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景區
長白山風景區,位于中國吉林省東南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二道白河鎮池北區,位于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處。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因其主峰白頭山滿是白色浮石和積雪而得名火山地貌與冰川遺跡共存,包括長白山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著名自然風光。
長白山保存著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同緯度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生態區。同時,長白山地區也是一個多民族地區,以北方民族為代表的森林、以漢族為代表的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在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特色多樣的長白山地域文化。
長白山風景名勝區在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的規劃管理范圍內,堅持“為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旅游業受到保護”適度發展原則。1960年,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建立。1980年,它被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1986年,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2007年,長白山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15年12月,長白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旅游度假村。
地理環境 編輯本段
長白山內涵:據《長白山志》介紹,長白山是廣義的、廣義和狹義。廣義的長白山是指整個長白山系,是中國東北和朝鮮的總稱,是歐亞大陸東緣最高的山系。總的來說,長白山是指——長白山脈,長白山系的主脈,包括長白山區的中山、低山、丘陵、熔巖高原、臺灣為一等,南北長約310公里,東西寬200公里,總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狹義的長白山是指長白山的主峰,即海拔18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錐。
長白山風景區:長白山風景區位于中國吉林省東南部,中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白山市的撫松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屬于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二級規劃管理區“為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旅游業受到保護”適度發展原則。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地理坐標東經127° 28′至128°16′,北緯41° 42°′至42°25′總面積約13479平方公里,南北最大長度1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88公里。從外到內分為規劃指導區、三個層次規劃管理區和自然保護區。規劃指導區,包括和龍、白河、露水河、泉陽、松江河、臨江、長白縣林業局長白森林經濟局和自然保護區;規劃管理區,面積約3278平方公里,包括自然保護區、旅游服務基地、主題功能區和其他根據規劃需要統一管理的區域,長白山風景名勝區在此規劃范圍內;自然保護區,面積1964.65平方公里,為核心控制區,禁止旅游和開發項目。
氣候:長白山的氣候是受季風影響的溫帶大陸性山地氣候,具有一般山地氣候和明顯垂直氣候變化的雙重特征。總體特征為: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涼爽,春季多風干燥,秋霧涼爽。年平均氣溫在7℃到3℃之間,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0℃左右7月平均氣溫不超過10℃,最低氣溫一直在44℃。無霜期100天左右,高峰期只有60天左右。積雪一般在50厘米左右,有些地方可達70厘米。年降水量在700 ~ 1400毫米之間,6 ~ 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 70。長白山主峰云多,風大,氣壓低。尤其是夏天,情況變幻莫測。有269個大風天,年平均風速為11.7米/秒。山頂霧凇165天,霧265天,年均日照100天左右。
地質:長白山位于東亞大陸邊緣,靠近太平洋強褶皺帶,經歷了多次地殼運動,形成了豐富的地質層,被選中“國家火山地質公園”是研究地球進化史和生物進化史的重要材料和論據支持。長白山的地層層序自下而上可分為五層。最內層是前新生代構造層;第二層由粗面巖組成、安山巖和玄武巖的組合是中新世-更新世造臺-盾構建造時期的淹沒玄武巖和湖相泥質沉積物;第三層為更新世-全新世成錐期的堿性流巖、黑耀巖、熔結凝灰巖和紫紅色玄武質火山渣錐;第四層是公元946年左右火山千年噴發的火山碎屑沉積物;最外層是千年噴發后原生火山碎屑沉積和火山碎屑再搬運沉積形成的各種火山泥石流堆積物斜坡堆積物和浮石土。
地形地貌:長白山是典型的火山地貌,主要由玄武巖臺地組成、玄武巖高原和火山錐三部分組成,地形由緩變陡。玄武巖臺地(也被稱為皮德蒙特熔巖平臺)地理區域廣闊,海拔在1000m以下,地形比較平坦。玄武巖高原(也被稱為皮德蒙特斜坡高原)海拔1000米到1800米之間,是陡峭火山錐到玄武巖臺地的過渡帶,地面坡度10度左右,是比較明顯的傾斜帶。火山錐是長白山的主峰,是世界上最大的復合盾狀休眠火山。據史料記載,長白山自16世紀以來共噴發過3次,最近一次噴發時間約在300年前。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熔巖時,火山口形成盆地,地下水涌動,積水形成湖泊。火山的熔巖物質在火山口周圍堆積,形成了16座屹立在周圍的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9座在中國。最高峰將軍峰在朝鮮,海拔2749米。中國的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被十六座山峰環繞的天池形成了中國最高的火山口湖,海拔2194米。
水文:長白山是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三江之源,是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重要水系的發源地。長白山天池是中國和朝鮮的湖界。第二松花江是松花江在該地區的主要河流之一,它有南、北方的兩個發源地,南方的頭道江和北方的二道江。鴨綠江發源于長白山天池南麓,轄區內有十五條主要支流、十九道溝和二道溝。發源于長白山天池東麓的圖們江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河全區河流年均流量240億立方米,水力儲量347萬千瓦。
生物多樣性: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覆蓋率為85.97%是北半球歐亞大陸最大的植物種質基因庫,也是中國東北植物區系中唯一具有明顯植被垂直分布的代表性山脈。長白山不僅有保存完好的由國際A級自然保護區組成的原始森林,還有由特有樹種組成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和中國最大的紅松林原始群落。長白山按海拔高度劃分,1000米以下為紅松闊葉林帶,10001600米為暗針葉林帶,16002000米為亞高山白樺林帶,2000米以上為高山苔原帶。自然保護區已知的野生植物有74目186科665屬1619種,其中苔蘚植物340種,石松屬和廣義真蕨類植物78種,裸子植物11種,被子植物1190種。區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共有1225種,隸屬于73目219科,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東北虎、金錢豹、梅花鹿、紫貂、黑鸛、金雕、白肩雕、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豺、麝、黑熊、水獺、猞猁、馬鹿、斑羚等。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長白山分為北部景區、西景區、南景區北景區西景區三個景區全年對游客開放,南景區受氣候環境影響,每年610月開放5個月。北景區與西景區相距110公里,西景區與南景區相距120公里。
北景區
北景區位于二道白河鎮長白山池北區,山門距鎮上31公里,可觀賞天池、瀑布、綠淵潭、小天池、火山溫泉、地下森林等景點。
地下森林:地下森林又叫“谷底森林”是長白山北景區海拔最低的景點,距離北景區新山門約14公里,是幽谷森林的入口。是長白山火山噴發時,整個地表垂直下陷形成的山谷森林谷壁高達70米,谷底長約2500米至3000米,古樹參天,巨石散落。棧道兩旁生長著多種植物,郁郁蔥蔥;高大的松樹遮天蔽日,厚厚的苔蘚覆蓋著樹干,置身其中猶如暢游在綠色的海洋中地下森林的負氧離子含量很高,稱為“天然的大氧吧”當你沿著木板路走1000米,向左走350米可以看到洞瀑,再走500米就到了谷底的森林。
小天池(銀環湖):小天池又稱陰環湖,是一個寄生火山口湖。周長260米,積水面積約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呈圓形。池水四周白樺環繞,芳草萋萋,清澈碧綠,峰巒倒映。小天池包含兩個未解決的問題“謎”第一,小天池只有進水口,沒有出水口與大天池相反,池中的水一年四季都不會干涸;第二,有一種兩棲動物,大鯢,只能在北極的小天池生存,俗稱當地人“娃娃魚”小天池為什么會有北極的小動物,至今還是個謎。小天池右邊有一個“藥王谷”藥王孫思邈供奉在山谷里,是拍電視劇《雪山飛狐》時留下的。小天池附近的月華森林也在《西游記》“大戰紅孩兒”剪輯的位置。
天女浴躬池:天女浴和弓池是一個小火山湖,位于田文峰以東30米處.西北4公里,形狀“池渾而圓”,猶如荷蓋的“圓池”池子里的水很淺,長滿了水草冬天中心沒有冰,夏天沒有水沒有注水,沒有溢流池里的泉水像一根柱子。水池周圍有許多松樹,遮天蔽日,池畔的草在生長。相傳這里是三仙女洗澡的地方三仙女的三姐佛祖洗澡后吞果懷孕她生了一個外貌不正常的男孩他的名字叫布庫里永順,清朝皇帝是永順的后代。清光緒三十四年,奉天縣候補知府劉劍鋒到此一游,立于池邊,令眾人瞻仰“天女浴躬處”一塊石碑,因此得名“天女浴躬池”
北坡天池: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錐的頂端,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長白山主峰雄偉的群峰之中它看起來像一片落葉,略呈橢圓形它是火山爆發后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南北長約4400米,東西寬約3370米,最深處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積為9.82平方公里,周長13.1公里,天池水位2189.1米。天池是松花江的源頭,也是中朝邊境湖泊。2000年收購長白山天池“海拔最高的火山湖”世界母牛的稱號。天池孤零零地掛在天上,沒有進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一年四季連綿不絕,讓人感覺神秘莫測。自古以來就有天池妖怪的傳說,給天池增添了神秘色彩。天池怪獸在很多年前就有文字記載為了更好地研究和探討天池怪獸,長白山自然博物館有專門的天池怪獸館,記錄現有的發現。
綠淵潭:綠源潭位于月華林帶,月華掩映、這個水池因其綠色和深深的尷尬而得名。2007年8月14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參觀長白山時親筆簽名。綠源潭瀑布飛流直下,最高落差26米瀑布落在巨石上濺起水花,然后流入深潭水池最深處10米,平均深度5米水池中游的魚來回穿梭。每次起霧,水霧彌漫在池邊,山樺樹、巨石渾然而一體。
長白瀑布:長白瀑布位于長白山天池的北部天池水沿天天石溢出后,流經1250米處的城汊河.25-5立方米/秒流量,從龍門、兩峰之間,天火驟落,形成落差68米的長白瀑布。因為瀑布下落速度很快、巨大的水流使瀑布飛流直下懸崖,形成一個碧綠的深潭。2000年,長白瀑布被列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母牛是世界上最好的。作為長白山第一景,長白瀑布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常年流水不斷。這是在海拔2100多米的高緯度地區(北緯42°)是非常少見的。隆冬時節,天池冰封,湖水卻從冰層底部溢出,進入程查河城汊河河床坡度較陡,地勢險要,水流湍急,不易結冰所以,長白瀑布即使在嚴冬十二月,依然川流不息。
聚龍溫泉群:聚龍溫泉群是長白山一道獨特的風景,面積約1000平方米,有數百個出水口水溫超過60℃的有47處,最高可達83℃,屬于高熱溫泉。因為溫泉水形成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泡溫泉水還能治療關節炎、風濕病等慢性病。由于溫泉水溫高,還有一種極其耐高溫的蕨類叫“溫泉瓶爾”小草,又名“一支箭”,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溫泉瓶中草的根莖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活血散瘀之功效。
長白山U型谷:由于第四紀冰川構造運動的影響,河流沿構造線發育,河谷多為嵌入式“v”字型。在長期的寒冷崩解和侵蝕作用下,長白山火山錐形成了放射狀的沖溝系統由于坡度和巖性的不同,沖溝大小也不同。長白山是一個U型山谷,寬300米,切割深度100—200米,底部平坦,是世界聞名的U型山谷。
補天石:補天石,位于長白山天池畔,岔河入海口,最高處約10米,長50多米它是一個延伸到天池的袖珍半島從高處望去,勝過一根伸入天池的巨大象牙,也是長白山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景點。《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說道:補天石,在龍門峰以東,天池出水的地方。石頭一半生活在水中,一半生活在山峰上,高高升起。看其情況,都池水口作為中流砥柱,似乎彌補了天池的缺陷,故名。它的文字意思是這個小山一樣的巨石是天池的補充。但后人理解為補天。它在長白山地區流傳“補天石冶煉廠”的神話。人們把這塊石頭與女媧聯系在一起。此外,這塊巨石是火山噴發后巖漿凍結形成的,被火燒過上面有很多氣泡和劃痕,特別是它的形狀,像一個長長的面團,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黑風口:黑風口位于長白山U型谷的東側,月華林帶與高山苔原的交界處,兩座山峰在此交匯,自然形成一個缺口。風經過這里,自然會加快速度即使風很小的時候,風口也有大風吹。黑風口是欣賞長白瀑布的好地方,在這里可以將U型谷盡收眼底。從U型谷底仰望黑風口,又是另一番景象。黑風口上常有成群的白腰雨燕,這里斷脊陡崖恰好是雨燕的巢穴。
牛郎渡:牛郎渡,位于城岔河上,是一座跨河的石碑,上面刻著一頭臥牛形狀的石頭“牛郎渡”三個大字。因為從此以后,跨過程查河,就可以到達織女峰,因此而得名。呼應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天河配》。現在,許多年輕男女在這里拍照,以顯示他們的忠貞愛情。牛郎渡巨石已成為愛情石。
乘槎河:程查河全長僅1250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盡頭是天池,頭頂是長白瀑布,在2000多米的山頂奔騰。乘槎”,指乘木筏上天的神話。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有詩《海客》:海客乘紫氣,星蛾擊織一聞。據《長白山文崗志略》:水從天池涌出、硝門兩峰之間,波濤汩汩,似白練,即嚴冬不凍。污濁五里,飛泉掛壁,似瀑布十里外聞”瀑布下方是松花江的源頭,名為二道白河。
白云峰:白云峰位于白山市撫松縣東南部天池西側,南有玉珠峰,北有潘智峰。海拔2691米,是東北最高峰。根據《安圖縣志》:白云峰位于白山的頂端。遙望山峰,直入云霄,白云觸出,終日不散。天氣晴朗時,山峰裸露,但此峰煙霧繚繞,氣象壯麗。自天池至巔十;花梨,群山隱于天際,云霧鎖群峰,故名白云峰。據《長白山江崗志略》:這座山峰是長白山的最高峰,它從哨所的后面向東升起,200英里外就能看到它經常被白云包圍。《長白山古今攬勝》說,“從遠處看,白云峰整天躲在云層里,仿佛在沉思,又仿佛在冥想,沉默不語,羞于露面。偶爾萬里晴空,云淡風輕,峰巒裸露,各顯其美。只有白云峰仍然用一片片白云作為紗線來覆蓋它的表面。
高山森林野生冰雪公園:高山森林野雪公園位于長白山北景區國家高原冰雪訓練基地,是中國最大的高山森林野雪公園。依托長白山獨特的山勢,橫跨海拔數千米公園占地約20萬平方米,垂直落差1000米,長7.5公里,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美國野生滑雪公園這是中國唯一一個持續到第二年5月的野生雪原主要針對在山野有一定雪控水平的單雙單板滑雪愛好者。
長白山和平滑雪場:長白山和平滑雪場位于中國十大名山之一的長白山腳下,距長白山山門6公里,是游覽長白山北坡的必經之路。滑雪場海拔1034米,山落差140米、中、有六條高級滑雪道,兩條索道,16輛雪地車和一條越野滑雪道。滑雪場擁有國內首個具有空氣膜全功能的綜合模擬訓練館和極限運動館,也是國內首個森林雪踩體驗中心、越野滑雪教學中心。
長白山紅松王滑雪場:長白山紅松王滑雪場位于長白山北景區山門以北3公里的國家森林公園內。雪原位于朝鮮旁邊、民風獨特、四季景色絕美。它的雪原海拔1100米,每年的雪季持續7個月。有三條初中級雪道,一條穿越森林的道路和一個供公眾娛樂的雪地游樂園,并配備專業教練。雪道最長900米,坡度平緩,適合新手體驗。當地森林覆蓋率極高,遠遠就能看到“長白山第一神樹,紅松之王”為千年紅松祈禱。
長白山民俗博物館:長白山民俗博物館成立于2015年,位于池北區天府街南端,展廳面積3000多平方米,藏品1萬多件、圖片、圖像和其他形式的展覽。博物館分為兩層,第一層是歷史記憶、百行百業為主。第二層是衣食住行、文化藝術為主。
西景區
西景區位于松江河鎮長白山池西側山門離鎮上30公里,有天池、晉江大峽谷和季節性景點高山花園、王池、鳶尾花園等景點。
高山花園:高山花園,長白山著名景點之一,位于長白山西景區海拔1400米左右,屬于溫帶山地氣候類型。花集中在這里,面積很大,分布在山坡上、林下、谷地、河邊。其中鳶尾、百合、大花萱草、金蓮花、唐松草、藜蘆最為著名。春夏之交,各種野花競相開放,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五顏六色的花,面積很大,景色壯美“萬畝大花園”進入七月,百合、大花萱草、鳶尾、像孫茜這樣的花在這里盛開“長白山野花旅游節”也于此時舉辦。
喘氣坡:氣喘吁吁坡是吉林省長白山西麓的一大景觀,以前是徒步登山的必經之路。這個斜坡的高度從海拔1800米到2000米有2000多米因為坡度都在70度以上,中間沒有平坦的地方,游客必須一直攀爬除此之外,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現在已經開發成臺階式路面)視野不開闊,空氣稀薄,所以這段山路叫氣喘吁吁坡。氣喘吁吁坡的美在于參與。斜坡的特點是,這個高度本來就是白樺林帶,應該只生白樺,但是云杉在生長、冷杉和落葉松。這是因為這個山坡陽光充足,陽光充足,形成了溫和的小氣候,形成了這樣的景觀。
金線泉:進賢泉位于玉珠峰東麓,天池西岸,緊鄰天池。泉水從南北兩根石柱之間流出水像絲綢一樣流動,在陽光下像金線一樣閃亮。金線泉是季節性的泉“秋冬無雪跡,夏日盤旋,令人羨慕。水線長約五里余。劉建封語)傳說有一個長白山的斯關羽,春天有——對蛇。這蛇生有雙翼。每當它飛得高的時候,長白山就會下大雨。這個傳說其實是對長白山天氣的原始解釋。受東西向季風影響,長白山夏天確實多雨,幾乎天天下雨。《白山記詠》中國詩說:It 白山夏天多雨,所以蛇必須每天飛”
長白臥佛:因山形似臥佛而得名。走進長白山西坡,一踏上開闊的高山花園,遠眺長白山主峰,便會看到山體形成的大佛安詳地躺在天空。
鴛鴦池:鴛鴦池,位于長白山西坡的密林深處,是火山噴發后形成的湖泊。湖水清澈見底秋天,池畔的森林里滿是紅葉,鳥兒在聚集,鳥兒在湖面上歌唱。關于鴛鴦池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這里是野鳥天堂,春夏秋三季總有成群的水鳥棲息于此,尤其是很多鴛鴦。二、有兩個相似的水池連在一起,成雙成對,形影不離,形似鴛鴦,故名。
玉漿泉:御江泉位于長白山西坡天池畔,玉珠峰東側,距天池約350米。泉水從巖石縫隙中涌出,汩汩而下,很快就消失在巖石縫隙中,成了一股隱藏的泉水它從離天池約20米的地面冒出,涌入天池。《白山記詠》有云:如果去天池,一定要把銀壺裝滿玉膏。即指此泉而言。
錦江瀑布:錦江瀑布,位于吉林省長白山西麓臥虎峰西南8公里處的錦江上游,因位于梯子河中游,故又稱梯河瀑布。錦江瀑布為二級瀑布,落差73米,比北麓的長白瀑布高5米多第一階段50米,第二階段20米,總長70米。這個階梯瀑布,又名雙瀑,非常有特色,是長白山西坡的一大景觀。瀑布下的錦江兩岸是60多米的懸崖。錦江瀑布終年不斷,夏天時,它像銀河一樣從棕黑色火山巖的懸崖上飛落下來,激起層層白云。瀑布周圍植被良好,兩岸陡壁上長滿奇松怪石,巨樹橫臥江面,形成一座天然橋梁。從主路口到錦江瀑布的步行道上,單棵樹或片片月華林點綴其間,山花盛開在夏季起伏的高原草甸上。
長白山十六峰:長白山十六峰分別指白云峰、芝盤峰、錦屏峰、觀日峰、龍門峰、天豁峰、鐵壁峰、華蓋峰、紫霞峰、孤隼峰、三奇峰、白頭峰、冠冕峰、臥虎峰、梯云峰、玉柱峰。
錦江大峽谷:長白山大峽谷,又名錦江大峽谷,位于長白山西景區,距天池20公里是因為火山熔巖表面的火山灰和土壤在火山噴發時被河水和雨水沖刷,這個峽谷還在不斷變化和擴大。它由南晉江峽谷和北晉江峽谷組成,最后合并成一個峽谷。總長70公里,衛星上看到的“人”字形。最深處100米,平均深度80米,寬度200到300米。它將原始森林分割成山谷,其中包含山谷、奇峰、怪石、古樹、珍草、秀水為一體,素有“中國的克羅拉多”中國的熔巖盆景”
鳶尾花園:鳶尾花花園,海拔約1500米,是由于海拔、氣候、在土壤等綜合條件的影響下,十幾公頃都沒有樹,鳶尾卻盛開。鳶尾大而美,可以觀賞很少能在野外狀態下看到它美麗的景色,可見長白山鳶尾花園的珍貴。
松樺戀:長白山的“松樺戀”景觀,位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地區,是針葉林帶和白樺林帶的天然分界線。松樹和樺樹,這兩種分屬兩個植被帶的代表植物,在這里就像是感情深厚的戀人,相互依偎,生根攀援,共同成長。兩棵樹物種不同,共生連體的現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而“松樺戀”不同的是,兩棵樹外表不同,卻相互擁抱,剛柔并濟,引發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思考。
王池:王馳,又名月華池、小王池。位于長白山西坡,面向錦江,毗鄰高山花園,背靠玉雪峰。池面海拔1850米,面積約14000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這是一個橢圓形的火山口湖。東北側是高山白樺林,南側是草甸,有小水池和清麗雅致的美譽,水不深不清。
西坡天池:天池清澈如鏡;周圍16座奇峰險峻立于池中,倒映湖中,波光影影,蔚為壯觀。天池上空云霧變幻莫測,時而云霧飄逸,時而細雨蒙蒙;有時烏云密布,天空晴朗。爬上西坡天池頂需要1442級臺階,總距離約900米。由于海拔較高,年齡較大心臟功能較差的游客可以進行滑吧游。西坡的天池視野比較開闊,可以看到扁圓形的湖面四面環山,俯瞰天池時火山口內壁綠草如茵。
長白山國際天然滑雪公園:長白山國際天然滑雪公園,位于長白山西部景區,于2007年12月正式開園是中國第一個以天然雪為基礎,以高山極限滑雪為主的天然滑雪公園,也是亞洲最大的天然雪主題滑雪公園。
天然野雪公園:位于長白山西部景區,以自然雪景為主、亞洲及太平洋美國最大的天然冰雪主題滑雪公園,以高山極限滑雪活動為特色。雪地車負責整個滑雪運輸,有五條天然雪道,其中最長的極限雪道長達7公里,是中國最長的極限雪道。雪道跌宕起伏,極具挑戰性和魅力。
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酒店:位于北緯41度的黃金滑雪場,年降雨量超過1200mm。雪期從11月到次年4月持續6個月積雪深度超過1米,積雪松散,呈絮狀它是中國唯一一個被譽為“充滿愛心的海港滑雪場”這是許多滑雪者最喜歡的地方。
長白山魯能度假村旅游景區:國內首家為中初級滑雪者提供完善教學體系的專業滑雪場。有9條雪道,面積30公頃(其中,初級步道6條,中級步道3條)配備2條索道和3張魔毯。滑雪場配有五星級滑雪服務大廳和單一滑雪學校,與美國群創西方接軌(Inside the west)山地度假公司合作,為滑雪愛好者提供國際化的滑雪體驗和專業的教學體驗服務。同時,滑雪場是一個高品質的地形公園,有30多種不同難度和滑雪技巧的地形障礙道具展示、一個釋放運動極限的地方。全長12公里、符合國際雪聯FIS認證標準、可以舉辦國際越野滑雪賽事的越野滑雪勝地。
南景區
南景區位于滿江鎮長白山池南側,山門距縣城和天池80公里、鴨綠江大峽谷、高山濕地等景點。
鴨綠江大峽谷:鴨綠江大峽谷,位于長白山南景區,是攀登天池的必經之路。峽谷是火山爆發時形成的巨大斷裂海溝,300年來一直被雨水沖刷、切割和風蝕產生的自然景觀。峽谷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200米,深達170米兩邊峭壁如削,中間奇峰異石,兩邊谷壁上是巨大的石峰、石柱、石筍、石墻像城堡一樣矗立著、石筍破土。雙壁火山巖和火山碎屑巖經過數百年的風雨侵蝕,形成了各種圖案。鴨綠江峽谷分為四個景點:火山熔巖峽谷、高山森林峽谷、峽谷花園、峽谷濕地。鴨綠江大峽谷是一個復式峽谷,兩排矗立在中朝共有的鴨綠江中。它與長白山西部景區的錦江大峽谷遙相呼應,相互競爭,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火山熔巖峽谷奇觀。
岳樺雙瀑:月華雙瀑位于長白山南景區它是一個二級小瀑布,全長40米,第一落差15米,第二落差25米。周圍月華林茂密幽深,兩級流水落瀑,林中伴有雙瀑,因處于月華林景觀帶而得名。瀑布上建筑有“觀瀑亭”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木建筑,亭前石棧道,亭后綠草如茵,月華雙瀑在山間奔騰。
南坡天池:南坡天池周邊地勢比較平坦,風力也比較小,土壤堆積較多,野生花草被鑄成自然園林,景色優美。當你爬到天池的頂部時,你可以看到滿月因為沒有山峰阻擋,晴天可以一覽天池全景。長白山南景區毗鄰朝鮮為了讓游客更好地欣賞天池,有關部門在中國一側建了一個高高的觀景臺。長白山南景區也是天池十六奇峰之一的關峰所在地很多高考生在父母的陪同下,爬上了這個關峰,意思是'冠冕'。
炭化木遺址:長白山南景區炭化木遺址海拔1400米左右。炭化木分布在以天池為中心的火山椎體周圍炭化木最大胸徑可達80厘米,平均胸徑可達30厘米至40厘米因為炭化木斷了,所以沒辦法測長度。據專家介紹,在長白山南坡發現的炭化木,是1000多年前長白山火山噴發導致當地樹木被燒毀所致,不僅覆蓋面積大,、數量多、位置比較集中,很多樹還沒有完全碳化根據現有的炭化木鑒定結果,炭化木有紅松種、魚鱗松、沙松、針葉樹,如長白落葉松和紫鍛、風樺、水曲柳、梅花等闊葉樹種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是難得的氣象、地理、地質、農林、動植物等學科的綜合考察標本。這里獨特的地質遺跡是我國的研究資源、環境、災害地質學與地球演化史、探索地球奧秘的理想之地。1996年,人們在鴨綠江邊修路劈山,使碳化的木頭露出地面作為長白山唯一的大型炭化木火山遺跡奇觀,展現在游客面前,為火山地質類型增添了新亮點,成為長白山科普旅游的重點景觀。
虎跳峽瀑布:虎跳峽瀑布由四級沖落組成,全長24米,是長白山瀑布群中落差級最大的瀑布。在《長白風物》中有詳細描述。這是15道溝河最上游的峽谷河床狹窄,巖石交錯,或立或臥,波濤洶涌老虎可以踩著石頭涉水過河,所以叫“虎跳峽”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
民國時期,屬吉林省,奉天。日偽時期,安圖縣劃歸偽滿洲國島省管轄。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組建長白山森林公安隊。
1955年至1957年,頭道森林管理處、二道、白山、黃松浦林場建立。
1958年,吉林省氣象局、吉林省體委在田文峰東側溫泉下方3公里處設立了高山氣象站、高山冰雪場。
1968年12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撤銷,管理站改為安圖、長白、撫松縣接管。
1972年12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由吉林省林業局直接領導。
2005年,為了實現長白山“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長白山管委會。
2006年,長白山管委會正式掛牌作為吉林省政府的派出機構,依法代表吉林省政府對全區經濟社會行政事務和自然資源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2012年,萬達集團與其他6家民營企業共投資230多億元建立長白山國際度假區,推動了長白山由觀光旅游向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的轉變。
2014年8月,長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上市,成為東北首家以旅游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2017年,管委會將長白山旅游轉型升級提升為政府五項重點工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構建立體交通體系、提升文化品牌的內涵、加快特色城市化進程)之一。
保護
清朝順治年間,長白山被修建柳條邊關保護起來,成為中國最早的自然保護區。
1960年4月,“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建立。
1962年12月,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美國委員會調整了自然保護區的一些分區。
1979年,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成為中國首批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家“人與生物圈計劃”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
1982年8月,取消了絕對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的區分“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并重新調整了保護區的范圍,確定保護區面積為190582平方公里(1993年調查核實后,準確面積為196465平方公里)
1986年7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被列為國家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1988年11月,吉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常務委員會美國國會通過了《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為保護區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2018年至2019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陸續出具《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
重要事件 編輯本段
1979年,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成為中國首批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
2023年12月以來,哈爾濱旅游熱度暴增。受相關帶動作用,截至2024年1月4日,長白山公司股票已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公司發布公告表示,短期漲幅過大,靜態市盈率和市凈率指標顯著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存在市場情緒過熱、非理性炒作風險。
獲得榮譽 編輯本段
2000年,長白山天池獲得“海拔最高的火山湖”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稱號;長白瀑布被列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002年,長白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山”之一。
2007年,長白山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14年,長白山被胡潤研究院評定為“全球九月首選生態旅游推薦地”。
2015年12月,長白山被列入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