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斯汀·海寧
賈斯汀·海寧,一位杰出的比利時女子網球運動員,被譽為“紅土女皇”,于1982年6月1日在比利時列日誕生。海寧于1999年1月1日開啟了她的職業網球生涯,職業生涯中共贏得43個WTA女子單打冠軍頭銜,其中包括4次法國公開賽女單冠軍(分別于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獲得),1次澳大利亞公開賽女單冠軍(2004年),2次美國公開賽女單冠軍(2003年和2007年),以及1次奧運會網球女單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她在2006年和2007年連續兩年成為WTA年終排名第一,職業生涯中WTA世界排名第一的總時長達到了117周。
2008年5月,海寧宣布退役,成為首位在WTA世界排名第一時退役的網球運動員。2009年9月,她宣布將在2010年復出。然而,2011年初在澳網第三輪不敵斯維特蘭娜·庫茲涅佐娃后,海寧于1月26日再次宣布退役。2016年2月11日,海寧加入烏克蘭新星斯維托尼娜的團隊,擔任她的“特別顧問”,并在同年3月9日被選入ITF名人堂。
人物經歷 編輯本段
早年經歷
海寧的早年經歷始于一個普通的比利時家庭,她在2歲時第一次拿起網球拍。10歲時,海寧首次參觀了法國網球公開賽,從此將施特菲·格拉芙視為榜樣,并立志成為世界第一。從14歲開始,她師從阿根廷教練卡洛斯·羅德里格斯。1996年,14歲的海寧就贏得了橘子碗青少年網球錦標賽女單冠軍,并在隨后的幾年里不斷取得優異成績。1998年,她參加了多項ITF巡回賽,贏得了多個冠軍,年終世界排名上升至第226位。最終,她在1999年正式成為職業球員。
運動生涯
1999年3月,海寧在法國蘭斯站的ITF巡回賽中脫穎而出,進入女單決賽并以2-0的總比分擊敗隊友吉姆·克里斯特爾斯。同年5月,她以178號種子的身份參加比利時安特衛普公開賽的WTA巡回賽,并在決賽中以2-0的總比分戰勝了頭號種子莎拉·皮特科夫斯基,首次贏得了WTA巡回賽女單冠軍。在此之后,海寧參加了包括澳大利亞公開賽、法國公開賽、溫布爾登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在內的WTA四大滿貫賽事,但她在法國公開賽第二輪以1-2的總比分不敵林德茜·達文波特,在美國公開賽首輪以0-2的總比分輸給了艾米麗·毛瑞斯莫。當年,她的WTA年終世界排名達到第69位。
進入2000年,海寧首次參加澳大利亞公開賽,但在第二輪以0-2的總比分被瑪蒂娜·辛吉斯淘汰。由于手臂受傷,她錯過了法國公開賽。夏季,海寧首次亮相溫布爾登公開賽,但在首輪以1-2的總比分輸給了西班牙選手桑切斯·維卡里奧。同年8月,她在美國公開賽第四輪以0-2的總比分再次敗給了達文波特。除了四大滿貫賽事外,海寧參加了多場WTA巡回賽,但未能奪冠。幸運的是,她在同年7月的比利時ITF巡回賽中贏得了女單冠軍,并在12月的法國ITF巡回賽中與維吉娜·拉扎諾搭檔贏得了女雙冠軍。年終時,她的WTA世界排名為第48位。
到了2001年,海寧在WTA巡回賽中三次奪冠,分別是黃金海岸公開賽、堪培拉公開賽和斯海爾托亨博斯公開賽。在四大滿貫賽事中,她在澳網第四輪以1-2的總比分輸給了莫妮卡·塞萊斯,法網四強賽以1-2的總比分不敵克里斯特爾斯。在溫布爾登公開賽上,海寧首次進入四大滿貫賽事的決賽,但以1-2的總比分敗給了大威廉姆斯(維納斯·威廉姆斯)。盡管美網比賽止步于第四輪,以0-2的總比分輸給了小威廉姆斯(塞雷娜·威廉姆斯),海寧隨后幫助比利時女隊贏得了2001年聯合會杯冠軍。年終時,她的WTA世界排名升至第7位。
在2002年,海寧在女子網球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贏得了兩項WTA巡回賽女單冠軍。5月,她在柏林公開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2-1的總比分擊敗小威廉姆斯,首次贏得了WTA1級賽事的女單冠軍。同年10月,海寧在林茨公開賽再次進入女單決賽,并以2-0的比分戰勝亞歷山德拉·史蒂文斯,成功衛冕。此外,她在2002年還兩次在WTA巡回賽中贏得女雙冠軍,與梅根·肖內西在黃金海岸公開賽搭檔奪冠,與艾琳娜·柏維娜在蘇黎世公開賽搭檔奪冠。然而,海寧在四大滿貫賽事中并未能奪冠。在年初的澳網中,她在1/4決賽中被克里斯特爾斯淘汰,法網首輪即被安妮科·卡普洛斯淘汰,溫網進入四強但半決賽中輸給大威廉姆斯,美網則在第四輪被丹尼拉·漢圖喬娃淘汰。11月,海寧在WTA年終總決賽中1/4決賽再次被克里斯特爾斯淘汰。盡管四大滿貫賽事未獲佳績,但她在WTA年終世界排名中上升至第5位。
進入2003年,海寧在四大滿貫賽事中表現出色。1月,她在澳網中進入女單四強,但半決賽中不敵大威廉姆斯。法網中,海寧在半決賽以2-1的總比分淘汰小威廉姆斯,并在決賽中以2-0的比分戰勝克里斯特爾斯,首次奪得四大滿貫賽事女單冠軍。溫網中,她進入四強,但半決賽中再次輸給小威廉姆斯。美網中,海寧連續贏得7場比賽,最終以2-0的總比分戰勝克里斯特爾斯,奪得美網女單冠軍。除了四大滿貫賽事外,海寧在同年還贏得了迪拜公開賽、查爾斯頓公開賽、柏林公開賽、圣迭戈公開賽、多倫多公開賽及蘇黎世公開賽的冠軍。10月20日,在贏得蘇黎世公開賽女單冠軍后,她的積分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在2003年的WTA年終世界排名中,海寧首次位居榜首,并在同年的奧運會上奪得了金牌。
2004年1月中旬,海寧在WTA巡回賽悉尼公開賽中連續擊敗達文波特和毛瑞斯莫,成功奪得女單冠軍。緊接著,在當月的澳網賽事中,她繼續保持出色的狀態,連勝7場,首次獲得澳網女單冠軍。決賽中,海寧再次與克里斯特爾斯對決,并以2-1的總比分獲勝。同年2月,她在迪拜公開賽上再下一城,贏得女單冠軍。3月,海寧在印第安維爾斯公開賽上再次奪冠。然而,在隨后的法網比賽中,她卻在女單第二輪以0-2的總比分被塔蒂亞娜·加爾賓淘汰,成為一大冷門。同年8月,海寧代表比利時參加了雅典奧運會網球女單比賽,最終以2-0的總比分擊敗毛瑞斯莫,奪得奧運金牌。奧運會后,她赴美參加美網,但在女單第四輪以0-2的總比分不敵納迪亞·彼得洛娃,未能衛冕。當年,海寧的WTA年終世界排名下降至第8位。
法網三連冠之路
進入2005年,海寧因右膝傷勢錯過了悉尼公開賽、澳網、多哈公開賽和迪拜公開賽。直到3月份,她在邁阿密公開賽復出,并成功晉級8強。從4月至6月,海寧開始了她的奪冠之旅。她先是在查爾斯頓公開賽中連勝6場,奪得女單冠軍,隨后在華沙公開賽上連贏5場,再獲女單冠軍。緊接著,在柏林公開賽中,她連勝6場,再度奪冠。在法網比賽中,海寧一路過關斬將,擊敗斯維特蘭娜·庫茲涅佐娃、馬莉婭·莎拉波娃、納迪亞·彼得洛娃和瑪麗·皮爾斯,最終奪冠。法網結束后,海寧參加了溫網和美網,但溫網首輪即止步,美網則在與瑪麗·皮爾斯的比賽中以0-2的總比分敗北。由于傷病,海寧隨后缺席了蘇黎世公開賽、林茨公開賽和WTA年終總決賽。這一年,海寧的WTA年終世界排名為第6位。
2006年伊始,海寧在悉尼公開賽和迪拜公開賽中分別榮獲女單桂冠。盡管在澳網女單決賽中因胃痙攣突然退賽,海寧還是在法網賽中連勝五場,晉級四強,并在半決賽中以2-0的總比分擊敗克里斯特爾斯,最終在決賽中以2-0的總比分戰勝斯維特蘭娜·庫茲涅佐娃,奪得女單冠軍。同年溫網,海寧再次進入女單決賽,卻以1-2的總比分不敵毛瑞斯莫。美網決賽中,海寧與莎拉波娃對決,以0-2的總比分敗北。這一年,海寧成為史上第七位在同一賽季內闖入四大滿貫女單決賽的球員。2006年11月,她在WTA年終總決賽中復仇毛瑞斯莫,成功奪冠。此外,她還贏得了伊斯特本錦標賽和紐黑文公開賽的女單冠軍。在WTA年終世界排名中,海寧重返世界第一。
進入2007年,海寧盡管因個人原因缺席了澳網和悉尼公開賽,但全年戰績為63勝4負,創造了自1989年以來女子網壇單賽季的最佳勝率,并贏得了10個女單冠軍。在法網,她以2-0的總比分淘汰小威廉姆斯和耶萊娜·揚科維奇,決賽中以2-0擊敗阿娜·伊萬諾維奇,第四次獲得法網女單冠軍。溫網,海寧止步四強,半決賽中以1-2的總比分輸給馬里昂·巴托麗。美網,她先后淘汰威廉姆斯姐妹,與庫茲涅佐娃會師決賽,最終以2-0的總比分奪冠。同年,她還贏得了迪拜公開賽、多哈公開賽、華沙公開賽、伊斯特本錦標賽、加拿大多倫多公開賽、斯圖加特公開賽、蘇黎世公開賽的女單冠軍,并在WTA年終總決賽中成功衛冕。年終世界排名中,海寧繼續位居第一。
2008年1月,海寧在悉尼公開賽決賽中以2-1的總比分擊敗庫茲涅佐娃奪冠,但隨后在澳網第四輪以0-2的總比分輸給莎拉波娃。次月,她在比利時公開賽中奪冠。然而,在迪拜公開賽、邁阿密公開賽和柏林公開賽中均未能奪冠。5月14日,海寧宣布退役,成為歷史上首位在世界排名第一時退役的運動員。
退役后,海寧于2012年復出
2009年9月,海寧網球選手正式宣布回歸WTA,并自2010年起參與賽事。2010年伊始,海寧便踏上了澳洲的土地,參加了布里斯班公開賽,并在決賽中以1-2的總比分不敵克里斯特爾斯。緊接著,她在澳網的比賽中亦一路晉級至女單決賽,但最終以1-2的總比分敗給了小威廉姆斯。在法網的第四輪比賽中,海寧以1-2的總比分輸給了薩曼莎·斯托瑟,但隨后在斯圖加特和斯海爾托亨博斯公開賽中贏得了女單冠軍。同年6月下旬,海寧參加溫網,但在女單第四輪中以1-2的總比分輸給了克里斯特爾斯。由于肘部受傷,海寧未能參加2010年剩余的比賽,并在年終WTA世界排名中位列第12。
海寧在2011年1月中旬參加了澳網,但在女單第三輪中以0-2的總比分不敵斯維特蘭娜·庫茲涅佐娃。隨后,于1月26日,她因肘部傷勢宣布退役,結束了她的職業生涯。
個人生活 編輯本段
于1982年6月出生于比利時列日的普通家庭,擁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1995年,海寧的母親因癌癥去世。2000年,海寧與家人發生爭執并斷絕了關系,直到2007年才修復關系。2002年11月,海寧不顧家人的反對與皮埃爾·哈德恩結婚,并在婚后改名為賈斯汀·海寧·哈德恩。但他們在2007年離婚,海寧因此退出了悉尼公開賽和澳網的比賽。2011年,海寧與比利時導演兼演員貝諾特·貝爾圖佐公開戀情,并在2013年生下一女。2015年,兩人結婚,2017年又生下一個兒子。
海寧的教練是阿根廷網球教練卡洛斯·羅德里格斯,他自海寧14歲起就擔任她的教練,直到15年后。羅德里格斯不僅是海寧的教練,還在生活中扮演了父親、兄長和朋友的角色。海寧曾表示,她與羅德里格斯之間的關系是充滿愛、契合和相互尊重的。
海寧的興趣愛好十分多樣,包括看電影、聽音樂和跳傘運動,尤其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至于她的網球俱樂部,則是一個展現她網球生涯成就和愛好空間的平臺。
比利時網球名人賈斯汀·海寧開設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網球俱樂部,該俱樂部設有18個網球場,并配備了健身房、餐廳、宿舍以及研討會議室等設施。此外,俱樂部還特別為殘障人士提供了相應的設施。
媒體生涯
海寧在退役后繼續與網球保持聯系,曾擔任歐洲體育和法國電視臺的網球解說員,主要負責法國網球公開賽、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的解說工作。
慈善事業
海寧對公益活動充滿熱情,她創立了賈斯汀·海寧基金會,旨在幫助患有疾病或殘疾的兒童與青少年。同時,她還擔任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爭議時刻 編輯本段
在2006年1月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海寧與毛瑞斯莫在女單決賽中相遇。在首盤失利后,海寧在第二盤開局不久突然退賽,此舉令人意外。退賽前,海寧的身體狀況并無異常。海寧在賽后解釋稱,胃部痙攣的劇痛讓她難以承受,因此從健康角度出發做出了退賽的決定。
人物評價 編輯本段
技術風格
海寧的網球技術全面,力量與技巧兼備,步伐輕盈,移動迅速,心理素質出色,特別是單手反手技術獨步天下。
外界贊譽
前美國女子網球運動員比利·簡·金表示:“我不明白為什么賈斯汀·海寧得不到更多的認可,她或許不是最迷人的,但她作為網球運動員的成長歷程令人難以置信。”
前美國男子網球運動員約翰·麥肯羅認為:“賈斯汀·海寧可能是史上最出色的單手反手球員。”
前比利時女子網球運動員吉姆·克里斯特爾斯對海寧的評價是:“對于一個像賈斯汀·海寧這樣偉大的運動員來說,因為肘傷不得不結束職業生涯,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