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
石蓮(拉丁學名:Jingtian indica rice(Decne.Berger)是景天科(Sedum)石蓮屬(Lysimachia chinensis)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蓮花歸陽、碎骨還陽、狗牙還陽、蛇舌蓮等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尼泊爾和不丹、印度等國家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等地;一般生于低山到高山的巖石上。
石蓮全株無毛,有須根?;ㄇo直立;基生葉蓮座狀,匙形長圓形;莖生葉互生,先端漸尖?;ㄐ驁A錐形或近傘房狀;苞片似葉而??;花瓣紅色,披針形到卵形。蓇葖的喙反曲;種子平滑。花期7-10月。
石蓮全株可入藥,清熱涼血、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燙傷等疾病。此外,由于石蓮奇特的株形,荷花雕刻得像玉一樣,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也是盆栽觀賞的好植物。
形態特征 編輯本段
根莖:石蓮全株無毛;有須根。莖高15-50厘米,直立,通常具乳突。
葉:基生葉蓮座狀,匙形,3.5-6厘米,寬1-1.8厘米,尖細,肉質,干燥后有時有暗紅色斑點;莖生葉互生,寬倒披針形線形或近倒卵形,與基生葉相似但更窄,長度為2.5-3厘米,先端漸尖。
花:花序圓錐狀或近傘房狀,花序梗5-6厘米;上部苞片葉狀;萼片5,寬三角形,長2毫米,寬1毫米,頂端稍尖;花瓣5片,紅色,直立,披針形或卵形,長4片-5毫米,先端通常反折;雄蕊5,長3-4毫米,短于花瓣;刻度5,正方形,0.5毫米,先端微缺;心皮5,基部0.5-1毫米合生,卵形,長2.5-3毫米,先端銳尖,花柱長不到1毫米。
果實及種子:果實是果實,喙是彎曲的;種子細小,平滑。
物種分布 編輯本段
世界分布:石蓮人集中在世界各地,主要是尼泊爾人、不丹等國也分布在印度北部。
中國分布:中國的石蓮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南、湖北、陜西、甘肅;在鄂西、川東出生在海拔450的地方-1200米,出生在海拔1200的川西-2900米,出生于海拔1300的云南-3300米,出生于海拔2800米的西藏東南部。
生長習性 編輯本段
石蓮的花期通常在7月-10月。它經常生長在從低山到高山的巖石上,或山坡上的草叢中。我喜歡陽光,溫暖干燥的氣候,半陰,不耐寒,冬天需要保護或寒冷的房間(5℃)越冬。怕積水,忌烈日,喜歡寬松、排水良好的沙土。
繁殖方式 編輯本段
播種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石蓮植物作為母本獲得種子,種子成熟后及時采收;采用疏松透氣的基質,要求基質具有一定的肥力一般可將泥炭或泥炭混合蛭石和細粒紅玉土混合配制,播種前提前對基質進行消毒;石蓮四季均可播種,種子較小,播種前可與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種后無需覆土;為促進種子發芽,可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
分株繁殖:石蓮的基部容易萌發側芽,因此適合分株繁殖;在生長季節或剛休眠后,從基部種植植物并分開種植;為了防止分割植株時傷口感染,可以適當施用硫磺粉、多菌靈等或將植株分割后,風干至略干,然后種植。你可以 分枝后不要暴曬你需要避光,保證水源過了緩苗期才能正常保養。
扦插繁殖:景天屬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插在葉子里;扦插前應采取結實而厚實的基葉,并提前晾曬以使傷口愈合;傾斜或直接插入基質中,與基質緊密結合,并保持基質微濕;待扦插葉長出嫩芽后,將嫩芽取下進行扦插。
功用價值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