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蘭花蕉
云南蘭花蕉(Yunnan orchid P. Zou C. F. Xiao .,為蘭花蕉科(Lauviaco)蘭花蕉屬(Orandanta)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云南蘭花蕉分布于中國中南部。通常生長在海拔約500米的石灰?guī)r森林中。
云南蘭花蕉高50~150厘米。根狀莖直立。葉柄具凹槽,基部1/3具鞘;葉狹橢圓形,長度明顯不等,長77~125厘米,寬15~19厘米.5厘米,基部鈍,先端漸尖。早上花開,從基地出來,臭烘烘的。花序生于纖細、分枝豐富、顏色淺、在有突出苞片的莖上。唇長窄圓,邊緣略向內(nèi)卷,長5米.6~6.4 cm,最寬處1.2~1.6厘米,深紫色,具黃色至淺黃色凸起中脈。雄蕊5枚,近圓柱形子房,白色至乳白色。果實和種子未見。云南蘭花蕉的花期為3月至4月。
云南蘭花蕉葉形美觀,觀賞價值高,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云南蘭花香蕉被過度采集、因棲息地退化,自然更新能力差,于2021年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名錄,是中國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形態(tài)特征 編輯本段
云南蘭花蕉為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高50~150 cm。
莖:根狀莖直立,直徑約1厘米,內(nèi)部白色。莖極短。
葉:葉柄長19~57厘米,具凹槽,基部1/3具鞘。葉狹橢圓形,長度明顯不等,長77~125厘米,寬15~19厘米.5厘米,兩面綠色,無毛,基部鈍,頂端漸細。
花:早上花開,從基地出來,臭烘烘的。花序生于纖細、分枝豐富、顏色淺、在有突出苞片的莖上。先出葉,第二三片苞片為乳白色至鮮綠色,有時先端有稀疏的紫紅色,無毛;第一片葉子是兩片龍骨狀的三角形葉子,長約2厘米,基部寬約15厘米.1厘米;第一苞片長約3.3厘米,先端短尖;第二苞片長約5.2厘米,先端短尖。芽片出現(xiàn)在土壤上或與近端節(jié)一起埋在土壤中,呈深紫色,略短而尖,長5米.6~6.7厘米,寬約2~2.7厘米,鞘長2.2~2.9厘米。所有萼片無毛,稍短尖,基部乳白色至淡綠色,正面綠色,背面或多或少呈紫紅色;側萼片重疊,形成支撐唇瓣的船形結構,唇瓣狹長,長度為6.0~6.6厘米,寬約1.2厘米;背萼片在花瓣和唇瓣上拱起,形成爪狀結構,狹倒卵形,長5.7~6.3厘米,寬1.9~2.3厘米。側花瓣在基部重疊,覆蓋雄蕊和花柱,暗紫色,不等長圓形,具細尖,內(nèi)緣直,外緣不規(guī)則,先端鋸齒狀。唇瓣長,窄,圓形,5.6~6.4 cm,最寬處1.2~1.6厘米,深紫色,具黃色至淺黃色凸起中脈(中脈寬約0.4厘米,橫截面為半圓形),邊緣完整,不規(guī)則,波狀。雄蕊5枚;花柱紫色,無毛;柱頭深裂,邊緣有細細的流蘇,顏色微紅(分泌組織除外)中葉很容易與旁瓣分離;分泌組織(黏液腺)位于腹面,呈V形,乳白色至淡黃色。子房近圓柱形,直徑為0.5厘米,白色到乳白色,無毛;每個子房室有6~7個胚珠,2列附著在胎座的軸面上。子房的細長葉柄部分為2.2~2.9厘米,乳白色子房,萼片淡紅色。果實和種子未見。
分布范圍 編輯本段
云南蘭花蕉分布于中國中南部。通常生長在海拔約500米的石灰?guī)r森林中。
生長習性 編輯本段
云南蘭花蕉的花期為3月至4月。據(jù)實地初步觀察,云南蘭花蕉的花是從基部生出的,會散發(fā)出腐爛尸體的氣味,有吸引蒼蠅等昆蟲為其授粉的作用,但未見果實。
價值用途 編輯本段
云南蘭花蕉葉形美觀,觀賞價值高,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物種保護 編輯本段
致危因素:云南蘭花蕉面臨的主要威脅有:過度采集、生境退化,自然結果效果差,自然更新能力差等。
保護等級:云南蘭花香蕉于2021年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上市(第二批)在中國,它是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保護價值:云南蘭花蕉是2017年發(fā)表的新品種模式標本采自中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從麻栗坡引種的人工栽培植物。此前認為云南蘭花蕉可能已經(jīng)在野外滅絕,2018年在河口發(fā)現(xiàn)了野生種群,因此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保護現(xiàn)狀:中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云南蘭花香蕉遷地保護、昆明植物園。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qū)I(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