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湖南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由成立于1990年的湘潭工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展而來2003年8月,由原湘潭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組建、原湘潭師范大學計算中心與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合并組建湖南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截至2014年,學院已覆蓋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個二級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 ),一、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s度。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網絡工程系、信息安全系、物聯網工程系、軟件工程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計算中心和專業實驗中心(包括數字系統設計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實驗室、嵌入式系統 實驗室、網絡與智能布線實驗室、UNIX實驗室、ACM實驗室、移動軟件開發實驗室、網絡網站開發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等)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計算中心為“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學院擁有 臺科研機器:知識處理與網絡化制造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三個研究所(計算機網絡與嵌入式系統研究所、電子商務與信息安全研究所、代數和軟件理論研究所)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湖南省特色專業,C程序設計語言和計算機文化技術是省級精品課程“計算中心”是湖南省實踐教學示范中心。
師生隊伍
教師隊伍
該學院的教員精通商業、敢于創新,平均年齡33歲。現有教職工89人,于2009年批準成立“芙蓉學者”教授職位,并聘請了芙蓉教授學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教授8人、副教授21人、博士12人、碩士56人、博士生12人,已形成結構良好的學術梯隊。學院在黨委書記萬啟昌院長徐建波的帶領下,向社會輸送了一大批計算機領域的優秀人才。
學生情況
學院有2000多名碩士生和本科生。學院以培養工程人才為主、以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宗旨,歷屆畢業生均受到社會好評,一次性就業率和就業后薪酬均處于學校前列。
基礎建設
科研成果
網絡與分布式計算學院、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電子商務與信息安全、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通信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開發和應用,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學院在“十一五”期間注重產學研結合,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科研總支出476萬余元;承擔國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工程研究項目28項“可信軟件的基礎研究”重大計劃/培養1個通用項目,共同主持國家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課題1項, 863計劃子課題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橫向項目20余項;主持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計算機學報》、(《軟件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電子學報》)(《通信學報》)《中國科學》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41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了60篇文章;專利16項;2002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999年獲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該學科整體科研實力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12年,在項德勝老師的帶領下,ACM學生實驗室一舉獲得三項亞洲級獎項。
迎新生家長會:
新生家長見面會
ACM集訓隊:

團委學生會的素質拓展:

學院實驗室:

基礎設施
學院擁有良好的教學科研設施,實驗室面積近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2000多臺套,其中計算機1555臺,總價值1200多萬元。
學院理念
未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將繼承“求真、務實、開放、創新”校風,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以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