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教育院校   

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英文名: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縮寫:CMU),簡稱“首醫”或“首醫大”,位于北京市,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學校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北京市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學校獲批首批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也是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國際人才培養項目院校。北京第二醫學院,即首都醫科大學的前身,于1960年在北京設立。1985年,學院正式將其名字改為首都醫學院。該學院在1986年被列入市級重點院校的名單。1994年,北京第二醫學院更名為首都醫學院后,再次更名為首都醫科大學。在2001年2月,北京聯合大學的中醫藥學院、北京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及北京職工醫學院被并入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總共設有五個校區。學校右安門校區占地245.18 畝,順義校區占地104.05 畝,和平里校區占地5.26 畝,東四十條校區占地3.75 畝,以上各校區共計358.24 畝(數據截至2020年1月)。2023年10月底,該校新校區在北京大興區開工,總建筑面積超10萬平方米。截至2024年5月,學校校本部設有11個學院、1個研究中心,下設27個本科專業,2個專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為15732人,其中研究生7345人,本科生7311人,高專高職生509人,留學生567人;成教生1916人。教師隊伍7266人,學校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按照二級、三級學科統計,有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7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所有醫學及醫學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201-300名;在2023軟科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全國位列第2名;在2024軟科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全國第2名。在2023年度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和五年總科技量值綜合分值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第五名。

目錄

辦學條件 編輯本段

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校本部設有11個學院、1個研究中心,40個臨床專科學院、專科學系,40個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下設了27個本科專業,2個專科專業。

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5月,首都醫科大學有8個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13個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權點。按照二級、三級學科的分類,該校擁有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及7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并具有對所有醫學及醫學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此外,學校還設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含中醫);1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培育)學科;4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6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1個北京地區高等學校學科群。在全球范圍內,學校有12個學科進入了ESI學科前1%的排名,其中3個學科進入了前1‰的行列,5個學科更是進入全球前5‰。

師資規模

截至2024年5月,首都醫科大學和附屬醫院現有教師7266人,其中有院士7人;教授1176人,副教授1889人;博士生導師1281人,碩士生導師1793人。學校還有國家級教學名師榮譽、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等專家教師。

教學建設 編輯本段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7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學團隊,1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8個北京市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團隊。學校還有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市級特色專業、4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11個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除此之外,學校建有7門國家級和18門市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7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和21門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8門北京市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學校還有6個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

首都醫科大學還有3個國家級和6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1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5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素質教育基地。學校共獲得教育教學成果獎國家級特等獎1項、二等獎9項、優秀獎1項,市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25項、二等獎40項、優秀獎1項。

合作交流 編輯本段

截至2024年,學校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瑞典、挪威、香港、臺灣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高校和相關單位簽訂了友好交流合作協議。除此以外,首都醫科大學入選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國際人才培養項目院校,獲批首批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海外項目培養了從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及進修生。在基于交流合作的基礎上,前后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專家學者和學生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進行交流訪問。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截至2024年5月,首都醫科大學擁有5個國家醫學中心、6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及2個由省部共建的協同創新中心和2個北京高精尖創新中心。此外,還有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藥監局實驗室、1個工信部實驗室、3個北京實驗室和5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在工程研究方面,設有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10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創新團隊建設方面,設有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和3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優秀創新團隊。另外,還擁有一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科研成果

近5年來,學校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3578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083項),累計科研經費31.7億元。獲得各類各級獎勵16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0項(含合報)、北京市科技獎38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37項、吳階平系列醫學藥學獎4項、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4項、吳階平-保羅·楊森獎4項、何梁何利科技獎4項、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3項、華夏醫學科技獎49項;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北京市優秀調查成果獎1項。獲得專利授權6774項。

科研資源 編輯本段

圖書館

首都醫科大學校本部圖書館始建于1960年,藏書以生物、醫藥衛生類為主。2002年新館建成館舍總面積達13980平方米。目前館藏總量107萬余冊(件),圖書雜志藏書庫8個共5649.7平方米;閱覽座位1367個,自習閱覽室3個共1562.2平方米,電子閱覽室1個共80臺計算機位,研討室7間,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的環境。學校附屬教學醫院共有圖書館面積6817平方米,館藏書籍52.2879萬余冊。同時,校圖書館大力發展電子資源,中、外文學術性全文電子期刊5萬余種,電子圖書129萬余冊,形成了以醫學文獻為主體,包括中外文圖書、期刊和報紙合訂本、音像制品以及計算機文檔等在內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圖書館還有維普新平臺、美國化學會 (ACS)電子期刊、Vip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劍橋大學出版社電子期刊(CUP) (創刊年-2016)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服務平臺(全球學術快報2.0)、-Emerald管理學全文期刊庫 、博看人文暢銷期刊、-美國醫學會電子期刊、中華醫學會系列刊-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 電子期刊等數據庫資源。

學術期刊

首醫大學報編輯部目前主辦三本期刊,分別是《醫學教育管理》和《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本中文刊,以及《轉化神經科學電子雜志(英文)》1本英文刊。

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

《醫學教育管理》:《醫學教育管理》中文期刊,雙月刊,首都醫科大學主辦,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該刊物是進行醫學教育學術研討、展示其最新醫學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醫學教育教學經驗的平臺。常設欄目有中外醫學教育比較、教育教學管理、理論與實踐、教育教學改革、教育質量控制、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課程建設、臨床教學、醫德教育、院校管理、醫院管理等。《中國學術期刊出版總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均收錄此本刊物。此刊每年出一期增刊,正刊和增刊均為首都醫科大學自主認定的核心期刊。2018-2021年入選《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2020-2021年入選中國醫藥衛生核心期刊。

《轉化神經科學電子雜志(英文)》:《轉化神經科學電子雜志(英文)》(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主要聚焦于神經科學領域,由中國教育部主管,由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共同主辦。該雜志覆蓋了神經科學所有子領域的研究成果、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和精神病學領域。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首都醫科大學學報》是一本雙月刊學術期刊,創刊歷史可以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該期刊曾經以《北京第二醫學院學報》和《首都醫學院學報》的名稱出版,直到1996年更名為現在的《首都醫科大學學報》。這是一本‘雙效’期刊,其作為一本在國內外眾多檢索系統中被收錄的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主要刊載國內外醫藥衛生領域的優秀科研稿件。此外,該期刊已被包括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及中國期刊方陣等在內的多個數據庫收錄。截至2023年,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饒毅擔任了這份學報的主編。 

學校排行 編輯本段

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201-300名,全國參考排名39名;在2023軟科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全國位列第2名;在2024軟科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全國第2名。2024年7月19日,2023年度中國醫學院校/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9-2023五年總科技量值發布,首都醫科大學位列2023年度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和五年總科技量值綜合分值第五名,量值為78.14。

學校榮譽 編輯本段

2006年,學校榮獲“2001—2005年北京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2009年,學校獲得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首都師范大學    下一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万年县| 邵阳县| 岢岚县| 晋城| 长垣县| 黄冈市| 滕州市| 麦盖提县| 蛟河市| 玛曲县| 隆昌县| 利津县| 册亨县| 当涂县| 黄陵县| 武乡县| 西城区| 大埔县| 南丹县| 巨鹿县| 博兴县| 陇川县| 隆昌县| 城口县| 宝清县| 西林县| 来凤县| 广河县| 南涧| 眉山市| 桓仁| 特克斯县| 汉川市| 武胜县| 泽州县| 鄂伦春自治旗| 老河口市| 筠连县| 琼海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