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海省因境內(nèi)有國內(nèi)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青海古有西海、遷海等名稱,唐以后多以青海為正名。青海唐、宋為吐蕃地;明為西番地;清雍正年間于原屬甘肅省的西寧府(今西寧市)設(shè)西寧辦事大臣;[閱讀全文:]
摘要: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漢末年南昌尉梅福渡海到此隱居修道煉丹而得名,此名沿襲了千余年,后因佛教經(jīng)典才改名為“普陀山”。“普陀”為“普陀洛迦”(Potalaka)的簡稱,經(jīng)文中的“補怛洛迦”和“普陀洛迦[閱讀全文:]
摘要: 天目山古稱浮玉山、天眼山,包括東天目山和西天目山。天目之名始于漢代,因東天目山與西天目山的主峰峰頂各有一池,且池水常年不枯,形如天眼而得名。 天目山地處浙江省和安徽省交界處,在行政區(qū)劃上隸屬于中國浙江[閱讀全文:]
摘要: 武當山位于中國湖北省十堰市,被譽為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首,又稱太和山、參上山、仙室山、謝羅山等。景區(qū)總面積312平方公里,建筑面積43332平方米。 武當山屬于秦嶺殘余脈,位于秦嶺造山帶東部南部,整體山[閱讀全文:]
摘要: 紅旗渠位于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北部原名引張入林之計它建于1960年,全長70.6公里,1991年作為景區(qū)對外開放,總面積5平方公里。紅旗渠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季節(jié)分布不均。在地形上[閱讀全文:]
摘要: 青巖古鎮(zhèn)位于中國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南部,是貴州四大古鎮(zhèn)之一。古鎮(zhèn)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被稱為“南部要塞”筑南門戶”之稱。[閱讀全文:]
摘要: 大明宮遺址公園(Daming Palace National Park)位于Xi 安,中國陜西省,是唐代宮殿建筑群的遺址、世界文化遺產(chǎn)遺址保護項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國家AA[閱讀全文:]
摘要: 針尾鴨(學(xué)名:Anas acuta)它是一種中型游禽,屬于水鴨類。體長43-72厘米,重量0.5-1千克。公鴨 s背部布滿淺棕色和白色相間的波浪狀橫斑,頭部為深棕色,頸部有白色縱帶與下體白色相[閱讀全文:]
摘要: 斑背潛鴨(學(xué)名:Aythya Marila)體長42-47厘米,翼展68-75厘米,體重750-1350克,是中等矮小鴨。雄鳥比冠潛鴨長,背部灰色,無冠。雌鳥和雌冠潛鴨的區(qū)別在于嘴的基部有一[閱讀全文:]
摘要: 鵲鴨(拉丁學(xué)名:Bucephala clangula)中等大小的鴨子,身長32-69厘米,重量0.5-1千克??诙潭瘢i短,尾尖。公鴨頭是黑色的,靠近嘴根部的臉頰上有大片白色的圓形斑點。上體[閱讀全文:]