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onal chinese medicine),簡稱“上中醫”這所學校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美國政府、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它位于浦東新區蔡倫路1200號。學校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批中醫藥院校它也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創辦的中醫學院美國政府和教育部屬于上海市重點建設高校、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特色專業點”建設高校。
上海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6年;1958年,學校正式遷至徐匯區零陵路校區。1978年,上海中醫藥在政策改革后躋身全國首批研究生招生單位;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上海中醫藥大學。2000年,上海醫學院并入上海中醫藥大學。2003年,學校遷至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2022年,學校入選全國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截至2023年10月,校園總占地面積36.44萬平方米,設有15個學院,全日制在校生9072人,其中本科生3790人,碩士生2928人學生,958名博士生和1300多名教職員工;在繼續教育階段,繼續教育本科專業有7個;在本科教育階段,有18個本科專業;有3個一級學科,1個中醫學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3個二級學科,6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
2024年中國醫科大學軟科學排名第10,全國參考排名第94,2023年美國世界大學排名第1431。
學校規模 編輯本段
院系設置
2024年5月官網信息顯示,上海中醫藥大學有15個二級學院,18個本科專業。
師資情況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754人、外聘教師118名,相當于1128名教師.0,外聘教師與專任教師比例為0.(16:1)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人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人7人;新世紀有12位杰出人才;6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教學名師1名;最近一屆教育部教學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高層次人才27人,其中2022年當選6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其中2022年當選1名。學校現擁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省部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高水平研究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1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0月,在本科教育層面,上海中醫藥大學擁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38個重點學科;上海有4個高原峰項目。學校有兩個學科成功入選國家“雙一流”建筑學科大學列表;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該校3個學科進入最高甲級檔。
學院有護理學、科學技術史、碩士和碩士馬克思主義理論藥學三個一級學科的學位授權點、生藥學、藥理學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s學位,中醫、護理、公共衛生、生物與醫藥、醫學技術、翻譯六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有三個博士后流動站;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中醫藥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學位授權點。學院授予的博士學位涵蓋所有中醫學科;本科專業16個,除了中醫、中藥學、除了中西醫臨床醫學,還有護理、食品衛生和營養、康復治療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等專業。
教學情況
課程方面,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智慧學習平臺、虛擬仿真教學平臺擁有近400門課程資源和實驗教學資源,愛上課程、人衛幕課、智慧樹、巨星四大平臺共有38門公共課,其中國家一級本科14門。
在教材編寫方面,截至2023年10月,學校入選首屆國家教材建設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類)一首批上海市高等教育優秀教材5本,2021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教材13本,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十四五”第二批規劃教材、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十四五”第一批規劃教材共24冊。
在教學團隊建設方面,截至2023年10月,學校現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高水平研究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2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1個。
在教學基地建設方面,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擁有國家級中醫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中醫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中醫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上海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康復實驗教學中心。龍華、曙光和岳陽直屬醫院都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出口單位;附屬醫院有2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其中華東區域醫學中心9個。
學術資源 編輯本段
館藏資源
圖書館:1956年9月上海中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前身)圖書館是在建校之初建立的。截至2023年10月,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總面積26540.16平方米,閱覽室座位1233個。圖書館有紙質書.00萬冊,比當年增加了8792冊.0冊,每個學生95本紙質書.32冊;擁有電子期刊61.194億份,學位論文.27萬份,音像33002.0小時。2022年,圖書發行量達到1.170,000份,電子資源訪問556次.19萬次,當年電子資源下載量299.19萬篇次。學校圖書館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上海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到2023年10月,有兩個專門的古籍書庫,面積超過170平方米。其中古籍36663種,其中善本1110種,善本6196種。收藏的書籍主要是與中醫有關的袁、明、清各時代的刻本、抄本,包括同期的日本、朝鮮的各種版本,以及民國時期中醫書籍和中醫院校教材。
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于2003年正式落成,館藏文物超過1萬件;是中國大型中醫藥史博物館。博物館總建筑面積6314平方米,燈光展覽面積占4050平方米此外,館外還種植了600多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百草園”,占地面積達10000平方米。
學術科研 編輯本段
學術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共獲得部級項目及上海市項目新增16項、局級及以下文科項目新增131項;獲獎方面,學校上海醫學科技獎3項、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技術獎1項、上海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10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11項、華夏醫學科技獎3項、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9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5項、上海中醫藥科技獎14項、中華醫學科技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上海市科學技術獎5項、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10項。
科研平臺
截至到2023年2月,上海中醫藥大學已經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GLP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屬中醫臨床研究基地3個、國家重點研究室7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3個、上海市臨床研究中心4個、上海市研究基地2個、1個重點智庫。
交流合作 編輯本段
據2024年5月高校信息公開網顯示,上海中醫藥大學已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家醫學研究機構開展合作、海外大學和相關國際組織建立了學術研究、教育教學、臨床醫療合作。學校和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紐卡斯爾諾森比亞大學開設了藥學本科教育項目、藥學專業非學歷教育項目、護理專業大專教育項目等中外合作人才培養項目也在與中國合作、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英國、法國、德國、芬蘭、馬耳他、匈牙利、以色列、葡萄牙、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教師和學生毛里求斯等國開展了進一步的教育、短期留學、交換生、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培訓講座等項目。
附屬醫院 編輯本段
上海中醫藥有包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等醫院共9家附屬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于1960年7月,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四大中醫臨床基地之一。總院坐落于上海市徐匯區宛平南路725號,分院坐落于浦東上南路1000弄上鋼二村45號。東西兩院占地面積共77.93畝,核定床位數1250張。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醫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醫院擁有東西二院,核定床位1200張,開放床位1320張。東院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張衡路528號;西院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普安路185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是新中國成立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組建的第一個中醫醫療機構。甘河路總部、青海路名醫特診部、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形成醫院“一體兩翼”格局。醫院總部地處虹口區甘河路110號,名醫特診部位于靜安區青海路44號,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地處徐匯區宛平南路650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
上海市中醫院創建于1954年,2005年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醫院開放床位530張,開設專科專病門診118個。醫院總院位于上海市靜安區芷江中路274號。門診地址位于上海市靜安區石門一路67弄1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
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始建于1957年,2000年成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員單位,2004年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10年成為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2018年掛牌上海市普陀區紅十字醫院。建筑面積10萬余平方米,核定床位1050張,實際開放床位1070張。醫院位于上海市普陀區蘭溪路164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1932年建院為華德巡捕醫院,40年代為上海市警察醫院,1960年更名為上海市虹口區中心醫院,1994年更名為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013年1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2014年5月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院實際使用面積51928平方米,核定床位630張;醫院位于上海市虹口區保定路230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始建于1931年,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健康管理、康復為特色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開放床位880張。醫院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大同路358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
1958年,光滑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立,由上海稅工療養院、仁愛醫院、樂仁醫院合并成。醫院是長寧區首家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醫院總部位于上海市新華路540號,分部位于上海市延安西路1474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寶山醫院
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又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寶山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寶山分院)始建于1937年。醫院擁有東、西、南三個院區,核定床位508張,實際開放床位736張。
排行榮譽 編輯本段
在2023年US世界大學排名中,上海中醫藥大學位列第1431名。
在2024軟科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中,上海中醫藥大學位列全國第10名,全國參考排名94名。
2018年3月,上海中醫藥大學膺選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020年12月,學校成為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2021年3月,學校喜獲“上海高校‘十三五’安全教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23年12月,學校被推選為全國中醫藥數字化教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