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角豆
長角豆(學名:Hornnose silicon L.,又名角豆、角豆樹、圣約翰公司s面包是豆科植物(legume)長角豆屬(ceremony)植物。長角豆原產于地中海沿岸地區和伊朗,在中國被廣泛引種栽培、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南非、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等地區。在中國,它主要在廣東栽培、福建、上海、臺灣、云南等省區中,四川引進最多。一般生長在溫帶地區的貧瘠土壤上,耐旱耐鹽。
長角豆為多年生常綠喬木或灌木,株高約10~12米。樹冠寬大呈半球形,樹皮粗糙呈褐色,樹枝粗壯。葉互生,羽狀復葉,有24對小葉;小葉近圓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鈍,有心形凹陷。花是雌雄異株的,或者在少數情況下,同一株植物分為雄性和雌性兩部分;絮狀總狀花序,花螺旋狀,紅色,小而多。果實呈豆莢狀,彎曲,暗紅色至棕色。花期11月。
長角豆花周期長,紅色花朵多,豆莢暗紅色,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作為園林觀賞樹木。含糖量高的豆莢可用于發酵生產酒精和提取豆膠,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角豆樹的果肉可用作甜點或加工成糖漿、面粉還可以作為巧克力的替代品,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
形態特征 編輯本段
根:角豆樹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或灌木,高約10 ~ 12m角豆樹根系較寬,主根在地下20m,側根長30m ~ 40m。
莖:長角豆有一個寬的半球形樹冠;樹干厚,多層;樹皮粗糙呈棕色;樹枝粗壯。
葉:葉互生;葉為羽狀復葉,長8~17厘米,有2~4對小葉,有或無頂生小葉;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先端鈍,心形凹陷或淺凹,長3.5~5.5厘米,寬3~3.5厘米;葉革質無毛,葉頂深綠色、下面是明亮的淺綠色;葉脈細,側脈明顯凸起,全緣略呈波浪狀;有小托葉。
花:花是雌雄異株的,有時是雌雄同株,但同一株植物分為雌性和雄性兩部分。花序為側生總狀花序,花序軸上有濃密的黃褐色絨毛,花沿花序軸呈螺旋狀排列,長2~6厘米;花小而多,紅色,長6~12毫米,萼筒陀螺狀,裂片5,花瓣缺失。
果實及種子:果實為不裂的莢果,呈扁平彎曲的莢果形狀,表面起皺,革質,暗紅色至棕色。種子呈豌豆形,堅硬,褐色,莢果內有5~18粒種子。
物種分布 編輯本段
長角豆原產于地中海沿岸地區和伊朗,在中國被廣泛引種栽培、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南非、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等地區。在中國,它主要在廣東栽培、福建、上海、臺灣、云南等省區中,四川引進最多。
生長習性 編輯本段
角豆樹是一種多年生常綠喬木或大型灌木。溫帶生物群常見于30 ~ 45 N和30 ~ 40 S范圍,海拔0~500或1000m。長角豆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陰,不耐寒,不耐旱、白蟻和火喜生長在排水良好的沙土和石灰質土壤中,也可生長在貧瘠和堿性鹽堿土壤中。長角豆生長緩慢,壽命超過100年,生長67年后結果;花期11月。
繁殖方式 編輯本段
栽培技術 編輯本段
播種:挑選種子,去皮,用沸水浸泡種子,用清水沖洗種子,用濕沙催芽并播種;將腐熟的豬糞用作營養袋中的基質,將已經發芽和暴露的種子播種在營養袋中,并覆蓋土壤。
組培繁殖:選擇低溫催芽,消毒清洗,在MS培養基中發芽,獲得無菌苗。切取無菌苗腋芽莖段,初代增殖培養后接種于最佳基本培養基中。制備生根培養基;將不定芽切成莖段插入進行生根誘導。誘導后在KW基本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
田間管理:角豆樹的栽培需要及時除草和澆水,并應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幼苗長出第二對真葉后,應施清糞水,并分別施尿素和復合肥。
采收:夏末或秋季采集水果。
病蟲害防治:霉菌病、燙傷病是長豆角的常見病害。幼苗期,莖腐病、猝倒病是一種常見病害,可通過噴灑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溶液來預防。
蟲鼠害:木豹蛾、老鼠、倉鼠等偶爾會對角豆樹造成傷害。幼苗期,蟋蟀、蠐螬、小地老虎是一種常見害蟲,可通過噴灑樂果乳劑稀釋液進行防治。
功用價值 編輯本段
食用價值:角豆莢充滿甜果肉,其蔗糖含量高達70%,另含有脂肪、蛋白質、淀粉、維生素、鞣質。長期以來,角豆在地中海和阿拉伯地區被用作一種食物。角豆莢成熟和干燥后可以磨成角豆粉,作為可可粉的替代品;它的豆莢可以用來制作糖蜜、面粉。
經濟價值:長角豆的經濟價值很高。胡蘿卜豆可以提取半乳甘露聚糖卡拉膠,卡拉膠是一種常見的食品增稠劑和穩定劑;干燥和磨碎的豆莢可以用作動物飼料;烘烤過的種子可以作為咖啡的替代品;豆莢制成的面粉還可以用來制作面膜和化妝品;它也可以發酵制造酒精或稀釋制造角豆糖漿。
觀賞價值:長角豆花期長,豆莢暗紅色,可作為園林觀賞樹;密集的樹葉可以成排形成防風林或街道噪音緩沖區;具有一定的環境觀賞價值。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