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
包豪斯(Bauhaus)是德國魏瑪市的“公立包豪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后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習慣上仍沿稱“包豪斯”。在兩德統一后位于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t Weimar)。
它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教育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一詞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格羅佩斯)創造出來的,是德語Bauhaus的譯音,由德語Hausbau(房屋建筑)一詞倒置而成。
學院介紹
圖冊
作為世界頂尖設計類大學之一,包豪斯大學分為4個學院:
建筑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建筑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筑設計,城市規劃,歐洲城市規劃,媒體建筑等專業。根據CHE顯示該學院下的建筑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媒體學院:德國成立的第一所媒體學院,歐洲首屈一指的媒體與設計教育機構。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媒體設計,媒體信息,媒體文化,媒體管理等專業。根據CHE及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媒體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造型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造型與設計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產品設計,視覺傳達,公共空間藝術,自由藝術等專業。根據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產品設計專業知名度較高。
土木學院:與建筑學院協同工作。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筑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
與我國大學的聯系:魏瑪包豪斯大學自2005年10月起與上海同濟大學有文化交流與碩士聯合培養項目。
基本觀點
在設計理論上,包豪斯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①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②設計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產品:③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些觀點對于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現代設計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
包豪斯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在其青年時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制造同盟。他區別于同代人的是,以極其認真的態度致力于美術和工業化社會之間的調和。格羅皮烏斯力圖探索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并要求設計師“向死的機械產品注入靈魂”。他認為,只有最卓越的想法才能證明工業的倍增是正當的。格羅皮烏斯關注的并不只局限于建筑,他的視野面向所有美術的各個領域。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無論達芬奇或米開朗基羅,他們都是全能的造型藝術家,集畫家、雕刻家甚至是設計師于一身,而不同于現代社會中分工具體化了的美術家,包豪斯對建筑師們的要求,也就是希望他們是這樣“全能造型藝術家“。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術家從游離于社會的狀態中拯救出來。因此在包豪斯的教學中謀求所有造型藝術間的交流,他把建筑、設計、手工藝、繪畫、雕刻等一切都納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包豪斯是一所綜合性的設計學院,其設計課程包括新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展覽設計、舞臺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等,甚至連話劇、音樂等專業都在包豪斯中設置。[5]而這一教育思想緣自德國的繆司運動。
成立宗旨
“BauHaus”這個詞是由德語動詞”bauen”建筑和名詞“haus”組合而成,粗略地理解為“為建筑而設的學校”反映了其創建者心中的理念:
(1 )確立建筑在設計論壇上的主導地位;
(2)把工藝技術提高到與視覺藝術平等的位置,從而削弱傳統的等級劃分;
(3)響應了1907年建于慕尼黑的“德國工業同盟的信條,即”通過藝術家、工業家和手工業者的合作而改進工業制品。
歷史貢獻
(1)強調集體工作方式,用以打敗藝術教育的個人藩籬,為企業工作奠定基礎。
(2)強調標準,用以打破藝術教育造成的漫不經心的自由化和非標準化。
(3)設法建立基于科學基礎上的新的教育體系,強調科學的、邏輯的工作方法和藝術表現的結合。以上幾個要點,已經將教學的中心從比較個人的藝術型教育體系轉移到理工型體系的方向上來了
(4)把設計一向流于“創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轉移到“解決問題”上去,因而設計第一次擺脫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體系,為現代設計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5)在比利時設計家亨利·凡·德·威爾德的試驗基礎上,開創了各種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紡織、攝影等。團結了一批卓有建樹的藝術家與設計家介入到設計中來,將設計教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6)打破了陳舊的學院式美術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員、色彩專家約翰尼·伊頓創立“基礎課”,在此以前是沒有所謂基礎課之說。同時創造了結合大工業生產的方式,為現代設計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7)培養了一批既熟悉傳統工藝又了解現代工業生產方式與設計規律的專門人才,形成了一種簡明的適合大機器生產方式的美學風格,將現代工業產品的設計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社會影響
一直被稱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也最具有爭議的藝術院校,在當時它是烏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創建了現代設計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藝術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無可辯駁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歷程就是現代設計誕生的歷程,也是在藝術和機械技術這兩個相去甚遠的門類間搭建橋梁的歷程。無論是在建筑學、美術學、工業設計,包豪斯都占有主導地位。
合并圖冊
1.技術和藝術應該和諧統一
2.視覺敏感性達到理性的水平
3.對材料、結構、肌理、色彩有科學的、技術的理解
4.集體工作是設計的核心
5.藝術家、企業家、技術人員應該緊密合作
6.學生的作業和企業項目密切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