、斯托克50和全球股票指數。該指數由道·瓊斯集團編制并發布,其數據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等媒體上。
計算道瓊斯指數的方法是將入選股票的價格總和除以道指除數,該除數會因拆股和公司合并等因素而變化。道瓊斯指數作為全球廣泛采用的算術平均股價指數之一,不僅是紐約三大股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股票指數之一。它反映了美國股票市場在各個行業的整體走勢。其優勢在于自創立以來持續使用,便于比較不同時期的股市情況。然而,由于涵蓋的股票數量較少,其代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
分類構成 編輯本段
1. 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30家代表性工業公司股票,反映美國工業股價的整體水平。
2. 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均值指數:以15家知名煤氣和電力公司的股票為編制目標。
3. 運輸業股票價格均值指數:由20家具有代表性的運輸業公司股票組成,涵蓋公路貨運、航空和鐵路運輸。
4. 平均價格綜合指數:是前三組指數的綜合,包含65種股票,為市場提供優質個股的清晰市場狀況。
截至2023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包含65只成分股。
重要事件 編輯本段
1896年5月26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首次發布,初始點數為40.94點。
1896年8月7日,兩個月后,該指數觸及歷史低點,為28.66點。
1906年1月12日,道指首次收盤價超過100點,達到100.25點,實現首次整數突破。
1906年1月19日,在一周后,工業平均指數達到當時牛市最高點103點,隨后迅速下跌至57.56點,1909年又回升至100點附近。
1910年至1914年7月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75點到95點之間波動。
1910年7月31日,歐洲戰爭的爆發導致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次非正常關閉,股票交易暫停。
1914年12月15日,紐交所重新開放,但開盤后投資者紛紛拋售,導致道指在12月24日跌至10年來的最低點53.17點。
1916年10月4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進行了歷史上最劇烈的一次調整,成分股數量從12個增加到20個。新增的成分股包括American Beet Sugar、American Can、Baldwin Locomotive Works、Republic Iron & Steel、Studebaker、Texas、American Locomotive、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m、B.F. Goodrich、Westinghouse Electric & Manufacturing、Utah Copper和Western Union Telegraph,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我國鉛業企業、People Gas(紐約企業)和美國鋼鐵的認股權證被剔除(美國鋼鐵的普通股票仍計入指數,此前美國鋼鐵占有兩個名額,一個是普通股,一個是優先股)。
1928年10月1日起,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樣本股數量增加至30家,并持續至2024年。盡管經歷了多次調整,2024年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樣本股數量依然是30家。
1929年10月28日,道指狂跌38.33點,日跌幅達13%。
1956年3月12日,道指首次收盤價突破500點,達到500.24點。
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次突破1000點,收盤價為1003.16點。
1974年12月6日,股市指數跌至577.60點,創下了近12年來的最低記錄,同時也是自30年代熊市以來的最差表現。
1987年1月8日,股市指數首次跨越2000點大關,當日收盤于2002.25點。
1987年10月19日,股市遭遇重挫,單日下跌508點,跌幅高達22.6%,收盤于1738.74點,這一天被銘記為“黑色星期一”。
1991年4月7日,股市指數首次攀升至3000點,當日收盤于3004.46點。
1995年2月23日,股市指數首次突破4000點,當日收盤于4003.33點。
1995年11月21日,股市指數首次突破5000點,當日收盤于5023.55點。
1996年10月14日,股市指數首次突破6000點,當日收盤于6010.00點。
1997年2月23日,股市指數首次達到7000點,當日收盤于7022.44點。該指數在89個交易日內上漲1000點,創下了最快千點躍升的紀錄。
1997年7月16日,股市指數首次升上8000點,當日收盤于8038.89點。
1997年10月27日,股市遭遇大幅下跌,日跌幅達到7.2%,收盤于7161.15點,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同時,由于跌幅過大,當天股市兩度停盤并提前結束交易。
1997年10月28日,股市強勁反彈,單日上漲337.17點,創下了最高日升點數紀錄。
1998年4月6日,股市指數首次突破9000點,當日收盤于9033.23點。
1998年8月31日,股市急劇下跌512.61點,跌破了8000點大關。
1999年3月16日,股市盤中首次突破10000點,但最終以9930.47點收盤。
1999年3月29日,股市首次以五位數收盤,收盤于10006.78點。
2007年4月26日,股市收盤于13000點。
2007年10月11日,股市達到歷史最高點14198點。
2008年10月6日,受金融危機影響,股市跌破10000點,收盤于9962點。
2008年10月10日,股市創下調整新低7884點,收盤于8451點。
2009年3月2日,受金融危機影響,股市跌破6800點,這是自1997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
2009年3月10日,受花旗銀行盈利等因素影響,股市大漲379余點,創下了自2008年11月以來的新高。
2009年9月14日,股市突破10000點整數關口。
2013年2月1日,股市收盤于14009點,這是自5年多前以來再次沖上14000點。
2013年3月5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交易日內達到了自創立以來的最高點,14286.37點,當日收盤價為14253.77點,標志著自2007年以來的所有跌幅已全部收回。
2013年5月3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盤中一度攀升至15009.59點,這是該指數首次突破15000點大關,并創下了新的歷史最高記錄。
2013年9月11日,標準普爾道瓊斯公司宣布,高盛、Visa和耐克將接替惠普、美國鋁業和美國銀行,成為道瓊斯指數的成分股。這一變動自2013年9月20日市場收盤后正式生效。最初,道瓊斯指數的編制方法是由其創始人查爾斯·道·瓊斯設計的,他選取了11家代表性鐵路公司股票(后增至12家),通過算術平均法計算得出。
計算公式 編輯本段
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價格總和/入選股票數量。1928年10月1日被設定為基準日,因為當日收盤時,指數恰好接近100點。從此,所有道瓊斯指數都以這一天為基期。通過將股票價格與基期相除,計算出百分比,即各期的股票價格指數。這也是為何股票指數通常以點為單位,每一點的漲跌相當于基準點的百分比。然而,很快人們發現這種算法并非在所有時期都適用,尤其是在遇到除權除息日時,計算出的指數會出現不連續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28年之后,道·瓊斯指數引入了新的計算方法——連接法,該方法在股票拆分或合并時仍能保持指數的連續性,從而使得該指數的應用更加廣泛,并使其影響力擴展至全球。
優勢缺點 編輯本段
新的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道指除數,而道指除數會受到拆股和公司合并的影響。
優點:道·瓊斯指數自創立以來一直未被停用,這使得它對于比較不同時期的股市行情和發展趨勢非常有用。
缺陷:盡管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一種成分股指數,但它所包含的公司股票多為熱門股,并且截止至2023年,其覆蓋的上市公司數量僅占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極小部分,且不包括金融行業和服務行業。因此,道·瓊斯指數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質疑和反對。
地位影響 編輯本段
道瓊斯指數作為全球應用最廣泛、專業性最高的股票價格指數之一,其目的是反映美國股票市場在各個行業領域的整體走勢。
道瓊斯指數,與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齊名,構成了紐約三大股指,也是反映美國股市波動最為敏感的指標之一。由于其成分股公司普遍具有行業代表性、規模龐大、知名度高,并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因此深受廣大投資者的青睞,成為他們監控股市動態和進行股票投資的關鍵參考。
道瓊斯指數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和權威性,2023年更是如此。首先,道瓊斯指數選取的股票在各自行業內占據重要地位,其發行公司的影響力舉足輕重,其股價波動受到全球市場的廣泛關注,并在投資者心目中占據重要位置。
其次,《華爾街日報》作為發布道瓊斯指數的媒體,在金融界擁有顯著的地位和影響力。該報不僅每日發布道指的每小時變動百分比、平均指數和每種成分股的成交額等詳盡數據,還注重對股票分拆后指數的調整問題。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