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開展一系列活動,極大地推動了書法藝術在更高層次上的發展和繁榮。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但我相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我們黨一定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偉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長期歷史發展中得出了堅定立場、明確答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關于展覽的背景
2014年,中國書法家協會在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之際,首次以“中華藝術精神”為主題,在全國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展覽,同時舉辦“世界書壇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展”“中國書畫精品展”“第一屆世界書法大會”等重大主題展覽。此次展覽面向全國征稿開展展覽工作,共有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全國各省市書協、美術館、專業機構以及個人等千余名作者提交了千余件作品參與征稿。經過反復遴選、評選,共遴選出近千件作品以大展、特展等形式面向全國進行了公開征稿,同時對作者提供了多個投稿平臺向社會開放征稿;通過專家評審和網上投票等方式進行了作品初步篩選;按照征稿啟事公布評審結果后進行了集中展評;最終形成了最終入選作品208件。
1、展覽活動意義本次大展活動,是近年來書法美術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國家文化建設思想、高度重視文化自信和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部署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緊密結合的重要舉措進行了全面闡述。在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之際,中國書法家協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大展活動意義重大。它是我們黨以高度負責精神,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而做出的一項重要部署。這次大展是繼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展覽之后中國書法家協會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發起舉辦的首次大型展覽活動。通過舉辦大展活動以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為主題、謳歌黨和國家領導人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目標,以“書寫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為主要內容,弘揚中華藝術精神。
2、作品特點本次展覽既有繼承傳統、關注當代審美訴求的經典作品,也有關注現實題材、貼近群眾生活、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注當代青年書法家精神風貌的作品。參展作者中有傳統意義上對當代書寫有突出貢獻、具有廣泛影響力、能代表當代文藝風貌的優秀作品,如代表當代中國書壇最高水準、具有普遍意義的經典作品;能反映當代青年書法家創作風貌和水平的行草、草書及篆刻作品;反映當代中國人書寫藝術面貌、審美情趣和思想觀念的草書作品;表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類、傳承與創新類作品;反映當代新時代精神文化理想的書法作品等。參評作者中既有活躍在當代書壇的中青年藝術家代表人物和知名藝術家(如王鐸、任伯年等)等傳統藝術家;也有在繼承傳統中表現出創新意識和藝術表現形式,并在風格探索上做出貢獻、具有學術高度和實踐價值的中青年書法家;還有在當代篆書、行書等各種風格中兼善兼擅、各領風騷的各種書體和流派書法家、藝術愛好者等不同書風代表著不同氣質和審美追求與個性書法作品;同時還包括了各種類型的草書作品。本次展覽展出了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和實力的書法大家(多是大家)和個人創作成果,且在當今書壇具有重要地位人物或者代表作品中獲得最高榮譽表彰的作品。
3、展覽主題、內涵
展覽的主題為“中華藝術精神”,核心在于通過書畫藝術和中華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彰顯其藝術價值和精神內涵。通過展出一批具有高度藝術價值、反映時代精神和中國氣派、反映當代審美要求、具有國際視野、體現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書畫精品。在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一大批表現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大師楷模、大家巨匠。他們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并在當代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他們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象征與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力量與豐厚滋養。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文藝座談會上強調“當代中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必須重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對廣大書家而言是壓力更是動力。中國書協將繼續在這方面發揮作用,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4、展出作品
此次展覽中,一大批作者創作的優秀作品展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綿延不絕。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絢麗多彩。中華民族創造了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和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本次展覽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展示了當代藝術家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5、創作成果
展覽期間,許多書法愛好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展覽是他們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參展作者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也體現在作品中。一大批有質量、有影響的作品得以入選。他們或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鐘,或對祖國文化抱有崇敬之情等。展覽展示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做工作令人敬佩;特別是在這次展覽期間所開展的“中華藝術精神”專題講座及創作中有很大亮點。從現場觀眾以及作品中反映出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和藝術創作精神是書法藝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廣大書法工作者產生了重要影響。
展覽的主題和內涵
本次展覽以“傳承文明、綻放光彩”為主題,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線,充分展現了當代書法人的藝術風采。作品內容上,體現了作者對黨的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深切關注,對改革開放40年來書法藝術在時代大潮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由衷地予以肯定。展覽緊扣“新時代”、“新傳承彰顯新擔當”兩個關鍵詞,精選出了40年來全國書壇涌現出的300余位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參展。同時也希望通過展示這些優秀作品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勵更多的書法人勇于實踐、追求卓越并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1、“新時代”與“新傳承”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書法藝術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既為時代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創造力,又引領著當代書壇所創造出新作品、新風尚。在藝術創作上,作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反映時代風尚成為了當代作品創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藝術創作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書法家所從事的職業已經不再局限于書法藝術本身,而是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本次展覽旨在通過書法藝術傳遞出一個“新時代”正能量,以藝術的形式促進人們與時代共進步。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
2、“新傳承”與“新擔當”
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書法藝術在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發展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創新,產生了一批有影響、有特色的成果。在這次展覽中我也看到了許多年輕書法家們以創新形式表現和反映當代社會發展趨勢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覽共分“弘揚中國精神書藝”、“弘揚民族精神”、“新時代擔當藝術”三個單元參展作者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魏松先生等以其高瞻遠矚、敢為人先的精神向大家講述了中國夢·新時代中華文化發展進程中書法藝術的巨大成就并表達出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主席王敬波先生在中國文聯2019年學術年會上以“中國夢·傳承文明”為主題演講;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長蔡武先生書寫了主題展覽序言和參展作品情況并作了精彩評論;中國文聯副主席李伯錦先生在開幕式上講話;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王曉暉致辭等表示感謝并高度評價了中國書協工作開展情況。這些名家代表在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書藝發展實踐中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充分肯定我國書法藝術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并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新的探索與建議:要把傳承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大力度打造新亮點等。展覽希望能夠給書壇帶來更多正能量、更活躍的思想風貌、優秀作品及發展前景!同時也希望這些成果能繼續得到各位書法家及藝術愛好者們的關注與支持!同時期待展覽在今后進一步開拓創新,能夠起到啟迪和引領作用。”這是我對此次展覽進行梳理后提出的期望。新時代賦予書法家新作為、不忘初心使命、擔當作為、砥礪前行是我們舉辦本次展覽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法藝術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時所提出的重要問題與解決辦法,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主題下對書法藝術進行弘揚是
3、“新傳承”彰顯“新擔當”主題詞用不同的語言演繹其中四個層面內涵,旨在展現當代書壇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書法人對黨、對國家的禮贊、對民族復興的激情與豪情,以及對中華文化的責任和擔當。
當代書法人應該如何去傳承、如何去踐行?我想在這里也需要提出一個非常現實而又令人振奮的問題,即如何去落實新時代下當代書法人應該承擔起怎樣的歷史責任和使命?為此,我在本次展覽上將這一問題放在首要位置進行論述。這是本次展覽中大家共同的思考和目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在新時代擔負起更大更重的責任與擔當。
4、“新傳承”體現“新傳承”與“新擔當”,其中既有傳統經典詩詞的時代再現與傳承更有時代的氣息和情懷;
也有書法展覽中體現出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展覽精選出300余件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極具個性和特色,風格多樣,不乏佳作力作。特別是一些來自全國書壇、海內外書法家、評論家積極關注時代脈搏,書寫民族精神,以手中畫筆表達時代精神、時代風貌與人文情懷,呈現出思想的成熟、情感之真摯、生命之澎湃。以“老樹新花”之姿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本次展覽以獨特手段、創新形式、呈現出的作品正是由傳承與創新而來的一種新的探索與實踐。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在中央文明辦、文化廣電和旅游部黨組以及中國書協正確領導下、各級書法組織和廣大會員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國書法藝術界一定能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重要思想作為根本遵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砥礪奮進,推動我國文藝事業取得新成就、譜寫新篇章!
5、作者自作詩作品,均為新作。
作品內容豐富,風格多樣,體現出作者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涌現出的優秀代表。劉炳森:筆耕不輟四十載,勤耕不輟出新意;筆耕不輟筆耕,學養深厚傳古韻;志存高遠,博學多才作國事;心系國家民生;多做善事;心系群眾;心系教育。筆耕不輟。
主要亮點與意義
展覽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作品表現形式更加多樣。本次展覽,在前期遴選的基礎上,從創作角度,除精選部分入選作品外,還進一步豐富了作品形式,通過當代青年書家系列精品展覽、中青年名家書法精品展和“中書協與中國書協”作品巡展等一系列活動,在展示展覽上邁出了新步伐。二是以創作為核心、突出地域特色。本次展覽充分考慮到中書協會員的地域分布及書法創作地域特色,將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充分體現了中書協在全國組織的大格局下對本土藝術的重視與對本土題材作品的關注與挖掘;三是在創作要求上更加體現時代精神。
1、彰顯當代書法審美趣味。
當代書法藝術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造,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化的表達,一方面與當代書法創作實踐相適應;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作者對自身發展方向、時代精神、審美追求、創作觀念等多方面的思考。本次展覽通過作品對書法藝術審美追求和時代精神的彰顯來呈現作品與作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在表現形式上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既有經典作品,也有新作;既有經典范本亦有創新體現和突破。
2、彰顯書法文化價值。
本次展覽還特別邀請到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原副主席歐陽中石先生為展覽題詞:“寫好中國字寫好漢字,講好中國故事”。書法史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歷代書法家們通過書寫漢字,使文字表達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傳承了優秀的傳統。書法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書寫形式、表現形式和審美追求在歷史上有著深遠影響。作為文字載體之一的書法,其特有的書體特性和承載藝術價值也在當代社會不斷發展中得到體現。
3、凸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
書法創作既要傳承傳統,又要反映時代,彰顯時代精神。本次展覽將書法藝術運用到創作中,充分發揮了傳統文化元素在作品創作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優秀作品中融入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展現出當代書法所倡導的審美理想、追求與審美價值,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4、彰顯書法隊伍力量。
本次展覽共有中書協會員164人參展,其中有13人入選了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中青年名家書法作品展。中書協舉辦的中青年名家展覽是中國書協“青年人才培養計劃”之一,也是中書協與中國書協之間一項重要的交流平臺。中國書協會員的唯一合法代表與重要的學術與文藝機構、全國性社會團體、國家行政機關進行溝通與聯系。多年來參與了許多重要而有影響力的工作和活動。本次展覽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我想是這一系列展覽與活動最大、最精彩背后蘊含的意義在其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現——作為書家的我們在不斷努力著!
發展和貢獻
中國書法事業的發展與創新,是對中國書法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和創新,也是新時代背景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實踐。一方面,中國書法的傳承從經典中汲取營養和養料,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審美理念和價值追求;另一方面,廣大青年書法家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傳承書法人文精神、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任。在當前形勢下召開本次活動也恰逢其時。本次活動一方面面向廣大青年書畫愛好者,弘揚傳承書法藝術核心價值體系;另一方面結合當前高校書法專業教育中傳統經典學習與創新實踐這一重要課題,為年輕一代提供了一個接受藝術熏陶、提高審美修養的良好機會。本次活動中我協會將認真組織開展教學工作,并在教學方法上努力創新;同時將廣泛邀請各界書法名家到基層進行觀摩交流,以豐富廣大群眾對中國書法藝術內涵的認識,提高他們對于中國書法事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廣大青年書法家更好地弘揚中國書畫文化內涵、反映新時代中國書法界和當代美術界現實問題。
1、充分發揮青年書法家的創新創造能力。
本屆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我們搭建了一次重要的展示平臺。此次活動將以主題展覽、創作競賽、作品展覽、論壇、出版、宣傳、活動交流、創作輔導等多種形式舉辦。活動將全面展現青年書法家如何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與發展、營造和諧社會氛圍、構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之間的關系。我協會將努力辦好本次活動及其成果展示與交流。
2、發揮高校書法專業教育的優勢,為青年書法家成長提供條件支持。
根據中國書協2019年工作會議的部署,作為書法藝術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高校書法專業課程建設要堅持以提高學生的書法素養為目標,從學生學習書法基本知識入手,不斷強化他們的筆墨功夫和創作技能;同時,注重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加強傳統經典學習與創新實踐活動。一方面通過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加強對學生美術、音樂、影視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通過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導向。使他們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要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之中,努力提高個人素養。最終達到“德藝雙馨”,促進青年書法家健康成長、長足發展。
3、積極宣傳書法藝術在當代文化生活中的價值。
青年書法家是文化市場的生力軍,但由于種種原因,當前不少青年藝術家并不能深入傳統經典書體書寫,表現出傳統功力不足。一些青年書法家往往為了展示自己的技法而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卻忽略了其藝術本體核心價值的傳承。本次活動特別強調在“書”上下功夫,即在保持自身風格獨立性、書寫藝術原創性和藝術表現性的同時也應彰顯出新時代特點。通過書法藝術作品展示青少年一代不斷學習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也將更好地引導廣大群眾關注中國書畫藝術創作和發展歷程,感受中國書法界精神力量。
4、加強書法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
中國書法研究是一個開放而富有生命力的學科,需要多領域、多學科的研究,需要理論支持和專業指導。作為全國性學術團體,我協會將組織專業學術研討活動,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并積極探索面向當代新問題、新學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近年來以來,中國書法界對青年書家的關注越來越多地引起學界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從近年來書法界整體情況來看,無論是理論界還是美術界都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局面。但從整體來看,研究和評論隊伍還很不成熟。在書法藝術理論領域,很多中青年書法家既是領軍人物、學術帶頭人,又是實踐者;既有專業素養又有理論修養;既有較高學問水平也不乏實踐經驗;既有學養深厚又敢于提出理論主張的研究人才尚少。如何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文藝創作成果和書法作品,是目前困擾協會成員們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5、推進青年書法家的成長成才。
舉辦本次活動,是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著重強調的“要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一個當代詩人、書法家、篆刻家,我們應當將青年書法家當做自己一生的事業來努力。青年書法家正處于創作成長時期,而作品也處于最好藝術狀態。隨著社會審美水平不斷提高,青年書法家藝術視野更加開闊、創作更加自信。青年書法家可以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書畫文化傳統中更好地認識當代藝術發展態勢,更加敏銳地捕捉時代脈搏。在此過程中不斷追求藝術境界和審美境界,積累藝術經驗和審美情趣,提高人文修養和審美情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內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內涵和審美理想,從而獲得藝術創作所需要的營養和審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