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縣
贊皇縣位于太行山中段東麓,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三大類:西部、西南部為深山區,中部為淺山區和丘陵區,東部為山前平原區地貌格局大致是“七山二灘一分田”除了橫貫東西的淮河和冀河,贊皇縣還有兩座中型水庫、62個小型水庫和96個池塘和水壩。贊皇縣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溫變化很大。
贊皇縣歷史悠久,自隋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故里縣,以中國贊皇山命名。據傳說,周穆王為此而戰,并被命名為贊皇山。宋熙寧五年至元佑元年、元朝二至七年,贊皇縣兩次并入高邑。1958年并入元氏縣,1961年恢復贊皇縣。2005年,贊皇縣首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千年古縣”2022年贊皇縣GDP 94.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39億元。
贊皇縣資源豐富,以淮河景觀帶為中心,有嵯峨巖景區、棗園是一種全域旅游模式,其中有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嵯峨巖地貌和張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又稱中國三大砂巖地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回音壁,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贊皇縣生了李繼福、李德裕父子宰相、共和國的第一任核指揮官”張蘊鈺將軍、中國“坦克之父”王云峰教授和其他杰出人物。贊皇縣也是革命老區在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是八路軍太行第一師司令部和冀西特委所在地。此外,贊皇縣榮獲2019年體育工作優秀縣、河北省文明縣城等榮譽。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贊皇歷史悠久,縣城里有座山叫贊皇根據傳說,周穆王征服了它,并命名為贊皇山。春秋時屬先虞國晉國,戰國時先后屬中山國趙國,晉為常山國府縣。
隋開帝十六年,縣以山稱贊皇縣。縣城位于縣域的中東部隋朝以來,一直是褒揚皇帝的政策、經濟和文化中心。宋熙寧五年至元佑元年、元至元,二至七年兩次并入高邑。
建國后1958年并入元氏縣,1961年恢復贊皇。
地理環境 編輯本段
地形:贊皇位于太行山中段東麓,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三大類:西部、西南部是山區,面積184.95平方公里,占22.23%大部分都在海拔500米以上,有連綿不斷的山峰和巨大的山谷。
土壤:贊皇種植喬木和灌木用材林、核桃、柿等經濟樹木;中部為淺山區丘陵區,面積578.41平方公里,占69.52%海拔在100—500米之間,山巒起伏、其特點是溝谷交錯,土壤貧瘠干癟,多為山坡旱地,灌溉條件差,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東部為山前平原區,面積68.64平方公里,占8.25%
自然資源 編輯本段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贊皇已發現30種礦產資源,主要是應時砂巖、石灰石、花崗巖、磁鐵礦、陶土、大理石等,總儲量約60億噸。其中,應時砂巖儲量約10億噸,品位高達98%以上,是應時少有的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大型優質砂巖礦床之一,被國家建材局確定為北方玻璃生產原料基地;b c d級石灰巖探明儲量2億噸礦石中堿性氧化物含量低,鉀鈉含量為0.2%以下是生產高標號代堿水泥不可多得的大型優質原料;花崗巖儲量2億多立方米,有贊皇紅、中華豹、滿天星、常青等30多個品種;優質礦泉水含鍶0.4毫克以上,是制作飲品的理想資源。
植物資源
天然次生林的主要樹種有:槲櫟、槲樹、遼東櫟、栓皮櫟、胡桃楸、椴樹、五角楓、鵝耳櫪、山桃、山杏、丁香、小葉樸、衛矛、吳榮萸等;溝谷坡腳有核桃、板栗、漆樹、山柳、山桑、楊樹等;灌木、藤本主要有黃櫨、胡枝子、六道木、繡線菊、紫荊、山葡萄、錦雞兒等。人工林主要是油松、楊、柳、椿;經濟林木為櫟、椴、漆樹,并有核桃、板栗、杏、柿、黑棗、蘋果、梨、花椒等干鮮果木。還有黨參、元胡、天麻、黃精、刺五加等珍貴藥材;菌類有天然靈芝;自然生長的大型觀賞花木有桃、山杏、杜鵑、五角楓、黃櫨等。紫椴是棋盤山特有或別處少見的珍稀樹種、青檀、黃檗、蛇楊以及翅衛矛、獼猴桃。野生植物有100科601種(2010年)
動物資源
贊皇有野豬、獾、貍、狐貍、野兔、黃羊、黑鸛、雉、蛇等,39科113種。昆蟲有324種。由于植被茂密,自然生態逐漸恢復,有人發現了太行獼猴等珍貴野生動物。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截至2017年,贊皇縣下轄2個鎮、9個鄉:贊皇鎮、院頭鎮、南邢郭鄉、南清河鄉、西陽澤鄉、黃北坪鄉、許亭鄉、嶂石巖鄉、張楞鄉、西龍門鄉、土門鄉。
人口民族 編輯本段
到2020年3月,贊皇縣人口為25.2010年贊皇縣人口36萬,共出生319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4.98%出生率是12.89‰人口自然增長率.32‰人口出生統計的現實率達到95%以上,市委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的責任目標。
贊皇縣廣電有一套電視節目,節目信號通過四個轉盤覆蓋贊皇縣。縣鄉有線電視用戶8500戶,其中縣城用戶5500戶、農村用戶3000個,覆蓋3萬多人。
2010年,城鎮新增就業217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61人,批準小額擔保貸款480萬元,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2個,國家扶持政策免費就學3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非農產業25306人,其中異地轉移2016人。
2021年5月28日,石家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贊皇縣人口為242549人。
經濟概況 編輯本段
2017年,贊皇縣GDP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1.9億元,增長5.2%完成財政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29.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情況3.5億元,同比增長11.4%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83億元,增長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1.3億元,同比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25213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6416元,增長12%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106.9億元,同比增長14.5%貸款余額42.1億元,增長9%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市或貧困縣前列。
第一產業
2013年,贊皇縣農業增加值達到26億元,有197戶農民 專業合作社年交易額6.5億元,農業產業化率達36.1%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等強農惠農資金5627萬元。糧食總產量13.7萬噸。
第二產業
2013年,贊皇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42.8億元,同比增長15.8%,利稅20億元,同比增長17.3%實施重點工業技術改造項目25個,投資12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贊皇縣投入85.3億元,同比增長23%全部財政收入4.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為1.9億元,同比增長2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億元,增長16.3%
社會民生 編輯本段
贊皇至昔陽贊西公路自東向西貫穿贊皇縣城,贊皇縣城鄉鎮通油路,交通便利;110千伏輸變電2座,35千伏輸變電5座,電網結構合理,電力供應充足;隨著電信的發展,贊皇縣已安裝固定電話14340部,移動聯通基站34個,移動通信基本實現無盲區覆蓋。城市建設力度加大,街道拓寬改建、住宅小區建設、給排水系統改造、城區綠化美化、環境衛生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市居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旅游景觀 編輯本段
贊皇南臨天臺山,東臨五馬山,西臨嶂石巖景區、棋盤山、索云湖等旅游景點和檀山避暑巖、周穆王“吉日癸巳”碑、李左車城、韓信拜將臺、唐李德裕書院、治平寺石塔、李 陵墓和其他名勝古跡。
獲得榮譽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