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雷丁汽車申請破產
5月5日,喧囂一時的雷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向昌樂縣人民法院申請破產。至此,國內第三家低速電動汽車頭部企業倒塌,其所欠合同款項只有區區約4000萬元。
雷丁汽車,是前幾年新晉的老頭樂一哥,成立于2008年,2016-2018年銷量,分別為15、21和28.7萬輛,連續三年蟬聯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2018年實現年銷售突破120億元,并于2017年買下了新能源物流車和大巴車的造車牌照、突破低速電動車企并非車企的瓶頸,2019年9月25日,雷丁汽車第100萬輛車下線,達到巔峰時刻。
低速電動車企業為什么是非車企呢?因為其車速在30-50km/h之間,被列為非機動車行列,可以不用上牌、不用駕照,這也意味著不能出遠門、不能上路。但由于這些車操作方便,深受老年人的喜歡,因此被稱為“老頭樂”,羅輯好奇今年五一期間,還在蘇州風景優美的鄉下見到很多老頭樂停在農戶家門口的水泥地上,可見老年群眾基礎好。
這些低速電動車企業,他們造車但不是“車”,因為沒有牌照,也不需要駕駛證,也禁不住其上路,造成很多安全事故和隱患。2016年年底來,低速電動車產業基地被政策部門列為非法,行業陷入政策寒冬。為了生存,居于頭部的低速電動車紛紛買到了新能源汽車牌照,搏命轉型,但目前沒有成功的。
倒在它前面的,有規模曾經比它更大的河北御捷。2016年底政策風聲一變,2017年河北御捷即果斷賣身投奔大型車企長城汽車,但最后還是沒有找到出路,落了個破產重整,幾經輾轉后,2021年再次被賣,江湖早已不見了御捷的影子。
現在新增加了一家倒塌的低速電動車企,山東雷丁汽車。
不過,請留意,這次申請破產的是雷丁汽車,只是其控股母公司比德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全資控股汽車企業,控股母公司旗下另外一家全資控股企業是四川野馬汽車,并不在破產之列。
2017年6月,苦于沒有新能源汽車牌照的比德文集團創始人李國欣,讓旗下的雷丁汽車集團100%收購陜西秦星的新能源車牌照,但秦星汽車牌照僅限于大巴車和物流車,然后從雷丁汽車派了一叢造低速車的高管去接管和運營這家正兒八經的汽車企業,并宣布了深受陜西地方喜歡的新能源車生產基地計劃。
2019年1月,比德文控股14.5億元100%收購四川野馬汽車,野馬汽車是四川省唯一一家整車制造企業,擁有底盤、新能源及傳統新能源乘用車(含轎車、SUV、MPV、客車、專用車等)完整生產資質,和從研發、制造、銷售到服務的整車全棧能力。
至此,比德文控股集齊了造新能源車各種車型的牌照,成為新能源車全牌照企業,但這兩家持牌企業之所以愿意賣給不是造車企業的比德文控股,是因為財務陷入困境,而財務困境的背后是技術產品和市場困境,早已生無可憑了,只剩下牌照的價值,股東賣得高興。
比德文控股的創始人是李國欣,操盤完這兩宗收購,與地方政府分別簽署了數百億的大規模新能源車生產基地后,已經從股東中找不到他的身影,據說,他已經移居國外。
低速電動汽車,不轉型升級等死,轉型升級找死。
除了杠桿用高、擴張太快扯到蛋外,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低端制造企業,其技術、資本、市場、人才的不匹配,是轉型升級發展的幾大死穴。
而關于限制和停止低速電動車的政策一來,這些“車企”轉型升級已經晚了,想要通過一買就轉型,這團隊、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很難做到,以至于一轉型就是急轉彎,紛紛扯到蛋,因為創始人、團隊和資金都跟不上。
中國低速電動車,山東占了半壁江山,還有福建和河北,更多低速電動車將面臨倒閉、重整,市場需要集中和整合,然后,持牌的微型電動車企業去整合市場。
誰去呢?五菱宏光不缺牌照,只剩下收購客戶的可能性價值,但這些低速電動車企業有客戶依賴性和品牌認可嗎,可能也不大。
比德文控股手中的秦星、野馬汽車的全套牌照,值錢一些,看看哪家缺牌的企業能談攏價格和條件。還是,比德文控股自己可以走出來?
賦能式并購成功概率大一些,即收購了打算也有資源把標的整好的;依靠式并購概率會小一些,即要靠收購標的來拯救自己的。
這期間,有不少朋友,向羅輯好奇推薦過微型電動車和低速電動車企業的出售項目和融資項目,他們都來自山東,都沒有被看好,希望他們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早重整早超生,百億雷丁的困境與出路,雷丁李國欣舉報搏生死,低速電動車企并購轉型升級遇大挫。?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布斯克茨:效力18年后離開巴薩 下一篇 乘聯會發布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