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
2026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乃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于2026年精心打造的一場文藝盛宴。在2025年9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黨組舉行了擴大會議,會上明確提出,要切實做好總臺2026年春晚等重點工作的籌備事宜。
基本信息
項目詳情
晚會全稱2026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
晚會性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文藝晚會
所屬系列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央視春晚/春晚)
播出時間每年除夕晚20:00(2026年亦如此)
播出頻道中央電視臺多個頻道現場直播
起源年份正式開辦于1983年,起源于1979年
定位時間2014年被定位為國家項目
舉辦屆數截至2025年已舉辦43屆,2026年為第44屆
晚會背景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作為每年除夕之夜備受矚目的綜合性文藝盛宴,承載著慶祝新年的重要使命。它自1979年萌芽,1983年正式以完整形態與觀眾見面,歷經數十載發展,已然成為國人春節期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2014年,央視春晚被定位為國家項目,進一步凸顯了其在文化領域的重要地位。
在文化傳承與政策推動方面,2024年12月4日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天,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讓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更廣泛的認可與保護。與此同時,2025年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為春節假日增添了一天,自除夕起至正月初七共8天,為人們提供了更充裕的時間來享受春節氛圍,也為春晚的觀看和討論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春晚的藝術形式豐富多樣,涵蓋了小品、歌曲、歌舞、雜技、魔術、戲曲、相聲劇等多種類型。每一種藝術形式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觀眾,小品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反映社會生活,引發觀眾共鳴;歌曲和歌舞則用動人的旋律和優美的舞姿傳遞情感;雜技和魔術帶來驚險刺激與神秘莫測的視覺體驗;戲曲展現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相聲劇以風趣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逗樂觀眾。這些藝術形式的融合,使得春晚成為一場集娛樂性、藝術性、文化性于一體的綜合性晚會。
晚會籌備
高層重視與部署:2025年9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黨組召開擴大會議,將扎實推進籌備總臺2026年春晚等重點工作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強調要確保實現全年工作“滿堂紅”,為2026年工作開好局。這一舉措體現了總臺對春晚籌備工作的高度重視,從頂層設計層面為春晚的順利舉辦奠定了基礎。
專項會議強調:2025年9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召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宣傳報道總結表彰會議。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黨組書記、臺長慎海雄在會議上特別強調,要籌備做好2026年春晚工作。這進一步表明春晚在總臺整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總臺對春晚籌備工作的持續關注和推動。
相關事件
網絡猜測引發關注:2025年10月29日,某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則標題和文案均為“濟南,春晚分會場?”的猜測類視頻,瞬間引發大量網友關注。該視頻內容包含一張落款為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CETV1)的春晚海報,海報上詳細寫著:2026年春節聯歡晚會,錄制時間為1月24日至2月1日,春晚主會場在北京廣播電視臺建國門辦公區,春晚分會場有山東·濟南、山西·太原、河南·鄭州、山西·大同等。同時,該網友還發布了解放閣和泉城廣場泉標整修、清洗的兩張照片,并在標題和文中寫出“濟南,春晚分會場?”,進一步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猜測。
多方回應澄清事實:面對網友的關注和猜測,中國教育電視臺工作人員迅速回應稱,經咨詢臺里相關部門和法務部門證實,該海報不是臺里發出的官方海報,該活動也不是臺里舉辦的,法務部門已經派專人去調查此事。此外,天下第一泉景區和泉城廣場相關工作人員也對此回應稱,沒有接到相關單位的通知說春晚分會場會設在濟南。這一系列回應及時澄清了事實,避免了不實信息的進一步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