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學院
攀枝花學院(Panzhihua University)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由一省一市共建、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是全國首批100所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之一。學校是一個碩士 s學位授予單位,也是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項目、四川省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和四川省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試點高校。學校的前身是方毅、宋任窮等老一輩革命家倡導,攀枝花大學于1983年創辦;1994年,攀枝花教育學院與攀枝花學院合并;1998年8月,攀枝花衛生學校并入攀枝花學院;1995年,學校升格為普通專科學校;2001年7月,攀枝花學院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攀枝花學院。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總占地面積約1450畝,校舍面積57.42萬平方米,擁有21個教學單元、1個科研單位、三甲直屬8個教學輔助單位和1所附屬醫院,開設62個本科專業和2個碩士專業s學位授權點;學校有1189名教職工(不含附屬醫院),其中專任教師919人;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5,351名國際學生。
學校規模 編輯本段
院系設置
到2023年10月,攀枝花學院共有21個教學單位、1個科研單位、有8個教學輔助單位和1個三甲直屬附屬醫院,62個本科專業。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189人,其中專任教師921人。專任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26人,其中專任專業技術人員122人;有788名教師擁有碩士學位包括255名醫生和400多名臨床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天府學者和杰出專家、天府峨眉計劃創業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有133名各級各類專家,包括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后備人選。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0月,攀枝花學院擁有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專業碩士與碩士s度授權站:材料與化工、會計
教學情況
截至2023年10月,攀枝花學院擁有國家一級專業、特色專業1個、1 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部級優勢專業15個,省一級本科專業11個、特色專業6個、應用型示范專業5個、省級綜合專業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2個,國家一流本科3個,省一流本科33個。2022年,學校還獲得了四川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二等獎2項。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到2024年2月,攀枝花學院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為1.9萬平方米,圖書文獻總量501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54萬冊,電子書347萬冊、工、文、法、經、管、醫、藝、農業與其他學科協調發展的藏書體系。印刷型中外文期刊354種,電子期刊2種.7萬種,33個中外文數據庫。收藏《四庫全書》《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等古籍5500本。有13個圖書館,16個閱覽室,10個陽光室外閱讀區,共有3750個閱讀座位。
學術期刊:《攀枝花學院學報》,攀枝花學院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分為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社科版主要欄目是金沙江文化(學報特色欄目)經濟與管理研究、政治與法律研究、哲學研究、社會學研究等;自然科學版的主要欄目是生化工程和材料工程研究、土木工程與資源環境、計算機和通信研究。
2022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的數據顯示《攀枝花學院學報》2021的綜合因子為0.463,在618種綜合性人文社科期刊中排名第323位,總被引頻次為469次;期刊的綜合影響因子為0.191;期刊影響力指數的CI值為8.666,位于Q3區。
科研基地
截至2023年10月,攀枝花學院擁有釩鈦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攀枝花釩鈦孵化器、32個省部級平臺、市級科研平臺35個。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攀枝花學院承擔科研項目164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項、在127項省級項目中,有1407項獲得專利授權,其中包括156項發明專利;發表SCI等高水平論文4901篇/SSCI、CPCI、653篇EI論文;獲省級科技進步獎8項、哲學社會科學省級獎6項、19個國家一流行業協會獎項。
合作交流 編輯本段
截至2023年10月,攀枝花學院和四川大學、江西理工大學、中鋼集團、攀枝花鋼城集團等國內高校、大企業在科研上合作、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烏克蘭、白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的10多所大學和研究所廣泛開展了人才培養、學術及科研合作。近年來,已有300多名學生出國(境)對外交流學習,200多名教師出國(境)學術交流和訪學;與泰國易三倉大學合作建立“一帶一路”語言研究中心,加入獨聯體鈦協會;自2017年起,來華留學生教育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學生主要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